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与实践

  • 投稿狸发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41次
  • 评分4
  • 71
  • 0

福建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35000) 陈美勤

“提问”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最熟悉、使用最频繁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有效提问是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提出恰当的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与对话、实践与反思等学习活动,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要使提问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我们就应该站在学生“学”的角度,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立场上研究如何有效提问。

一、立足主体地位,有效导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但实际上,孩子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权是不多的,从教材的选择到教学活动的开展,乃至课堂教学行为发生,几乎都是事先设定的,是在教师的安排下按部就班进行的。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来问学生,总是希望通过提问传授学科知识,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为完成预期“教”的目标,有的教师甚至会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目的只是使一切按照教师设定的思路和程序“串演”下去,完成“教”的预设动作,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如果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就能促进他们思维能力、探索意识的提高。因此,我们的备课,最应该站在学生这个行为主体的角度去考虑,去设置问题。

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为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执教者往往会预设这样的问题:“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

对一节具体的课来说,教师的预设要建立在对学生的了解上。具体来说,包括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哪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何种方法最适用于学生。基于对这些学情的了解,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上去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如上面《爬山虎的脚》所提出的问题,指向的是文章呈现的内容。学生在提问的引导下亦步亦趋,很容易就能读懂课文。对课文内容咀嚼又咀嚼,学生仍不能很好地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不妨拟出这样的问题:

“读课文第三段,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再读课文,对照课文,看看自己画对了没有;想一想:作者哪些词句引导你画图。”

这样的问题,就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预设了学习的过程。“画一画”这一问题,促使学生自主研读文本,在反复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在心里建构起爬山虎的脚的具体影像——“反面”、“枝状”、“六七根”、“细丝”……这样,使学生在研读文本中真正领会到作者用词的精确。这问题“导”的是“学”,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只要学生能够学得自主,就能学得充分、学得有效。

二、符合认知规律,有效组织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般而言,思维含量愈大的课堂提问有效性相对愈高。这就要求问题的切入点要选在教材中能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之处,牵动全篇的重要线索上。提出的问题力求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统领一堂课、一篇课文的教学,以促进阅读教学的最优化,利于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一味地强调提问的信息量,忽视提出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就会进入误区。因此,提出的问题既要具有培养课堂思维的价值,也要让学生有成功解决的可能。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必须“蹲”下身来看学生,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尽量难易、深浅适当。所预设的问题,经过教师的引导与同伴的帮助,大多数学生能够领悟,思维得到发展。这才是好的问题。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课文中有些语句含意深刻,如“鱼游到了纸上”“游到了我的心里”。如能拎起这些语句,就能串起整篇课文的学习。但理解这两句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一定难度,可从感受那位青年的“特别”入手。

“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哪些描写中感受他的‘特别’呢?……”

感受到了青年的“特别”,就自然地理解了“忘我”、“融为一体”。这时再探究“鱼游到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是什么关系,就水到渠成。这样,文章的思想、人文内涵自然能得到很好的理解与解读。

在教学中,有时提出问题,也不能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怎么办呢?教师要适时“架梯子”。“架梯子”也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

如在理解“忘我”一词时,可以这样引导:

“‘忘我’是什么意思呢?课文中其实有很多语句在解释它,找出来,读一读。”

“呆呆”、“静静”、“忘记”、“头也不抬”、“理也不理”、“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等词语都表达同样的意思。如果引导学生从贴近生活、已掌握的知识去迁移,就“启而得当”、“启而得法”。

三、关注素养提升,有效切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则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具体要求。

语文教材是采用文选型来组织编写的。教师的教学并不具有教材具体内容上的同一性和固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一个具有高度语文意识的教师来说,教授一篇课文,不仅要使学生把握文本内容,体悟情感,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崔峦老师说:“语文基本功能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工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工夫。”

有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从教学目标维度解读,应有助于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教学过程维度解读,应关注课堂对话的开展、追求语文实践活动的动态发展过程。可以说:有效提问的根立足在对语文教学的正确理解上,终级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很多教师会提出这些问题:

“作者一直没有忘怀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这片绿绿的爬山虎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作者会对这片绿绿的爬山虎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为什么爬山虎能让‘我’感到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

“透过这美丽的爬山虎,我们还能体会到当时‘我’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

“在作者眼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不是有特别的含义呢?”

……

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体悟文章的情感、感受人物的魅力,所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容层面、精神层面。这样提出的问题恰当吗?有效吗? 我们不妨提出这样的问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闪烁着迷离的光点。’作者在盛夏拜访作家,却对当时所见的爬山虎进行详细的描写。这样写,错了吗?说说你的看法。”

“作者笔下,处处在写叶老,为什么却数次提到爬山虎?为什么课文也以‘爬山虎’为题?”

……

这样设置问题,直击“为什么这么写”。创设氛围,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研读课文,研究表达,将情感体验与学习语言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会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促进思维发展,有效调控

在一节课中,教师的提问都有明确的意图。提问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手段。它主要功能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发现学生在思维、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诱发学生思维,探知思维过程,引导思维走向,提高交流效率;同时要及时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以便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这样的问,才是有效的。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过孔隙”一段,作者先描写了小船的小,再描写坐小船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独特感受,形象真实地写出了孔隙的窄小。教学时,可以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孔隙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么写孔隙这一特点的?”这个问题的设置,既有效导学,也有利于捕捉学情信息,为调控课堂、达成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过孔隙”一段,作者几乎不写景物,不正面提及孔隙窄小,多是写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在理解这些语句时,不妨设置这样的问题加以引导:

“山石‘挤压’过来?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不符合常理的感受?”

“既然是‘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为什么要强调‘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

从作者这些独特的体验中,我们可以更具体地感受孔隙之窄。

设置这样的问题起到引导思维、培养思维的作用。执教者挖掘文本,在文章关键处、精妙处以及学生的疑惑处提出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调动起生活体验,激活思维,从而让学生深刻感悟作者表达上的精妙。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