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市教研室(317500) 徐秀春
[摘 要]“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观摩活动”的阅读教学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回答“与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说再见后,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二是解决语文学习“怎么学”的问题;三是指导语文教学“怎么教”的方法。解决好阅读教学这三大问题,就是解决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观摩活动 阅读教学 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06
2014年10月28日至30日,两年一度的“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在国际旅游城市——桂林举行。本次活动一改以往历届阅读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按“阅读”和“表达”两个系列展开,其中“阅读”系列指精读、略读和选读等课文的教学;“表达”系列则包括口语交际、习作、读写结合等课型。作为我国小语届的顶级盛会,赛课体现出来的新理念一直成为引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前行的风向标。笔者有幸聆听本届盛会,现就体育馆会场的7节阅读课、两节读写结合课,就当前阅读教学的新走向作分析和梳理。
一、学什么:与“内容分析式”说再见后的语用教学
“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已成广大教师的共识。语文阅读课应让学生学什么?语文阅读课的课程内容是什么?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内容”就是“课文内容”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一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两年前,全国小语会原会长崔峦老师在上一届赛课活动总结时旗帜鲜明地指出,要与“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但“说再见”后,阅读教学该让学生学什么呢?广大教师仍感迷茫。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用”成为“学什么”的答案。但“语用”的内涵到底有哪些?仍需通过探索加以厘清,本届赛课比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理解语言
语言的学习,要以语言的理解为基础。就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说,这里的“语言”即指文本。“理解语言”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理解语言内容,即文本“写什么”。与“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说再见,并不等同于与内容分析说再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必须基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体悟情感,领会思想,受到人文熏陶。海南杨佳慧老师的《古诗两首》,着力引导学生品读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传递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深圳王晓辉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则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母爱的无私伟大,唤起学生对母亲的崇敬、感恩和回报之情。北京张聪老师的《伯牙绝弦》,通过组合阅读,引导学生形成对知音内涵的理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山东纪海霞老师的《画家和牧童》,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初步感受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广西何刚老师的《活见鬼》则让学生明白世上本无鬼,心疑才生鬼的道理。
当前阅读教学中“内容理解”的最大问题是游离于语言文字这一凭借之外。人们获取信息、接受人文熏陶,其途径和载体绝非只有阅读这一途径。但阅读与其他方式最大的不同是凭借语言,而不是图片、视频、声音、实物等。为此,阅读教学的内容理解,既不能通过架空分析获取,也不能运用视听媒体的狂轰滥炸,而应回到正途——语言文字的潜心涵泳。北京张聪老师的《伯牙绝弦》,“知音内涵的理解”教学板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第一层:心灵相通,心有灵犀。先要求学生基于原有经验,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知音是什么”,将想法写在学习单上。通过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心灵相通,心有灵犀。然后,安排师生对读课文,印证这一共识。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拓展对读:皎皎明月、徐徐清风、绵绵春雨……
第二层: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教师先抓住“志”字,通过古代该字的写法,理解其表达的意义是“心所去往的地方”。然后,引入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会“峨峨兮若泰山”所传递的高远志向;引入李白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体会“洋洋兮若江河”所抒发的宽广胸怀。最后,让学生修正自己对“知音”的理解,写在学习单上,并通过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即“志同道合”“志向相同”。
“知音”内涵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张老师分步推进,并引入相关诗文,但始终紧扣课文语言文字,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逐步把握“知音”的内涵。
