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立足阅读课堂鼓励学生思考

  • 投稿小白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02次
  • 评分4
  • 55
  • 0

山东济南市双龙小学(250000) 王 欣

教学案例

那天,我们教学的课文是毕淑敏的《学会看病》。这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儿子找药,而是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故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作者对这件事描写得极为朴实细致,几乎所有的文字都由语言和心理描写构成。怎么让学生理解母亲的这份苦心呢?我选择了两个突破点:一是儿子去医院之前与妈妈的对话,二是对母亲的语言、心理描写。透过儿子的语言,学生感受到儿子是个依赖父母的孩子,必须进行独立性的锻炼。透过母亲作出让儿子自己看病的决定时的犹豫、后悔、担心、自责等心理描写,学生感受母亲对儿子的那种要放手却顾虑重重的爱。当我认为对这些激发感情的语言的品读已经到位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现在还觉得母亲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吗?几乎所有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而就在这和谐的气氛中,却传出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是”。寻声看去,是那个平日特别喜欢唱反调的孩子,脸上还挂着毫不在乎的神情。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上课捣乱,于是火冒三丈。但刚要发作,一个念头涌动出来:这会不会就是他发自心底的想法呢?即便他错了,也应该探寻一下他到底为什么这么想啊。我耐下心:“给大家说说吧,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她可以在别的时候锻炼孩子啊,为什么非要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呢?”话音刚落,反驳声响起一片:“儿子不生病妈妈怎么会带他去医院呢?”“他妈妈不也后悔担心了吗?要是他妈不爱他,怎么会担心呢?”现场气氛好似一场辩论会。对啊,为什么不开个辩论会,让学生来说服学生呢?于是班里自然地分成了实力悬殊的两个组,以1对31的一场辩论就开始了。而我,只提出了一个要求:结合课文中的语言、心理描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现场气氛热烈得很,最终学生通过课文中的语言分析说服了这个孩子。

从学生的言语中,我高兴地看到:他们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而这理解已经不再是浮在表面上的。从这个孩子的辩论中,我也欣慰地感到:他并不是为了扰乱课堂而说出那样的答案,他也有自己的思考。庆幸的是,我没有武断的批评他,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案例反思

一、尊重学生自己的见解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学习的生命,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思想。个体差异导致他们对相同知识的不同理解。我们提倡要热爱学生,就应该尊重他们的感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的:“当老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既然是个性化行为,我们当然应该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答案,无论这答案正确与否。为什么学生有与众不同的理解呢?因为他思考了。那一刻,思维的火花在他的脑海中熠熠闪动。也许这火花正是可以点亮他思维空间的光源。如果这时候教师用一盆冷水泼向他,泼灭的不仅是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是思考的主动性。而这主动性,不正是我们力求培养的吗?学生有了个性化的答案,即使是错误的,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打压,不应该只看到他的错误,更应该看到他在得到答案过程中的思考与大胆说出的勇气。对学生们的个性答案,我们应该允许、鼓励,并做出正确的引导。无论学生走过什么样的道路,我们终究要把他们引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二、创设百“生”争鸣的良好学习氛围

当我决定针对“母亲是不是个狠心的母亲”开一场辩论会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这节课的积极气氛。因为这一刻,我真正地把课堂留给了学生。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听到了许多开放性的答案。他们不仅用课文中的语言作为论据,还举出了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和课外书籍中的生动故事。有时,一个学生刚结束发言,另一个学生立刻站起来发言;有时几个学生同时站起来争着想表述自己的观点,甚至连班里那几个最不愿举手发言的学生也参与进来了。而这种氛围,在由教师组织的正常课堂教学中是少见的。高年级学生,年龄越大,就越不愿举手发言。在这节课上,无需教师的鼓励,学生自觉地说出了内心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教师“退居二线”了,甚至以一个透明人的身份出现在他们周围。舞台是学生的,没有教师的干预;学生之间是没有隔阂的,所以可以畅所欲言。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是深挖教材

这篇课文体现的是一位慈母的良苦用心。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从各个侧面感受父母的爱。有前三篇课文的铺垫,况且课上已经挖掘出母亲的心理和语言,学生应该水到渠成地感受到这篇课文中的母亲是爱她儿子的。为什么这个孩子还是认为母亲狠心呢?我想这还是由于我的引导不到位引起的。引导不够,理解也就不到位。在备课中,我应该继续在深挖教材方面下工夫。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新课程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门窗。教师要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要积极地利用教材。在上课之前,我只是看了课文,看了教参,没有挖掘的内容太多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毕淑敏,对她我了解多少呢?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我们只知道她是著名作家,却不知道她还是位内科主治医师。由于她的医学背景,她会知道儿子的病没什么大不了,所以可以让儿子自己去看病。如果学生也了解这一点,是不是就会觉得儿子其实没有想象中病得那么厉害呢?作为名作家,文中的每个字都应该是精雕细琢的。我是否细致挖掘到每个字了呢?惭愧的是我并没有做到。比如,妈妈准备拿药时“怔”住了。一个“怔”字,折射出的是母亲缜密的思考。可以看得出,做出让儿子自己看病这个决定不是她心血来潮,而是经过考虑的:她考虑过儿子的独立性,考虑过儿子的病情。再比如,妈妈“咬着牙”做出了让儿子自己看病的决定。这个“咬”字,让我们看到母亲是下了多大的决心和勇气才做出的这个决定啊!她生怕自己改变想法,生怕错过锻炼儿子的机会。文中这样的字眼还有很多,而大段的心理描写更不在少数。我在讲课的时候,如果让学生走进这位母亲的心里,去体会她的想法,体会她的用心,那么学生怎么会认为母亲是狠心呢?深挖教材,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指导教师备好课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理解好知识的基础,所以,一定要用心去研读教材,把教材读厚。

四、生生交流有利于深挖教材

当听到学生认为母亲狠心的想法时,我很想去说服他。但是,我在之前对课文进行了那么多分析都没有让他理解母亲的苦心,怎么再去说服他?而辩论会上,31个学生都成了我的“说客”。他们不但最终成功说服了那个学生,更令我欣喜的是,他们竟然对教材理解得如此之深。有的学生抓住了母亲的心情变化,有的学生抓住了母亲的语言,最终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她不爱儿子怎么会要锻炼儿子?如果她不爱儿子,怎么会在儿子离开后忐忑不安?如果她不爱儿子,怎么会心软下来想要改变主意带儿子去看病?听着学生们的辩论,我突然想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三十二个学生,就会有三十二种对教材的挖掘层面。在这些层面中,有些是我自己也没想到的。真的很欣慰,他们学会了思考。

一节课结束了,学生有了不少的收获,我也有了不小的收获。教学的道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继续“上下而求索”。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