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现行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投稿国士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78次
  • 评分4
  • 48
  • 0

李德能

新课程改革已推行数年,但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式课堂仍然根深蒂固。据统计,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教师仍有着很强的权威心理。北京市曾对10所中学1200名中学生的一项学习问卷调查表明:敢于在课后向教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66%,敢于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21.5%,敢于在当堂纠正教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一项全国性的关于青少年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7.3%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教师最有可能的反应是“训斥”“不予理睬”或“敷衍”。正是这种潜在的权威心理,导致了我们教师虽然口头上承认应该尊重学生,实际上要求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远远超过教师对学生的尊重。[1]如此的师生观,难以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本文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这种师生观有悖于启发式教学理念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愤者心求而未得,愤则已用力于思,故开启以开其意;悱则口欲言而未能,既已得其意而未能发表,故可发以达其辞。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做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要让学生在思考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陈述观点。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将知识理解内化的主要途径。然而,如若教师垄断了课堂,控制了发言权,不能容忍学生的质疑问难,学生就没有了机会,也没有可能受到如此启发,启发不足,知识的获得就成为被动的注入或者填鸭了。

二、这种师生关系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中学阶段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培养有创新意识人才的课堂。而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权威不容质疑,教师的口若悬河则成了金科玉律,学生岂能怀疑?

曾经在一堂初中自然科学课上,老师在花了很长时间讲了“惯性”的概念后,让学生在书上画出来,然后默背。几分钟后,他开始问:什么叫惯性?学生们大都紧张起来,只有一两个学生举手。这时,一个平时让老师“头痛”的学生却高举起手,教师便问道:“你说说看。”不料该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想问问你,如果地球突然停止不转,地球上将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一问,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而教师却一时语塞,脸上颇为尴尬,便板着脸高声呵斥:“谁问你这个了?我叫你背诵‘惯性’!上课为何不专心听讲”?[3]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单一化,即使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都难以提高,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于普遍存在的机械性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过多的情况,更是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4]“主动生存的方式与所特有的发展、创造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与生命活力的激发和潜在可能的实现联系在一起,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周围世界,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的生命过程就会积极,呈现出自主的色彩。个体会具有独特会出现创造,不仅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新的作品,新的外部世界,而且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创造新的生命历程。这正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的基本生存方式。”[5]也不难想象,在课堂上被剥夺了主动权,扼杀了创造性的学生,无论他们以后走进什么样的大学,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其发展潜能究竟有多少。

三、这种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多角度的。“教育,只能被合理地理解为受教育者在与他的交往对象(包括教育者和其他受教育者)的共同实践中发展自身的过程。因为人只能是自身实践的产物,站在人之外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把人当作客体的教育最多只能算是对动物的训练。”[6]杜威在批判斯宾塞的教育是成人生活的准备说时指出,“这种学说强把成人所需要的知识灌输给缺乏理解的儿童,叫他们痛苦地陷入迷团,乃是为满足成人的需要而施于儿童的虐待。”[7]可见,在命令——服从式的课堂上,学生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更有甚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自尊心最容易受到伤害,由于求知欲得不到实现,会导致他们性格的变化,最终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度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此乃教育至理名言。

不允许学生在课堂提问,不能容忍学生对老师的“挑衅”,导致学生养成被动、奴化的心态。课堂上老师一个人的思想上代表了全体学生的思想,老师没有说的学生不敢说,老师没有想的学生不敢想,学生走向社会后,前人没有做的自然不敢做。很显然,在性格上缺乏向外发展、完善自我的一面,也缺乏自我创新的勇气。而优秀的教师,总是创设各种条件,激发学生向自己发起“进攻”,能让每个敢于提问的学生不因提问错误而感到遗憾。“有位老师说过:‘课堂提问没有错误!’因为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8]

四、这种师生关系成为新课程改革具体落实的一大障碍

新课程改革推行多年,在一些地区仅仅是教材内容的“革命”,与此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却难以扎根生长,如何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经验,尽最大可能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调查探究,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持久性问题。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和落实素质教育,至为关键。

新课程改革也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基础之上的,这种观点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以主体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能否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能否落到实处、付诸实践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在知识老化速度加快和知识大众化的今天,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将不复存在。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彻底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一味地于教学活动中“维护”自己的知识权威,其结果只能遭到学生的嘲笑与拒斥,威信下降得更快。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引导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允许学生对教师的回答持保留态度,允许学生和教师的辩论,甚至允许学生指出教师某一问题处理的不妥。使学生形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可以说,唯有平等宽容,甘为人梯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

注释:

[1]王维亚.师生关系的重建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0,(4).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黄浩.教师病理性语言的发生:心灵施暴[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2).

[4]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正确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中小学教育,2003,(06).

[5]叶澜.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D].郝克明主编.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综合卷)[D].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6]项贤明.泛教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汪刘生,马菁.让学生敢问[J].中国教育学刊,2003,(05).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2]胡德海.教育理念的深思与言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郑金洲.教育的意蕴[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李德能 甘肃平凉师范学校 7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