2.理解语言形式,即文本“怎么写”。不存在可以脱离语言形式而单独存在的语言内容,也不存在可以脱离语言内容而单独存在的语言形式,语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张志公先生早就指出:“阅读教学要带学生走个来回,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本届赛课,几乎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对课文表达形式教学的重视。
海南杨佳慧老师的《古诗两首》,将古诗《小池》和相应的现代故事进行第一轮PK,将古诗《小儿垂钓》和相应的古诗课本剧进行第二轮PK,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凝练。陕西淡洁老师的《人物描写一组》,先引导学生把握小嘎子、严监生和王熙凤三个人物的鲜明特点;然后指导学生研读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体悟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外貌、语言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山东的纪海霞老师独具慧眼,教学《画家和牧童》一文,她引导学生发现“夸赞、购买、价钱、驱赶、批评、称赞、赞扬”等词共同的构词方式(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组成相同意思的词)。黑龙江于东老师的《寓言两则》,引导学生关注写得特别生动、特别形象的两个句子,并体会其遣词造句的秘妙。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用假设的方式来补充描述。
“那只大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夸张的比喻。
3.学会理解语言,即学会“怎么读”。阅读教学要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目标,主要应凭借理解语言内容的教学;要达成知识能力维度目标,主要应凭借理解语言形式的教学;而要达成过程和方法维度目标,则主要应凭借学会理解语言的教学。学会理解语言,即学会“怎么读”,包括学会读字、学会读词、学会读句、学会读段、学会读篇以及学会读整本书。它指向引导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形成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不仅是阅读教学的题中之义,而且是首要的、主体的任务。当前学界提出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取消或弱化学会阅读教学,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本次赛课充分体现了上述理念,课堂设计彰显了对“学阅读”的重视。
广西何刚老师的《活见鬼》,根据文言文的文体特征,基于学生的阅读经验,充分展开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初步习得文言文的一般阅读策略——“读准读通,读懂意思,读出韵味”。黑龙江于东老师的《寓言两则》,在“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教学板块中,通过师生、生生围绕文本的对话,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寓言的经验。陕西淡洁老师的《人物描写一组》,以小嘎子、严监生和王熙凤三个经典文学形象以及作者表现手法的研读交流为载体,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总结出阅读写人文章的一般方法——“关注言行举止,捕捉人物特点”。四川毛静老师的《学写读后感》,引导学生研读《这条小鱼在乎》和《跳水板》两篇短文,并交流感受;教师无痕引导,并随机总结出三种“生长”感受的方法——“推想”“联系生活实际”和“对比”。深圳王晓辉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在教学三处带有“没想到”语句时,给出的“学法提示”极具可操作性:找—画—圈—品—写—议,前三步指向“关键词语”,后三步指向“作者心情”。
(二) 积累语言
语言的积累理应是语用学习的题中之义。没有大量语料的积累,就无法正确理解语言,阅读能力的提升就会受到制约;没有大量语料的积累,就无法精确妥帖地表达,写作能力的提升就成为空中楼阁。
本届赛课普遍比较重视语言的积累教学。最典型的是黑龙江于东老师的《寓言两则》。在围绕“纪昌练习射箭为什么能成功”展开师生对话,明晰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后,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两组语言的积累学习。第一组是表示学习效果的短语,包括“成了……好能手”“就要成功了”“练得相当到家了”“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学得差不多了”“取得了这样的进步”等。先引导学生比较细微的差别,再运用到教师预设的一段语境中,选短语填空,融短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于一炉。第二组是表示眼睛看的短语或词语,包括“牢牢地盯着”“不能眨一眨”“不会眨一下”“睁大眼睛”“聚精会神”等。
(三) 运用语言
课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学习,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随文的表达训练,包括说话和随文练笔。此种形态,已被广大教师广泛采用,在本次赛课中也有充分地体现,在此不再赘述。二是“指向写作”的阅读课。这是近年涌现的新课堂教学形态,在本届赛课中也有体现,最为典型的当数甘肃牛筱琼老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其教学过程如下:
板块一:第一次练笔,真实呈现学习起点。
教师出示四幅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图中人物,揣摩人物的心理,并任选一幅图写下来。学生展示练笔片段,教师相机点评,总结心理活动的两种写法,即“旁观分析”和“内心独白”。
这个板块,通过初次练笔,呈现学生已有的心理描写经验,并以此作为本节课写作教学的生长点,在后续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此生发新的习作知识经验。
板块二:由读学写,领会掌握“画”心之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买火柴的小女孩》中三个幻觉的情景,围绕“你对哪个幻觉印象特别深刻”展开交流,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安徒生写买火柴的小女孩的心理给我们一种如在眼前、终身不忘的感受”,认识理解细致、奇妙的幻觉描写,并进而认识到幻觉与人物处境、内心的渴盼合宜地呼应起来,形象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心理。
