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兴趣激发,语文学习策略优化的基石

  • 投稿放学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43次
  • 评分4
  • 11
  • 0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十总小学(226000) 马亮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内在兴趣的关照,学生的语文学习将演变为被动式。而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能停留于变换学习形式等外在层面,还要紧扣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将兴趣之源输送、注入学生的内在血液中,从而真正从内在意识深处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一、在链接生活中优化语文学习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教育理论。语文是生活的精华浓缩,生活又是语文的源头活水。缺失了生活之源,语文教学将成为无本之木。因此,将生活之源引入课堂,将课堂推向生活,学生才能在自身的生活实践中找寻到语文的归宿。

1.将生活之源引入课堂

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感悟与品味必须建立在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否则学生不仅不能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精妙,甚至可能连起码的文本大意都无法理解。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活原始积累注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生活储备溶解文本内涵,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例如,课文《望月》首段中对撩人月色的描绘可谓清新明丽,但如果学生生活中缺乏对月色的体验感知,阅读这样的文字就如同看天书一般,不知所云。因此,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心中的朦胧月色,唤醒学生对月色的沉醉体验,继而学生才能感受到文本中语言的韵味,从而习得语言。

2.将语文课程推向生活

现实生活和语文课堂的互动,不仅是生活向课堂的迈进,更要将课堂推向生活。学生学习语文为什么会兴趣索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形式单调、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遮蔽了学生朝气蓬勃的特质,使得课堂如同死水一般。将课堂推向生活,学生的身心就能得到充分释放,就能在生活中寻找到文本内涵的印记,咀嚼出语言表达的精妙。例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实值春天,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抓住“儿童急走追黄蝶”的意境,感受儿童特有的淘气、调皮,就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补充儿童追、捉小动物的细节,将儿童的动作进行细化,从而对文本留白进行了有效补充,将课堂推向了生活,使学生在生活的气息中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在激发情思中优化语文学习策略

表层刺激下的兴趣激发,只能维持较短时间,学生的兴奋劲头一过,便会重蹈覆辙,回归从前。这样的兴趣激发没有真正切入学生内心最柔软、最潮湿的感动发展区,无法给予学生恒久的心灵刺激。而语文学科中人文元素的充分开掘,为逼近学生感动发展区提供了便利条件。

1.飘逸情韵,在情感共振中激发兴趣

语文课堂是情韵流淌的课堂。没有情感,语文将变得黯然失色;没有情感,语文课堂将变得机械僵硬。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掘文本语言中蕴涵的情感元素,并利用自身语言的情感渲染和外在辅助手段,为学生打造出飘满情韵的语文课堂。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二泉映月》时,为学生创设了“白雪皑皑”“狂风阵阵”等情境,引导学生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艰难,并全程配置了《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加之王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学生的情感被充分点燃,肆意表达着,激情诵读着,细腻感受着。试问,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可能不心生眷恋呢?

2.激活思维,在意识亢奋中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的思维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无休止、重复、低效的提问,完全将学生视为不会思考的低能儿,问题的质量和思维的含量都不能胜任历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动力骤减,思维意识不进反退。因此,教师必须要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在把握文本核心的基础上提炼文本的统领问题,促发学生在辐射性问题的激发下,实现思维意识的再度提升。

三、在践行自主中优化语文学习策略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课堂教学不争的事实。但这仅仅是停留于嘴边的口号,很多课堂完全无视学生的生命个性和自主权利,学生完全在教师一厢情愿的设计中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才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重要原因。

1.兴趣在个性彰显中高涨

语文教学一定要为学生创设宽裕自主的时空。这需要教师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基础、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接纳学生的多元理解,并将选择学习策略的权利、自主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特级教师陈金才在执教《普罗米修斯》一文时,将学生分化为四人小组进行文本的表演,并在表演前引导学生创编剧本,从而将文本语言通过创编过程转化为小组团队语言,表演排练也完全放手。整个过程中,学生拥有极大的自主空间,参与意识高涨,效果可想而知。

2.兴趣在成果展示中高涨

表现自我的机会的丧失是打击学生学习激情的“冷炸弹”。课堂中不乏“学生精心准备,却始终得不到展示机会”的尴尬,到最后只能听到教师一句“有机会下课再交流”。这样的冷遇势必影响学生今后的参与热情。因此,教师应努力构建各种平台,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以展示。如在《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的随文练笔中,学生四人小组交流改稿,吸收个人精华,形成小组练笔稿并进行展示,这让每个学生的智慧都能亮相课堂。

学生兴致勃勃,语文课堂才能展现勃发的生命活力。而兴趣的激发必须要从学生的意识深处着手,才能持久深远,才能实现语文学习策略的优化。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