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当朗读遭遇唱读——预防和纠正低年级学生唱读的策略

  • 投稿Char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053次
  • 评分4
  • 48
  • 0

江苏如皋市江安小学(226500) 周玉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低年级学生要能使用流利的普通话,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却发现,很多低年级学生喜欢唱读,拖腔拖调,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领悟。面对这类朗读“顽疾”,很多教师也头疼不已。该如何破解朗读教学中的唱读现象呢?现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对策。

一、立足文本,预防唱读

低年级学生唱读的特点,就是不从文本的情感出发,有意拖长声调。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深入理解课文所蕴涵的情感意蕴,无法身临其境地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要预防这个问题,教学中教师就要立足文本,带领学生梳理文本的故事,体会文本字里行间所流露的真情实感。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课文《蜗牛的奖杯》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上,生怕被别人偷了去。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再也飞不动了。”这段话体现了蜗牛对奖杯的重视,表现了蜗牛爱慕虚荣的特点。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会,我引导学生抓住“背着奖杯”“睡在奖杯上”这两个层次,体会蜗牛的心理感受。

师:蜗牛背着奖杯,会怎么做?

生1:故意把背面给人看,想告诉人家,我就是冠军。

师:蜗牛睡在奖杯上,心里怎么想的?

生2:我多了不起啊。你们谁都没有这个奖杯,可别让人偷走了。

通过对文本的启发和引导,学生体会到了蜗牛的内心,便能使用夸张的语言,读出蜗牛的得意之情了。

文本是朗读的根本,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多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文本指导,加强学生的理解,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唱读现象的发生。

二、提倡朗读,拒绝唱读

低年级学生的语感还不完善,在语文学习中基本是模仿,尤其在朗读这一环节,他们更需要一个榜样的示范。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基本素质、语文素养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教师使用激情的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美、音韵美、节奏美,能使学生对朗读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严格遵守普通话的教学原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分析、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将文本的意涵表达出来。

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祖父的园子》时,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对文本有个基本的把握,而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静听他的范读,感受文字中的情感所在,再让学生听读,不看课文而是看他的脸。这样层层深入,步步引导,让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从于老师的面部表情中把握了朗读技巧。这样由内到外地体会情感,是十分有效的朗读引导方式。

在教学二年级课文《雨后》时,文中有这样一段:“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教学中,我抓住富有情趣的儿童语言——小哥哥的话,读出他对妹妹小大人似的关心,又表现出他其实挺想摔一跤的奇怪心理。学生从中体会到了那种发自内心的童趣,在读课文的时候也有意识地进行模仿,不知不觉地就跟着文本的感情,有了朗读的欲望和需求。

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范读,切忌大面积的齐读,更不能放任学生唱读,只有这样才能让唱读无立足之地。

三、指导方法,纠正唱读

低年级语文教学重在方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朗读的习惯,并要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唱读。首先,教师要在语音上把握好,按照“字—词—句”的路径来设计教学。针对每一个文字,要读准字音,不念错。在读词语的时候,一定要找好词语,不能随意拆开。低年级学生在读句子时,容易出现丢字、添字等问题,另外对标点符号也容易忽略。此时,教师就要提示学生注意标点符号,该停顿的时候要停顿,在碰上省略号的时候,并不是停下不读了,而是状态还在。在教学中,我会经常将标点符号拿出来与学生交流:逗号读完以后,要稍加停顿;句号处要稍微停顿长点;问号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初步建立了读字、读词、读句子的概念,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在读好字词句的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读出感情。低年级学生在朗读中,把握不好节奏和重音,导致唱读的发生。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时应把握词语之间的逻辑重音和朗读节奏。这些是要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细心体会的。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课文《快乐的节日》时,文中有段话:“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我设计了几个问题:我们到哪里了?文中的我们是什么样的?学生抓住了“花园里,草地上,红领巾,衣裳”等字眼,通过重音将文中的欢乐朗读了出来。

低年级学生的唱读并非顽疾,完全有方法可以预防和纠正。教师只要在教学中防患于未然,立足文本,讲究方法和策略,就一定可以释放出低年级课堂朗读的精彩!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