这个板块以教材文本为“支架”,从读学写,在学生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将新的习作知识经验提升为类概念,便于学生迁移运用,活学活用。
板块三:第二次练笔,学习活用“画”心之术。
组织学生运用新学习的通过细致、奇妙的幻觉“画”人物内心的方法再试身手,修改一次练笔的习作。
这一设计,既化解了习作练笔的难度,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生成的态势,又能使学生在经历两次练笔后的对比中,强化认识,完成对学习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板块四:评议修改,完善提升“画”心之境。
组织学生用“你的作文我跟帖”的活动形式,开展合作互评;并依据评议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本课设计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指向写作”阅读课的三方面特性。一是教学目标不是指向阅读,而是指向写作;二是教学板块的安排,依据学生学习作的内在规律设置;三是课文的价值在于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例文”,更多地指向表达形式的体悟、迁移和运用。
二、怎么学:阅读教学的实践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指应在“听”中学会“听”,在“说”中学会“说”,在“读”中学会“读”,在“写”中学会“写”。落实到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应尽量减少无效的师生问答,尽量减少低效的单向讲解,尽可能多地将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理解课文,学习语言,接受人文熏陶。
北京张聪老师的《伯牙绝弦》,根据课文语言精粹、简洁流畅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文意蕴,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审美乐趣。对“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一长句子的疏通,用的是“读”;“善”和“志”一字多义的理解,用的是“读”;知音间“心有灵犀”“志同道合”的体悟,用的是“读”;“知音难求”之痛的体会,用的也是“读”;最后,更是用“读”发现课文“一句写伯牙,一句写钟子期”的行文秘妙,体会形式和内容完美融合的经典魅力。
海南杨佳慧老师的《古诗两首》,更是将“读”进行到底。课堂教学由分节轮读白话故事版《池上》进入;古诗《池上》的“读”,则经过了读准、读出节奏、角色演读等逐层推进的过程;接下来的白话故事和古诗对读,则让体会古诗的凝练水到渠成。古诗《小儿垂钓》的“读”,则创新了读的形式——采用了填空读,填着读着,学生熟读成诵;接着的古诗课本剧表演,其实也是创新了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它融文本理解、口语交际、表演等于一炉,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在生动活泼的感性活动中,体会了古诗的凝练。
三、怎么教:创新教学行为
本届大赛提出“把握课标理念,创新教学行为”的赛课主题,值得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其中的“创新教学行为”指向“怎么教”,在实际的赛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群文阅读,打开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
理想的阅读体系应该由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群书阅读组成。目前,我们对单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相对成熟,但对群文阅读则相对薄弱。本届赛课普遍重视群文阅读,为阅读教学打开了另一扇窗。
北京张聪老师的《伯牙绝弦》,通过组合阅读,引导学生体悟知音文化,感受文化经典。教师引入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理解“峨峨兮若泰山”传递出的高远志向;引入李白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理解“洋洋兮若江河”所抒发的宽广胸怀;引入《吕氏春秋》中的“以伯牙之艺,而独一子期能知其志”等相关资料,理解“知音难求”;课末引入历代文人写下的关于知音的诗作,感受经典在历史长河中的恒久魅力。
海南杨佳慧老师的《古诗两首》,一开课就引入由古诗《池上》改写的白话儿童故事,并将其与古诗对比阅读,体悟古诗的凝练。
陕西淡洁老师的《人物描写一组》,则采用单元主题阅读的方式,将同一单元三篇课文(《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组合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塑造三个经典人物形象共同的写作秘妙——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外貌等刻画人物。
四川毛静老师的《学写读后感》,是一堂有阅读活动参与的阅读体验作文课,同时又有对阅读体验和习作表达的指导。本节课设置了一个隐性目标,即引导学生“生长”自己的感受,这既是阅读本领,也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为此,教者引入了一组群文,并陆续呈现,分步推进。首先呈现《小麻雀》,要求学生阅读,并交流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到文中的句、段、篇,甚至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等。课的主体,教师推出《这条小鱼在乎》和《跳水板》两篇短文。在读后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得出“生长”感受的方法——推想、对比和联系实际等。
(二)学习单,以新载体推进教学形态的改变
学习单,作为推进“学为中心”课堂建设的新载体,近年来被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广泛采用。这种载体,在本届赛课中也有比较充分的体现。山东纪海霞老师的《画家和牧童》,引入预学单,要求学生“读一读”“认一认”“想一想”,以此强化预学,实现先学后教。北京张聪老师的《伯牙绝弦》,在理解“知音”教学板块,设置了层次推进的课中学习单,先后两次在师生对话前要求学生填写自己对“知音”的理解,尔后基于学生的原有理解展开对话,并引入其他相关的群文资料,丰富和提升理解,学生的认识由“心有灵犀”提升至“志同道合”,有效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要求。
赛课已经落幕,反思仍将继续。方向已明,语用教学行走在路上。且行且思,期待两年后新一届大赛有新的改进和新的突破!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