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巧妙变身,课题教学也精彩

  • 投稿闲愁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39次
  • 评分4
  • 61
  • 0

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实验小学(324000) 徐 纷

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师这样处理课文题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随后教师指题,学生读题。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有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功效,但这样简单地处理课题,实是浪费了一项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

课题教学有着许多精妙的处理方法,有时我们不妨让课题来个“变身”,通过变换颜色、变换词序、变换大小、变换标点、变换字体、变换内容等方式,让课题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变:巧妙解析题意

课文的标题是读者首先接触到的文本内容,对课题理解准确深入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理解课题除了关键字的解释外,我们也可通过一些变换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意思,并渗透相关知识。贾志敏老师在执教《中彩那天》时就顺着课题进行了如下的教学。

(师生问好之后,教师在黑板上贴了一个“彩”字,请学生读)

师:“彩”的右边有三撇,指许多种颜色。如彩云、彩旗、彩色等。当前,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用“彩”字组成的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哪个?

生:(众口一词)彩票!

(教师出示一张彩票,贴在“彩”字边上)

师:彩票,一般由政府发行,如福利彩票、体育彩票、足球彩票等。彩民用较小的金额购买,如果中彩,将获得可观的奖金。政府集中这笔资金的大部分去发展福利事业、体育事业、足球事业等,又取出其中的小部分给获奖彩民,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万。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跟彩票有关,题目是“中彩那天。”(板书:中、那天)

师:“中彩”指什么?

生:中奖了。

(教师把“彩”字移到“中”字前面)

生:(顿悟)“中彩”就是买的彩票中奖了。

(教师又把“彩”字移回原处)

对于“中彩”的“彩”的理解,贾老师可谓深入浅出,独具匠心。从提醒字形的特点到组词、扩词,接着出示真实的彩票,普及彩票基本知识,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接下来,当学生对“中彩”一词的理解有偏差时,贾老师却不言一字,只是轻轻移动了“中”的位置,这看似不经意的变换,却让学生顿悟——这里的“奖”专指彩票中奖了。贾老师对语言学习严苛精准的要求让人叹服,而以紧扣课题,变换词序的方法帮助学生释疑,更是精妙。

二、变:激起思维碰撞

有人说,教师备课要“深入”——力求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教师上课则要“浅出”——把深刻的道理清楚明白地说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收获。其实,在看似简单的课题教学中,若处理得巧妙也能收到这样的效果。我们来看看薛法根老师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的课题教学环节。

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你把这条鱼放掉”!)

生1:老师,你漏写了“必须”两个字。

师:(作奇怪而后无所谓状)啊?是吗?不就是两个字嘛,意思不是一样的吗?都是把鱼放掉嘛!

生2:(迫不及待状)不一样的!

师:哦?什么地方不一样啊?

生3:有了“必须”是说一定要把鱼放掉,和没有必须不同的!

师:哦,对了。那我们把“必须”补上去一起读。

师:这下对了吧?还有问题吗?

(有些学生说没问题了,教师示意再仔细看看题目。学生稍作观察后便举手)

生4:你把感叹号写在引号的后面了,应该把它搬到引号里面。

师:为什么啊?

生5:因为这是人物说的一句话,完整的话要有标点符号。

师:那引号表示什么呢?

生6:用人物说的话来作为题目。

师:对,我们就应该这样仔细地读,对关键的词和标点符号要特别留心。我们一起把课题再读一下。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薛老师通过特意的“漏”“移”的方式,变换出了一个错误的课题,而正是这样一个错误的课题,引发了学生视觉的敏感,促使学生关注到了课题的关键字眼、词语表达的情感、拟题的方法以及题目书写的方式。学生对于课题的理解可谓深刻而全面。看似随意却精心的变换,避免了枯燥单一的问答,将教学内容的难点尽可能地降低到了最小,激活了学生的求异、逆向思维。

三、变:体现个性解读

一个精彩的课题会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正如人们阅读文章一样,不同的文章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题目也会带给不同的人不一样的触动。如我校的一位青年教师执教《最大的“书”》时,给课文题目加标点,为课题变换出不同的呈现方式,为学生不同的个性解读提供了展现的平台。

师:(板书:最大的“书”)请看老师在这个题目后加一个符号,让它变成了一句话,你能读一读吗?(教师用彩色粉笔书写了“。”)

师:老师把这个标点改成“!”,谁还能来读?

师:老师再把这个标点换成“?”,该怎么读?谁来试试?

师:同一课题,不同标点符号,带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

生1:句号是很平淡地告诉你这是一本最大的“书”。

生2:加了问号后,给人感觉很奇怪,最大的“书”是什么书呢?

