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放牧孩子的心灵

  • 投稿李成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19次
  • 评分4
  • 84
  • 0

江苏南通滨海园区东凌小学(226412) 黄 勇

“教师实际就是在构建一个生态场,这个生态场作为学生的一项资源存在于课堂。一个好教师应该放牧学生的心灵,让孩子舒展地成长。”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校长胡志民

中国教师报把课改分为三代:第一代课改是通过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改变的是课堂结构。第二代课改是在此基础上实现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飞跃,是教与学关系的改变。第三代课改是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课堂形态,关注生命状态和质量。这一阶段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以人为本”,强调学生自学,实现多种资源的有机融合。从课改过程的逐步推进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转变,实现了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教学方式的转变再到“人本”的回归。有人说“儿童是人类的儿童”。言下之意,儿童是“儿童”,儿童是“人类”,儿童是“生命”。教师就是要去呵护儿童,为每一个生命成长提供丰富的资源。这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他们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要求是相一致的。

教师该怎样做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焕发生命光彩,荡涤学生心灵,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小手举起来,小脸红起来,小嘴动起来,头脑转起来,眼睛亮起来……”呢?

一、让我们的课堂“爱意更浓些”

“民主”“平等”“和谐”等字眼在各种文章中频频出现,实际课堂中只是少了些大声的呵斥;教师的批评少了,表扬却变得吝啬了;教师的“白眼”少了,微笑却不见了;教师走下了讲台,却没走进学生的心中。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皮尔逊说:“为了得到老师的爱,学生可以做各种教师所喜欢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真爱——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和生命成长提供帮助。

1.等待花开——相信孩子

孩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个体。不同的孩子,认识水平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情感体验不一样,思维水平不一样,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感悟能力肯定也不一样。所谓“十个手指不一样长短”就是这个道理吧。因此,我们要学会等待!我们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还有缺点,会出错。对学生的错误,我们要善待,要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到闪光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成长起来。

2.倾听花开——尊重孩子

我们的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看待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总是以他们独特的眼光看世界。他们想要解决的不一定是我们的教学重点,但我们要肯定这种“原生态”的思考,悉心呵护他们的童心。在铜都双语学校,教师是这样征求孩子们的意见的:你们想去哪里上课?孩子们说想去树底下、草地上、水塘边,于是他们就将课堂转移到那些地方。在他们看来,凡是有学习发生的地方都叫课堂。

3.欣赏花开——赏识孩子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美。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美国教育学家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的鼓励。”所以,我们教师不要吝啬自己表扬鼓励的语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要充分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一句“你真聪明”你真有自己的想法“你的思考真奇特”,也许会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动力。

二、让我们的课堂更“自由些”

传统的课堂组织模式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师道尊严,使我们学生不敢有违,只能唯命是从。我们的学生没有自由,没有话语权,他们的创新之火早早就被扼杀。

1.把讲台搬掉,课桌打乱

多少年来“三尺讲台”成了教师权威的象征。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使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拉大。我的班级早就搬掉了讲台。我们走下三尺讲台,不但拉近了师生间的位置距离,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就容易接纳教师的教导,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还可避免学生上课走神。过去,学生的座位讲究横平竖直,一个月换一次座位。学生要想换个座位,得教师说了算。我们何不征求学生的意见,满足学生需求?我们可以让学生随机组合,想和谁坐就和谁坐;我们可以把课桌排成“马蹄形”“小组合作形”,这样可以增加新鲜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把话语还给学生

课改已经推进好多年了,教师上课满堂灌的现象还是很普遍。低年级课堂学生抢着举手回答问题,就怕教师喊不到自己。不管回答是否正确,不管是否理解小手照举,小嘴照说。可越到高年级,学生的手越难举起,为什么?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话语权越受到压制所造成的。我们听课时,时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问题刚一抛出,学生就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教师马上一瞪:“一个一个来!”学生吓得立即噤声,然后就是一片沉寂。一个学生刚回答一半(回答不到点子上),教师立即打断学生发言,一句冷冷的“坐下去,再思考思考”。见没有学生回答,教师的脸色就可想而知了,那眼神简直能把你给杀了,谁还敢回答?学生的话语权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剥夺了。作为教师,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就是他们说错了,我们也要耐心倾听,找出闪光点加以引导。

3.“自助餐”让孩子吃饱,吃好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需要”应该是教学的首要选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从制定教学目标到组织教学,很少关注到学生需要,只考虑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管你学生喜不喜欢。“自助餐”式教学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让学生各取所需,心甘情愿地学、主动地学。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方式,自由评价学习结果,使每个学生能专注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到阅读探究的实践中来。识字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自主选择: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把不会写的字写一写,对自己不理解的字查一查字典。这样把有限的时间交给了学生。在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节外生枝”了,在齐读课题后,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这个问题我没有预设到,况且书上没有具体描写、叙述司马迁在写《史记》过程中具体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办?是强行把学生拉回到我原先的预设中,还是尊重学生,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我镇定一下,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真会提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再读读书,从中找出答案。”在学生再次读课文的时候,我迅速作出决定:尊重学生的选择,放弃原先的预设。面对学生的提问,我决定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的问题入手,解决学生的困惑。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课文插图是很好的可利用的资源。通过看图,引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从春、夏、秋、冬四季,从陈设、衣着的简陋,体会司马迁生活的艰辛,更是由表及里去体会到了司马迁打不垮的信念——编史,这正是司马迁忍辱负重的表现。这段弯路是我和学生一起走的。在走这段看似“弯路”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司马迁生活的艰辛,触摸到了他的灵魂。这是学生自己的选择。这条路是学生们自己走的,走得坚实,走得有力。只有满足学生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想学生所想,顺势利导,课堂教学才能水到渠成。

三、让我们的课堂更“有趣些”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无论什么理由,一个教师让学生不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了,这个教师的教学就失败了。”

1.教师的语言要有“趣”

教师的语言是很能吸引学生的,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我把烧好的鱼抬到台子上(方言)……”我故作平静地问:“你家的鱼有多大?”学生一本正经地说:“有一尺来长。”我笑着说:“肯定不止这么大,最起码也得几十斤吧?”学生迷惑地看着我。我忙补充说:“不然,怎么要“抬”呢?”学生不好意思地说:“用‘端’合适些。”在幽默、轻松的氛围里,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愉悦了身心。这样的教师又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呢?

2.教师要善于挖“趣”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例如,在教《鹿和狼》一文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鹿和狼后,说说“鹿和狼”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这样,学生学得很轻松。

3.在游戏中激趣

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采用游戏的方式,能更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游戏中,学生快乐地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教学《无声的表演》一课中,学生通过动作和表情猜出是什么,体验画面和声音的联系;通过演绎有声音的画面,体验美术与戏剧结合的完美意境。再如,教学《小马的家》一文,教师扮演砍伐者,学生分别扮演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共同体验它们失去家园的痛苦,引发师生心灵深处的震撼。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在玩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课堂的效率更高。

4.疑中生趣

没有问题的课堂绝不是高效的课堂。课堂上应该充分引领学生质疑问难,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这是高效课堂的最终追求。例如,教学传统课文《捞铁牛》一文,学生提出了这样问题:捞铁牛绳子的长短和捞铁牛有没有直接的关系?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让学生准备了盒子(代表船)、砝码(代表泥土)和线,在水槽里进行试验。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捞铁牛的绳子不宜过长,如果过长浮力不能起作用。虽然这是语文课,不是科学课,但学生通过试验得出结论,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学生通过质疑、解疑,提升了学习的兴趣。

成尚荣先生说:“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我们的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研究儿童的心理,放牧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在课堂上拔节!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