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县实验小学(312500) 吕国文
在当今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比较重视,而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不够。在课堂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个性得不到发展,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这样扼杀了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实践探索,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的习惯。
一、留足时空,凝神静思,细揣文本
研读文本,需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去揣摩、感悟文本。独思的静谧,是动态的生成过程。
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时,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用各种方式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第二节课一开始,我提出了要求:“同学们,让我们用心去静静地读课文,和自己说悄悄话。每读一句想一想:苏格拉底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受。10分钟后我们交流。”正因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思静想的时空,10分钟后,课堂上一场关于人生哲理的讨论得以热烈地展开。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闪现出美丽的火花。一位学生说:“一个人的机会是有限的,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争取每一个机会。”一位学生说:“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方法与众不同,他的课堂设在大自然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真所谓‘天地皆课堂,万物皆教材’。”
这次课堂实践给我的启示是:只有让学生凝神独思,深刻的思想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只有在静思的时空中,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个性才能张扬。
二、凭借描述,边读边想,再现画面
学生如果能够根据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联想和想象,能够透过文字看到文中的人和事,看到人物的生活,看到事情的场景,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就会活生生的、真切的、持久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再造想象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建立起来的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基础,将文本的文字描写按照自己的理解,还原生活中的事物或人物。比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读完课文以后,我让他们描述一下自己感受到的画面。有一个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那诱人的杨梅正摇摇摆摆地朝我走过来。”我表扬他,因为他能够把课文中描写的事物在自己的脑海中变成鲜明生动的画面。
学生边读边想象情景,在脑子里“放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读进去,同时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三、巧设问题,深层追问,激情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我们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在关键处设问。
1.在“牵一发动全身”处设问
问题的提出能否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这十分重要。比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在学生通读课文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时候的我(作者),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谁来解释一下?”学生边读边找了几分钟,纷纷举手。
生:是因为伯父生前是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师:你们从哪些细节看到鲁迅先生是这样的人?
生1:在伯父家听谈碰壁的事。鲁迅先生一定是因为替劳苦大众说话,所以受到了黑暗势力的迫害和打击。
生2:在一个寒冷的黄昏,鲁迅先生为一位光着脚在街上拉黄包车而被玻璃片戳伤的车夫包扎伤口,送他钱和药。从这里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处处为穷人着想。
生3:鲁迅先生在病得很厉害时,还继续为老百姓写文章,不在意自己的身体。他常劝女佣多休息,少干活儿。从这里我体会到他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
教师的两个问题支起了文章的框架,架起了学生思维的桥梁。抓住了关键句,就把握住了文章的脉搏,把整篇文章的几个重点部分串联起来,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
2.在“矛盾”处设问
文本中有些细节的描写,看似是一对矛盾,但如果让学生细细品读,就能准确地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样一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拉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学时,我这样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而‘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焦急而又耐心’怎么理解?你悟到了什么?”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有一位学生说:“‘焦急’是因为老奶奶想早一点看到周总理,而‘耐心’则说明她无论等多长的时间都愿意等。”此时,一位学生深情地说:“我读到这里,似乎看到了周总理生前一幕幕关心老百姓的情景;一个个日日夜夜为国家大事而操劳的情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准确地理解了一位双手拄着拐杖,站着也困难的老奶奶的心情。通过讨论交流,他们同时也想象到周总理生前为人民日夜操劳的感人情景,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3.引导评价时设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欣赏优美的句子、体会文章感情色彩、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得到思维的训练。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我先介绍“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通读课文后,我提问:“从这篇文章中,你感受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于是学生默读静思,找找、画画。过了五六分钟,学生陆续举起了手。
生1:周瑜设诡计,让诸葛亮答应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被诸葛亮识破,我觉得他神机妙算。
生2:诸葛亮请鲁肃帮忙,了解鲁肃是一位忠厚老实的人,他不会将借船、每条船上三十名军士,一千多草把子的事告诉周瑜,可见他是神机妙算。
生3:到第三天四更时,果然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迫使曹操不敢出兵,只能派一万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不得不说诸葛亮是神机妙算。
……
类似文章的教学,我都是让学生细细品读,多多思考,有理有据地寻找原因,在课堂中尽情地交流。这样的评价练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概括的思维能力。
四、依托语境,放飞想象,异彩纷呈
引导学生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凭借教材开展合理的想象,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1.分析语言,进行想象训练
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态度、感情是靠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如果能进行合理的想象训练,就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分析来进行想象训练,体会文章的感情。如,《小音乐家杨科》一文,在描写杨科想看看摸摸小提琴而受毒打这一段中,对杨科那种“又爱又怕”的矛盾心理,作者做了这样的描写:“他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透过开着的门,望着挂在墙上的小提琴……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我引导学生凭借教材探究这些语句的内涵,开展合理的想象,并提出:“望着墙上的小提琴,杨科心里会想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兴致勃勃,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杨科想呀想,忽然他觉得小提琴长了翅膀飞到他的怀里来了。”有的学生说:“杨科会想对小提琴说——你的声音真好听,我可喜欢听你的声音了。”……对文章叙述杨科快死一段,我设计一个问题:“杨科快死了,他听到燕子在唱歌,村里的演奏声,他会想些什么呢?”其中一个学生说道:“杨科一边想——这是一个多美的音乐世界呀,鸟声、小提琴声汇成了一首动人的乐曲;一边慢慢闭上了眼睛。”最后,我根据文章结尾设问:“小杨科如果生长在我们这样的社会又会怎样呢?”这样学生会想象丰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上这些问题学生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他们只有仔细阅读课文,从整体上去思考,深入分析一系列的描写,并展开想象,才能认识到杨科热爱音乐的情感;同时,也理解他为摸摸小提琴而遭到毒打悲惨死去的命运,认识到旧社会剥削制度的罪恶。通过分析语言与合理的想象,学生既领会了文章的中心,又培养了想象思维能力。
2.围绕中心,进行想象训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周密的考虑,紧紧围绕课文让学生想象,不仅发展他们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而且通过表达,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总理的无限热爱与深切怀念的真挚感情。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我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人们“为什么送总理”,紧紧围绕“这样送总理说明了什么”这一中心,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训练。考虑到现在的孩子对周总理理解不多,感情不深的情况,我先播放哀乐以及扣人心弦的课文录音,渲染气氛,使学生受到感染、教育。接着,师生一起讲总理的故事(预先布置学生读《大地的儿子》等有关总理的书)。在这基础上,我再联系课文,凭借教材引导学生根据中心展开想象,提出:“读了‘总理的灵车渐渐地远去了’这句话,你会想些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就纷纷抒发了自己真挚的感情。一个学生充满感情地说:“我好像在长安街,边哭边说:总理,您怎么离我们去了呢?您知道我们多么需要您呀!”有一个学生说:“总理,您一生辛劳,该好好休息休息了!”……这里学生通过想象,激起了他们内心的感情波澜,并与文中人物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有些学生竟抽噎起来。紧接着,我让学生想象:“当人们悲痛地望着灵车时,还会回忆些什么?为什么会回忆这些呢?”经过一翻想象和深入分析,他们进入角色,回想起周总理生前的鞠躬尽瘁的精神,激起了对总理思念之情,更增添了悲痛之感。最后,我提出“为什么送”这一中心。这使得学生了解了总理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人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想着人民的崇高精神,说明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感情。
通过以上的方法,不仅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想象思维等能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