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情在景中生,境在读中来——《望庐山瀑布》课堂教学谈

  • 投稿书放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55次
  • 评分4
  • 38
  • 0

江苏射阳县小学(224300) 贺 颖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大气磅礴的著名诗作,诗中夸张的语言风格、独特的诗歌意象,充满魅力的想象力,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绝美的瀑布图。让学生发挥想象,报文入情,与文中的景物同呼吸,达到心中见景,景中有情的境界,是课堂教学的难点。

为此,我预设了四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探究,深入诗歌之中,突破难点,达到情境共生的境界。

环节一:读诗文,想象瀑布之美

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究其实质,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文本的情境有机勾连,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望庐山瀑布》中有对瀑布的细致描摹,有声音,也有形状,为了让学生从古诗中体会到瀑布的美,我从想象入手,创设情境。

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在这一句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1:太阳照着香炉峰,香炉峰上金光闪烁,就好像升起了袅袅的紫烟。

生2:一道瀑布就挂在香炉峰的峰顶。

生3:我看到了阳光下的香炉峰,有紫色的云烟,还有一道瀑布从峰顶垂下来。

师:那道瀑布从香炉峰顶垂挂下来,是什么样的?

我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在缥缈的音乐声中,学生静静地读诗文,感受那升腾的紫色云烟,感受一道“瀑布挂前川”的景象,想象瀑布磅礴的气势。

学生通过想象,抓住了诗句中的“日照”、“紫烟”、“挂前川”的特点,感受到了瀑布的动态美,仿佛看到李白就站在瀑布下,静静地感受瀑布带给自己的内心冲击。在想象中,学生离古诗越来越近,领悟到了古诗的意境。此刻,学生只有一个词语来概括这首诗:人间仙境。

环节二:听声响,感受瀑布之韵

在《望庐山瀑布》的课文插图中,李白静静地伫立在庐山脚下,凝视着面前那一道飞流而下的瀑布。我让学生根据插图,再读诗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感受那一道飞流的声响。

师:(播放瀑布的音频课件)仔细听,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生1:像千军万马在奔腾咆哮。

生2:声音震耳欲聋。

生3:到处都是轰隆隆的声音。

学生静听我播放的瀑布的声音,再结合课文插图,根据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脑海中会有瀑布雄壮的姿态。“飞流”,仿佛是从天而降,飞泻而下,气势非常大。“三千尺”呢?是真的有三千尺吗?并非如此,在古诗里,这只是一个虚指,代表瀑布的落差大,由此可知声响有多大。如果说在第一个环节里,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到了瀑布仙境一般的美,那么在第二个环节里,学生则听到了瀑布天籁一般的声响,感受到了瀑布飞流而下的声韵。那种磅礴的气势不但美,而且有声,透过古诗的文字,学生充分领会到了瀑布的美与韵。

环节三:嚼文字,触摸瀑布之形

李白的诗作夸张浪漫,融情于景,诗意盎然。如何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写作手法?我并没有刻意引导,而是抓住诗作中李白对瀑布特征的描述来感受。

师:李白就站在庐山脚下,感受这一道瀑布,我们静静地读读古诗,看看瀑布有什么特点?

生:我感觉到瀑布流得很急。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飞流直下”,说明山势很陡,瀑布流下来的速度很快。

学生抓住“飞流”、“直下”两个词,感受瀑布的流量之大、流水之急,仿佛是银河从三千尺的高空落了下来。古诗写作往往会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来渲染和表现瀑布飞流的迅速和急迫,表现那种雄壮的气势和巨大的声响。在李白看来,那种气势就好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学生透过诗文的关键字眼,感受到瀑布的形,由此有了对瀑布可感的直观印象。我再次让学生通过朗诵,读出瀑布的气势来。

环节四:赏画作,品鉴瀑布之神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插图以及收集到的庐山的瀑布的画作,进行品鉴。

师:看了这些插图,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1:这些插图仿佛仙境,我真想进入仙境,看看那天堂一般的美景。

生2:这瀑布多么雄壮美丽!我多么渴望看到它啊!

师:既然大家如此欣赏这瀑布的美景,那么就借李白的诗句来赞颂它的美吧!

学生用充满憧憬和赞美的感情朗诵《望庐山瀑布》。

在古诗文教学中,我认为,意象的美需要一个梯度一个梯度地带领,这样学生才能从意象中获得美感,从而培养诗词的审美能力,发展对古诗文的解读能力。为此,我采用四个环节,从想象美景,体会瀑布之美,到静听声响感受瀑布之韵,再到咀嚼文本字眼,感受瀑布之形,最后到观赏瀑布画作,品鉴瀑布之神,层层递进,步步引领。学生一步步读,感悟到古诗的情和景,在不知不觉中,境界得到了提升。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