生3:用了叹号让人觉得看到这样一本书很惊奇,从没见到过这样的书。

师:那你觉得在本文中加哪种标点合适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从文中找依据。

(师生研读课文)

生4:加问号合适,让我们很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

生5:我也认为加问号合适,因为文中的川川对为什么说“岩石”是最大的书很奇怪。

生6:我觉得叹号合适,因为川川听了地质勘探队员的话后,明白了岩石是一本世界上最大的书。他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添加“。”“?”“!”三种标点符号,赋予了课题不同的含义。在读出课题的三种不同的语气后,学生感受到同一课题,不同标点符号,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样的课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学生挖掘了题目的内涵后,教师又通过“你觉得在本文中加哪种标点合适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从文中找依据”的提问,既让学生在为课题选标点的过程中增加了对学习文章的浓厚兴趣,又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文章的内容。

四、变:体会深刻含义

课题的教学不必仅仅停留在导入时,有时将其运用到课文学习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执教《桥》这一课时,曾采用了这样的设计。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觉得这桥还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桥吗?你觉得这是什么桥?

生1:为了大家,老汉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牺牲了他儿子的生命。我觉得应该是生命桥。

生2:我也觉得这是生命桥。因为老汉本身就是一座桥,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人们搭起了一座桥。

师:生命桥,多么感人的一个题目!我们把课文的题目改一改吧。(将题目改成了“生命桥”)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题目怎么样?

(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师:看来,有同学同意,也有同学反对。究竟要不要改,能不能改,作者为什么以“桥”为题,这其中还有什么含义吗?我们再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

生3:不能改。因为这个桥还可以指文中的独木桥,这是全村人逃离的唯一生路。

生4:不能改。因为课文是用“桥”来贯穿全文的。

师:同学们想得真不错,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比如说老汉的身份是什么,从这个角度考虑一下。

生5:老汉是一个老党员。这座桥还代表着党员关心群众,是联系群众的桥。

师:同学们说得对。独木桥、救生桥、生命桥、连心桥。一个“桥”字蕴涵了多么深刻的含义啊,看来这题目还是应该恢复它的本来面貌。(教师擦去“生命”二字)

《桥》,这看似平常的一个题目,却统领全文、内涵丰富。通过替换、改写等比较性分析,我们可以透过课题解读课文的内涵,学习课文的语言奥秘,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可以完成对文章结构特色、人物形象、文章主题等方面的教学任务。

五、变:凸显人物形象

课题的教学常出现在导入或结课之处,但如果能在一节课的首尾让课题的教学相呼应,并紧扣住文本内容,那将堪称精彩。今年3月我区“语文教学比武”之时,有位教师执教《画家和牧童》,就通过两次变换课题中字体的大小,将文中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刻画在了学生的心里。

【课始】

师:老师带大家拜访一位画家。(板书“画家”)这位画家是谁呢?谁来读?(出示: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师:(简介戴嵩)戴嵩特别喜欢画牛,其中有一幅《斗牛图》是绝世之作,收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里。但这么有名的一幅画在作画的时候差点弄了笑话,多亏了一位小牧童的提醒。(板书“画家”“牧童”)为什么把嘴巴张这么大?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牧童两个字怎么写得这么小啊?

师:是呀,为什么呀?

生2:因为戴嵩是很有名的画家,称为大师。牧童只是个小孩。

师:是呀,戴嵩是个大画家,一个很有名的画家,牧童只是个小孩。那么在戴嵩作画时发生了什么小插曲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

【结课】

师:文章读到此,戴嵩当之无愧是个大画家。读过这个故事的人都说,老师应该把“画家”两个字再写大一些。(板书,将“画家”写大)

(生纷纷惊叹:好大呀!)

师:这是为什么呢?而且他们还说,故事中的牧童也很了不起,他完全可以和画家一样大。(板书,将“牧童”也写大)这又是为什么呢?(板书“?”)下节课请你们和老师一起解开这个谜。

如果说教师导入时故意将“牧童”两个字写小,以激起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尚属平常;那么在和学生一起感受了课文内容,明白戴嵩是位画技高超的大画家之后,再一次将“画家”和“牧童”两个词写大,实属精彩。学生开始没有疑问,随着教师两次“这是为什么”的追问,随着两个醒目的大大的词语带来的视觉冲击,学生不禁会问:“这画技高超的戴嵩还有什么过人之处,要将他写得更大?这小小的牧童又为什么能和戴嵩一比高低呢?”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综合以上几种课文题目“变身”的处理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小的课文题目入手亦能显乾坤,当我们独具匠心地读题、析题、拟题、评题、变题,让学生把课文题目读活、读深、读透、读出情感、读出体验时,就一定能发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作用,使课题教学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