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文本体验——追寻本真的阅读教学

  • 投稿皮皮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81次
  • 评分4
  • 13
  • 0

江苏沭阳县龙庙中心小学(223642) 徐沁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体验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但是,当前的阅读教学却有点舍本逐末的倾向。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放弃了文本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而是通过多媒体、课外拓展等手段来组织阅读教学。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两位教师的课例,谈一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体验,还学生一个本真的阅读教学。

场景一:众里寻她不见影

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一课时,首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黄山的景色,让学生说一说黄山的美景都有哪些,然后又主题突出地播放了黄山的各种松树,让学生从视觉角度来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特。在播放完景色之后,屏幕上出现了一句话:“黄山的奇松让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接着教师说:“黄山是那么奇,那么美,就让我们来夸一夸黄山的奇与美吧。”

生1:我感觉黄山的玉屏楼最美,因为坐在那儿就可以观看黄山的奇松……

师:(学生还没有说完,教师就打断他的话)噢,玉屏楼是观松的好地方,老师想让你说一说黄山最奇特的景物。哪一位同学再说一下?

生2:我感觉黄山最奇特的景物是温泉,因为从山里流出来的水含有那么多矿物质,并且是温暖的。

师:(表情不悦)那还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黄山的奇特之处的呀?

生3:我感觉黄山最奇特的景物是云海,你看,黄山那么高,都高出云层了。所以我感觉非常奇特。

师:(非常生气)请大家看清楚了,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呀?

生:(一齐高声回答):黄山奇松。

师:对,黄山最奇特的地方就是黄山的奇松。下面,就请你们阅读课文,说一说黄山的松树奇在什么地方。

分析:课堂中,为什么教师千方百计地设计,学生却是“众里寻她不见影”,是学生启而不发吗?当然不是。因为在教学之前,教师根本就没有让学生事先去阅读课文,没有让学生去体验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而是直接播放视频,然后让学生说一说黄山的奇与美。那么,学生留存在脑海中的黄山印象也只能来自于多媒体。所以,他们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答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夸一夸黄山的奇与美,学生说的玉屏楼、温泉、云海不正是黄山的代表景点吗?该教师组织教学时没有遵从学生的思维与学生的天性,他的教学没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没有遵从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

场景二:含糊其辞不见意

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的教学片断如下。

(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然后进行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课文最后一句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说大家都舍不得离开,那么大家为什么不愿意离去呢?

生1:因为草原很美。

师:对,草原的确非常美。还有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2:因为草原很大。

师:草原除了美和大让人留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学生都低着头不说话)

师:不要怕,你们大胆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生3:我喜欢绿绿的草原,所以不愿离去。

师:还有呢?草原上的人怎么样呀?

生4:我感觉草原上的牛羊很多,但是人很少……

分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教师脸上的不满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时,许多教师对于学生这些含糊其辞的回答不去引导,放任学生回答。那么,学生为什么总是回答不到点子上呢?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明白,在教学时,教师只是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之后,就匆匆忙忙地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与交流。这个时候,由于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只是停留在初读阶段,对文本的体验仅仅局限在对课文中极个别文字的表面理解上,比如草原美、草原大、草原绿等,这只是草原的显性特点。教师在学生还没有深入去体验文本,还没有真正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时候,就与学生进行交流,势必交流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来。我们只有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带领学生走进文心,才能让学生获得有效的交流感受。

要想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去伪存真,打造一个本真的、高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就要让学生深入地体验文本。上述两个教学案例带给我们的启发是:让学生体验文本首先不能用多媒体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学生只有真正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才能在阅读过程中调动起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才能更好地解读文本,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果我们用多媒体来代替学生的阅读,那么就会削弱学生的文本体验能力。其次,在组织学生进行文本体验时,不能走马观花似的让学生阅读一遍课文之后,就组织学生交流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必须通过反复的阅读、研读、品读,最后才能获得理解,生成感受。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