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214062) 谢吉裕
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却依然成为一道不见成效的难题。本文试图从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理性品格出发,并将它转化为可见的实践行为,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学习评价三方面探讨具体的操作方法,把意识形态的创造性转化为日常教学行为,将理性品格与感性实践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实现自省、内化,从而逐渐形成创造力。
一、教材解读:理性品格转化为思维空间的开放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其本质就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这一语文学科本质所具有的独特性,使它在培养人的创造性方面具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独特性”应该是语文最基本的品格。因此,对课文的解读,我们不需要程式化的对错判断,而需要合理与否的有机引导。“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相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应注重自身思维的开放性,呈现给学生更为开放的思维空间。由此可见,作为语文教师,在教材解读的过程中,应具有开放的思维意识,应多层次地理解教材。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学生具有创造的精神。
在解读教材时,现在的语文教师自己没有对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更多的是依赖教参等教辅资料,形成一种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式,导致“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这种最为常见的对教材的解读方式,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则变为一种问答式、填鸭式的文字解释过程,而不是我们想要的语言解读的过程。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师虽“圆满”地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学生们也收获颇“丰”,但学生却是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压抑状态,根本没有自由发挥的学习空间。此时,如果我们能多角度解读教材,多关注学生,给予学生更为开放的理解空间,那么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真正的释放,他们的创造性解读能力肯定得到提升。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尤其重要的是必须要全面提升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品质。既然语文学科是一门需要独特体验的课程,那么教师的解读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参等所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更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作为语文教师,对文本要形成自己的多元理解。只有这样,才会允许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才能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特见解。这种充分重视孩子创造性思维和体验实践的教学过程,得到的远比标准答案要有用得多。当然,我们也反对为体现创造性而让解读完全背离作者的本意。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了解文本内涵。
注重语文学科本质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就是要注重教材解读,就是要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设计:理性品格转化为实践行为的化育
语文是传承文明、启迪思维的工具。运用语文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性”应该是语文最突出的品格。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的“创造”应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实践行为。
(一)课堂教学——“深入浅出”
有人说:语文课堂应该是“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师要精读、细读文本,只有对课文有深入的解读,才能高屋建瓴,这是“深入”;教学时,必须设计多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由浅显处逐步走进文本,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浅出”。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都要思考的问题是——设计何种方案来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起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比如,在进行《诺贝尔》一课的教学时,我抓住写人文章“抓住人物特点,写好典型事例”的要求,设计两大实践过程:一是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聚焦重点段“诺贝尔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体会抓住环境和人物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二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把本课中“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这一部分略写内容写具体。这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能给予每个学生无限宽广的想象以及体验空间,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二)课外实践——“减负创新”
课堂上的实践运用要重视,课堂外的延伸也不容忽视。现在的小学生课外作业可谓不少,但真正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业却不多。这种课外作业的布置,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们要减少作业量,精心设计课外作业,让它真正起到既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充分促进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的作用。如,在课外阅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时,我只布置了一道作业:“如果你来到巧克力工厂,你想干什么呢?会发生什么故事?”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在整个读书的过程中,他们充分感受到求异、探索的乐趣。
同时,观察能力是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观察”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外实践方式,应加以运用。课外,我们应通过加强观察,促使学生去感知周围的事物,如景物天气、花鸟虫鱼、人情风俗、亲戚朋友……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理解,并表达出来。这样的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
三、学习评价:理性品格转化为思维火花的呵护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教师常常迷失方向,误入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歧途。太多的标准答案和零容忍犯错的评价标准,让小学语文课堂这个本该充满想象、体验个性解读乐趣的舞台,变为单调无趣、枯燥乏味的学习场所,甚至让学生们心生畏惧,敬而远之。作为一门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已变成最能制造统一模式的机器,这是不是与它的本质背道而驰?“多元性”是语文体验的本质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将此品格转化为对创造火花的精心呵护。
(一)注重课堂教学评价
语文课堂是一种对话,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他们和文本、编者的对话。有对话就必然有理答,理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展开的程度。因此,对课堂的理答,我们也应充分考虑,认真对待。否则,就容易挫伤孩子们最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的嫩芽。
请看到《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段:
师:自己大声读一读课文。读了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你心目中,总理的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
(问题本身就给予学生充分的创造性空间,无形中鼓励学生说出最真实的想法。此时,几位学生的回答较一般,都是文中现成的词句)
师: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吗?
生1:我想用“简朴”一词来概括。
师:好。我知道“简朴”这个词很简朴,但又不“简朴”,说说你的具体感受——
生1:周总理虽然贵为总理,住在宫殿式的房子里,但他的办公室陈设却普普通通,而且他招待记者也只是一点点花生米,他很简朴。
师:厉害!你把文中前前后后能体现总理“简朴”的内容统统找到了,而且把它们串到了一起,文章就应该这样读!(看起来“顺手牵羊”的理答,其实是对学生独到见解的充分肯定,是一种鼓励他创造性回答的评价)
生2:我想用“认真”一词来概括。
师:能把“认真”换成四个字吗?
生2:(迟疑)一心一意。
师:不!就是“认真”,把它化成四个字!
生2:认认真真。
师:对,认认真真。怎么说呢?
生2:因为他批阅文件的时候不是随便看看,而是一边看,一边想。
师:是啊,你真会关注细节。从这里你体会到这是一种怎样的认真?
生2:专注。
师:专注。一个认真,加一个认真,就是“认认真真”,你同意换成四个字的吗?
生2:同意!
上面的理答,是完全建立在学生原有回答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化,表达得更加准确。教师没有简单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也没有让学生轻易否定自己原先的想法,而是通过一步步理答引导,让学生发觉哪些地方可以完善,并自己修改,使表达更加准确。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里,无论学生用哪个词语来概括,教师都能通过恰当的点拨让他们理解更加深入。看似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细细品味却耐人寻思。这也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成功的理答,必须是尊重学生自身阅读的起点,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体验,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引导,才是有效的。长期展开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势必如春天的竹笋一样节节高。
(二)关注阅读、写作评价
在阅读、写作评价中,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最近一年级期末卷上有一道填空题:“做( )”。标准答案是“做工”。学生答案众多:有填“做好”的,有填“做对”的,也有填“做人”的。评卷时,有教师问我:“不照标准答案可不可以?”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可以。”其实,这题目就是考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为什么只能“做工”呢?这是个小例子。同样,写作也是如此,绝对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这样写成的习作才能真正体现童趣。因此,在阅读和写作的评价中,我们更要重视学生思维火花的呵护。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拥有最丰富想象力、最纯净明澈心灵的群体,我们肩负着启蒙、创新的教学重任。语文,作为研究语言文字的一门学科,在根本上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它在培养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创造力不可能在教学中立竿见影,我们必须根据语文本身的特点,将理性品格与感性实践相统一,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自省、内化,从而促使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