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年级“忽悠”,重在激活表达兴趣
一次出差回来,我给学生带回了一个热带水果,准备让他们尝尝,顺便“哄”他们做一次课堂小练笔。
“孩子们,上周我们用笔写下了自己找到的春天,今天,老师带大家尝尝春天的味道。”“春天的味道是什么呀?”为了让老师尽快揭晓谜底,他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来,写下了自己的好奇与期待。
等他们放下笔,抬起头,我又慢悠悠地吐出两个字“只见”,然后从身后拿出一个蓝色的花袋子。聪明的孩子一下子反应过来:“只见徐老师拿出一个蓝色的花袋子。”里面到底是什么?孩子们太想知道了!于是,赶紧继续写。就这么“忽悠”着,孩子们一会儿“叽叽喳喳”地吵着想知道谜底,一会儿又寂然无声地低头“刷刷”疾书。当发现老师从袋子里取出一个“纸团”的时候,有个小姑娘急得快哭出来了:“老师,快打开纸团吧!我知道里面还包着东西!”
终于,纸巾一层层地捣开了,一个孩子们从来没见过的热带水果出现在他们眼前。“停!”我大喊一声,一下子把这些“熊孩子”唬住了,“你们看,看他,看他,看他,一个个都什么样子?”
“哈哈,他口水都流出来了。”
“老师,他把手指头都吃进去了。”
“他怎么站在桌子上,还把脖子伸得老长老长的……”
这几个小馋猫,太可爱了!这么可爱的画面,不写下来不是太可惜了?“馋猫”的“丑态”写完了,下课铃声响了。
“老师,求求你了,接着上呗……”
“老师,你早上去开会了,欠我们一节课,所以,你还要接着上……”
习作课上,我就这么经常性地“被”孩子们“绑架着”。这些二年级的孩子为什么不怕写作文,甚至心甘情愿地请老师“占课”陪他们写作文?我想,关键在于“忽悠”。写的内容出其不意,吊足了他们的胃口;课堂互动让他们有话可说,不吐不快;布置动笔任务趁热打铁,让写步步为营;给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借着例句“顺杆儿爬”。
二、高年级“忽悠”,重在激活表达动机
“忽悠”的招数在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同样很有用。我上写人作文指导课,摇身变成“男妈妈”,“我的孩子”在这令人捧腹的交际情景中知道了要抓住特点介绍一个人;我又要求在课堂上做一分钟“安静的美男子”,让学生兴致盎然地通过观察精准地抓住“臭美的徐老师”的外貌特点;在用语言给徐老师“画像”的过程中,“徐老师”尽情“自黑”,点燃了学生的语言火花,“秃”脑门变成了“聪明蛋”,不太整齐的牙齿变成了“顽皮孩子们东倒西歪的队伍”,跳动的眉毛变成了“眉飞色舞”的生动注脚,而“徐老师”那一身标志性的中山装和圆框眼镜,则成就了孩子们眼中“很有文化的”“古代诗人一样”的老师形象。
在笑声不断的“忽悠”与“被忽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抓住外貌特征观察、描写一个人,更明白了怎样表达才更得体,更具艺术性,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对老师幽默、可爱、“臭美”的性格特点印象深刻,写人作文的两个关键点——抓住外貌和性格特征,在“忽悠”与“被忽悠”中被学生牢牢地掌握了。
三、跨时空“忽悠”,重在激活自主意识
习作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表达自我。只要“忽悠”得当,学生不仅会在课堂上心甘情愿地动笔写作,回到家也会抑制不住表达热情。
开学第一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分析课本的目录,研究“八个单元都是讲什么的?你喜欢哪个单元的文章?为什么?”告诉孩子们“如果你讲述的理由充分,我们就从你喜欢的那个单元开始学习。”
“老师,真的吗?”
看得出来,孩子们非常渴望自己选择学习的机会和内容!各抒己见之后,我又开始“忽悠”孩子们了:“老师尊重你们的选择。但是,你们能保证刚才的选择不是一时冲动?为了慎重使用你们的选择权,我可以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今天回去,把你最喜欢的这个单元课文好好读读,充分思考,把你喜欢的理由写成一段话,明天再来正式说服我,可以吗?”
“没问题!”学生几乎异口同声。
“除了读书了解课文内容,还有别的办法可以让你写的这段话更有说服力吗?”
“可以把刚才同学们的理由都写进去。”
“可以请爸爸妈妈一起读读课文,让他们一起想理由,把他们的话也写进去。”
你敢相信这是二年级的孩子吗?他们不怕写作,他们愿意自主阅读,他们会主动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
孩子们喜欢春游,也很讨厌春游,因为老师很喜欢“煞风景”地布置春游作文。会“忽悠”的老师能巧妙地“化解”这个矛盾,只要在黑板上写下“明天要春游了”,这天晚上回去,做完春游的准备,孩子们一定会以最饱满的创作激情,写下放学后疯狂采购的情景,写下“招兵买马”组织小队的经过,写下和小伙伴们的“秘密约定”,写下对明天的期待……
“忽悠”的背后,其实是对学生言语生动表达的驱动。在“忽悠”的过程中,实现了写作心理的双重转换:在轻松、和谐的交际情境中,引导学生聚焦精彩生活(人、事、物);在学生充满期待、跃跃欲试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自己的内心;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实现“从生活到观察的转化”;在学生不吐不快、群情激奋时,引领学生实现“从观察到表达的转化”。而这种双重转换,不是靠分析例文得来的,更不是靠讲解方法得来的,乃是在其乐融融、兴味盎然的“忽悠”与“被忽悠”中习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