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架起课间阅读桥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投稿来自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14次
  • 评分4
  • 20
  • 0

浙江绍兴市塔山中心校(312000) 许江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现在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并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呢?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将课外阅读有目的地安排于课堂教学之前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这给学生理解文本带来了难度。如果教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先进行相关知识的课外阅读,不但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还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如《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课,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并不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张扬个性,他们所处的时代是网络飞速发展,学术见解百花齐放的年代。因此,他们很难理解人们怎么会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观点不同怎么就会遭受如此大的压力,所以更无法理解文章的主旨——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但是,如果在预习的时候,学生阅读了伽利略的资料,了解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了教皇对科学家的迫害,了解了伽利略正是因为这次成功的挑战不再被比萨大学聘用,可他依然坚持追求真理,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了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人物更加丰满,学生理解课文也会更加深入。

二、将课外阅读有目的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与所学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资料,既能疏通学生阅读中遇到的疑难,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初学课文时补充多种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

例如,上四年级“我国的世界遗产”一组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谈谈所知道的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的景观,当学生介绍不全时,教师再用图片和小标题简单地介绍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的29处景观,学生很快就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课本里只向我们展示了其中的三处文化遗产: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其余的要我们自己去找资料学一学,学生的课外阅读激情很快就调动起来。

2.深读课文时渗透课外内容,加深阅读理解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感悟,在感悟时渗透多种内容,扩大阅读量,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材中存在着不少的教学难点,这些难点如果纯粹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来教学,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一知半解。我们不妨尝试着让学生自己阅读与课文难点相关的补充材料,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一夜的工作》最后一段:“……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很显然,这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不懂:明明作者只看见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怎么却说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出示了教学参考书上的阅读材料。

周总理的一天

时间:1974年3月26日至27日(此时已患重病)

下午三时 起床

下午四时 与尼雷尔会谈(五楼)

晚七时 陪餐

晚十时 政治局会议

晨二时 约民航同志开会

晨七时 办公

中午十二时 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两时 休息

学生阅读后,马上感悟到:总理太忙了,他一天的休息时间居然只有两个小时。这时,教师再告诉学生,这是从周总理工作表中随意抽出的一天,周总理每天都是这样辛勤地工作。不用多说,学生再读“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一句话时,他们脑海中浮现的便不再是一个夜晚的情景,他们“看到”的是一位工作始终繁忙的总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3.巩固时巧妙运用,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

积累是为了运用,运用是拓展阅读的目的,课堂上设计形式多样的开放问题,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内外积累尽情地表达出来,既能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又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老舍笔下的《猫》既古怪又可爱;《母鸡》既让人讨厌又让人肃然起敬。学完课文后,学生们也跃跃欲试。教师就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用文字片段来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没多久,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诞生了:有执著忠诚的小狗,有淘气可爱的接吻鱼,有调皮机灵的小猴子,有既笨又聪明的小乌龟……

三、将课外阅读有目的地延伸于课堂教学之后

结合课堂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还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可选择同类作品与课内作品进行对比鉴赏。在鲜明的对比中,作品的特点更加清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会更深入,学生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情感所向。同时,在比较阅读中,学生的鉴赏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不再人云亦云。

例如,在执教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一课时,学生们被梅花那傲视寒冷,笑对群芳的气魄所震撼。此时,教师适时补充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个寂寞,孤独的梅花形象跃然纸上。这时,教师适时留下一个课后思考题:是什么让同样的花朵具有如此大的反差?鲜明的对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课后,学生们查背景,剖析句子,最终得出结论:作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心胸气度不同、处事态度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立意不同。毛泽东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赋予了梅花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体现的是词人开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气魄。而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借梅花不争艳斗宠,任凭百花妒忌排斥的高贵品质,表达了抗金的坚定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在课内、课外的对比阅读中,学生从多个角度找寻答案,对文本的挖掘更加深刻。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同一个事物只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就能发掘出不同的内涵。这不正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鉴赏吗?

英国教育部部长布朗奇说:“每当我们翻开书页就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础,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阅读是积累,写作是创造,丰富的阅读是创造的源泉,学生只有通过课外阅读,获得大量的语文资源,才能不断地提高语文素养。让我们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