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县孙端镇皇甫小学(312090) 冯晓伟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最为基础的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及综合性课程……”它明确了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停留在理解文章大意,或者孤立地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上,而应深入语言文字本身,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本文就本人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基于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
一、善于抓住言语生命
小学生言语能力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较为缓慢。而阅读教学为小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通过典型阅读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在课堂这一特定语言环境中,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语言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并将阅读文字转化为语言的形式,进而充分融入阅读教学中。如,《去年的树》一文,主要讲的是一棵树与一只鸟是好朋友,由于砍伐树木的工人将树无情地砍倒了,小鸟到处寻找,跑遍了山谷才知道小树在哪,此时砍伐树木的工人才发现树与鸟的友情。文章的开头有“天天”这个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该词,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写作或者言语中巧妙使用。下面是教学片断:
师:(引领学生朗诵课文)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
生:(齐声读)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
生: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那大家通过两个“天天”,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1:小鸟和树的感情非常好。
生2:小鸟和树是很好的朋友。
师:那大家能不能用个词来表达鸟和树之间的感情呢?什么词和“非常好”的意思相近?
生1:真挚。
生2:深厚。
师:对,“深厚”能够形容鸟与树之间的感情。(板书:深厚)那大家就带着这份感情把余下的课文朗诵。
生:(齐声读)日子一天天过去……
二、关注文本中特殊的表达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语言表达,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掌握重点语句结构,将蕴含深意的语言挖掘出来,如问句、感叹句及反问句等;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标点符号的运用,如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如《狼和小羊》一文主要讲的是狼和小羊在小溪边喝水,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借口,不让小羊喝水。其寓意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一些坏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找借口;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下,有实力才能够生存;同时,也说明规则是强者来制定的,所谓“弱国无外交”正是这个道理。在该篇文章中,狼和小羊有好几段对话。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师:小时候大家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那谁能告诉我:狼是怎样的动物呢?(板书:狼)那羊是怎样的动物呢?(板书:羊)大家能不能找一个词来形容呢?
生1:狼凶狠,羊乖巧。
生2:狼残忍,羊柔弱。
师:对,大家都很聪明(板书:凶恶、温和)。那大家试着用这样的语气(凶恶、温和)来朗读狼和小羊以下的三组对话。(出示)
第一次:“你把我喝的水 了!你 ;
第二次:“去年你 骂我, ?”;
第三次:“骂我的 ,反正都一样!”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那谁能填填上述的题目?
生:(板书)弄脏、安的什么心、经常在背地里、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三、强化情辞融合训练
课堂教学强调形式的多样化,要将枯燥的课文转换为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将课文理解与情感体会融合在一起,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教师应紧紧围绕语言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及体会语言的魅力,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还是以《去年的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
师:学完这篇课文,大家觉得鸟儿最值得尊敬的地方在哪儿呢?
生:(小组讨论)鸟儿和树木的友情。
师:那大家现在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以各种角色多向对话,拓展学生思维)那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大家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教师布置的这一任务对小学生来说,似乎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适当点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基本能够完成。通过学生的写作,教师发现一些问题:内容空洞、形式简单等。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针对小学生特点,可对鸟对树的感情编写成歌曲,赞扬鸟儿的行动,将鸟作为榜样,树立守信用及重友情的精神。
总而言之,新课改理念下,阅读教学应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教材进行钻研,把握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并成长。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