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语言赏析不能只看“面相”

  • 投稿鲁西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045次
  • 评分4
  • 90
  • 0

江苏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226532) 沈红梅

提起语言赏析,不少教师都觉得这是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中的难点。因为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强,进行语言赏析时根本就找不到切入点,即使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对语言赏析有“老虎吃天”的感觉。其实,并不是语言赏析有多难,而是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因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语言赏析缺少契合点,因此就不会出现什么化学反应。即使有些学生能够掌握一点赏析的技巧,也大多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最多算是物理反应罢了。这说明教师指导时,关注语言的“面相”过多,只从字面上进行分析研究,角度过于狭隘,当然没有什么好效果了。

一、语言赏析要看字面也要看文字背后

不管是什么样的语言片段,都有字面意思,这也是赏析时最先接触到的信息。对字面意义进行分析解读是非常有必要的,弄懂字面意义是赏析的基础。但是,明白字面意义只是语言赏析的开始,而不是语言赏析的结束。

像“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简单,是说春天来了,温暖的春风促使柳树发出嫩芽,小草也泛青了,河水也涨动起来了。如果只弄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赏析道:春天真好,让万物复苏,温暖的春风让小草、柳树发出新芽,连河水都涨起来了。这基本上不能叫做赏析,只是对字面意思进行解读。所谓“文字背后”,就是对语言内涵进行解读,包括语言本身的一些表达技巧。如果教师能够对此进行点拨:“这句话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呢?是用字用词、修辞好,还是描绘的角度、表现的意境好呢?”学生自然就会想到文字背后的含义了。

语言赏析的字面和文字背后也许并不好区分,因为没有字面的意思也就没有背后的含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更广的视角去展开赏析,这才是最重要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有些视角也不适合于学生运用。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引导。

二、语言赏析要看语义也要看语境

语言赏析不能孤立地进行,因为语言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只有将语言放到具体的语境之中,这些语言才会有更为确切的含义。离开具体的语境,这些语言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无法生存,也无法理解。如:“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这句话是《二泉映月》中的第一句话。假如我们不知道它的出处就来赏析,恐怕谁也说不出什么道道来。而放到原文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是为“天下第二泉”亮相铺陈的,是背景设置,这样赏析就有内涵了。因此,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相应的分析解读,赏析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木之本。引导学生走进语境里,联系上下文,赏析就会变得顺理成章了。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这段话写得很美,绝对值得我们好好赏析。从字面上来看,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描写的意境很活泼,有生气。除了这些就难以找到什么突破点了。赏析也只能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如果将这段话还原到《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中,相信其意境就丰富了。感受园子只是一个表象,通过感受园子感受生活、感受童年,才是其实质。所以,不管多么优美的句子,如果不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砖。如果让这块砖回到墙上去,它就是美丽宫殿的缩写。

三、语言赏析要看表达也要看表情

语言赏析不仅要联系语境,从整篇文章的角度去感受,还需要联系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要从文章的主旨出发,对语言进行解读,用饱满的情感来感染孩子。这样的赏析才会显得有高度、深度。虽然小学生对文章主旨、作者情感的把握还有些困难,但朝这个方向引导是有必要的。语言赏析不能是孤芳自赏。一枝独秀不是春,在百花之中,方显得其和谐和芳华。

在学习《月光启蒙》时,有这样一段话需要赏析:“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看完这段话,很多学生都会找修辞方法,因为这里有个比喻用得非常生动。但是,如果只从这一个角度来赏析,不仅会显得浅显,也体现不出个性和深度。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看看作者通过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情感,体会作者情感表达的角度。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这段话要表达的是最世上伟大的情感——母爱。母亲在月光下,教育‘我’懂事,教会‘我’怎样做事做人。”通过联系作者的情感,学生对语言赏析掌握了更多的切入角度,而且其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加强。不仅如此,很多学生还能够从赏析中受到一定的教育,自省自悟,并将这种感悟表现在赏析中。有的学生就直接说:我也有这样的母亲,我要好好学习报答母亲的深恩。像这样的赏析当然就显得极为丰满了。

语言赏析并不是高深的技能,学生只要知道这语言好,好在什么地方,能够结合语境谈谈看法和感受,就已经足够了。关键是教师要引导有法,打开学生的思路,不要总围绕表象做文章,要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语境,对人物、对情感、对主旨进行感知。相信学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赏析。只要学生能够从语言中有所感、有所悟,就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