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安塞腰鼓》文本解读

  • 投稿愚一
  • 更新时间2017-11-07
  • 阅读量699次
  • 评分4
  • 31
  • 0
《安塞腰鼓》一文,通过诗的语言、散文的韵味谱写了一首时代壮歌,语言慷慨激昂,铿锵有力。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其情绪不由自主得到感染,进而对其优秀的黄土高原文化产生了一种由衷的赞美。在细品之后,笔者觉得课文在语言表达上留给人的印象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审视情感,慷慨激昂

在课文中,作者流露了自己的情感。阅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作者是按照“鼓—人—黄土高原”的顺序来写的。作者在描写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流露其中,鼓中蕴含情感,黄土孕育情感。首先,作者描写的是安塞腰鼓,那舞动的场面是何等壮观。在描写过程中作者不仅扣住了其声响,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舞姿的变化多端。接着作者由舞鼓到舞姿,由鼓到人,重点写了安塞的小伙子,从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一种向上迸发的精神,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中,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黄土高原哪,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从安塞的小伙子过渡到黄土高原,让人意识到安塞小伙子是黄土高原孕育的,也只有黄土高原提供的元气才能让安塞小伙子有这样磅礴的力量。同样有了这种力量,才有了文本中激情四射的安塞腰鼓,才有了慷慨激昂的表达,才有了这生生不息的力量。在解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这条感情线索,真正做到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以便实现情感共鸣。

二、审视语言,生动有力

作者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语言品析,读者可以透过表象与作者对话。首先从句式来看,大量短句的运用,给人一种铿锵有力的感觉。比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则重点表现安塞小伙子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则写出了安塞小伙子表演的投入;而“好一个安塞腰鼓”则独立成段,反复出现,流露出作者对腰鼓的赞美。其次,从修辞来看,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句,给人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比如“骤雨一样,是……旋风一样,是……乱蛙一样,是……”,更是张力表现。安塞腰鼓的舞姿,突出了其变化多端,给人一种激情,一种力量。再次,则是语言的节奏,只要诵读全文,你会真切地感受到该文节奏很快,就像舞姿一样,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有一种不让人喘气的感觉。这种快节奏,不仅让人感觉其内容更加紧凑,而且让人感觉情感更加热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感知文本语言,在诵读中与作者进行深度互动,以便实现情感共鸣,达到以读代教的目的。

三、审视表达,动静结合

首先,作者通过静积蓄力量。如“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这一句中的“呆呆”一词,形象拟人化地写出了安塞腰鼓的普通,目的是为下文那种震撼做好铺垫。如果再研究就会发现,这“呆呆”不仅是写鼓,而且是写人,这与黄土高原上的人一样淳朴、厚实。其次,作者通过动来衬托静。如“……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这一句中的“百十块”“狂舞”充分体现了安塞后生的力量,充分展现了安塞腰鼓的那种狠劲,那种壮观。这种动的极致在一定程度上与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让人感受到那种舞动的艺术韵律。最后,动静结合。如“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这些句子,作者在描写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让人感受到安塞后生舞鼓的技巧与其艺术融为一体,在体验其强烈震撼的同时,自然而然流露出对安塞腰鼓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这篇散文,既是对安塞腰鼓的描写,更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我们诵读这篇文章,沉浸其中,就会自然而然被那种激情四射的场面描写所感染,被黄土高原上那种特有的旺盛生命力所感染。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