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谈小学语文语文朗读教学

  • 投稿无非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80次
  • 评分4
  • 29
  • 0
  摘要:阅读是锻炼一个人表达能力的最好方式之一,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语言技巧和语速记忆语音的清晰度方面。如果一个人他走到了公共场所,但是由于他的表达能力有限,很有可能会让他在人群中没有自信,最终导致他越来越没有自信。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应该重视阅读能力的锻炼。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74-01
  语文包含的内容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内容都是一些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还有一些其他的经典故事。这些内容都是在教育我们如何去学习和继承我们的文化,尤其是对我们历史文化的继承。然而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将该课程的学习当做应付考试的工具。对其的学习,主要是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生字,或者是背诵更多的内容,而恰恰忽视了能锻炼我们能力的阅读。阅读有很多种形式,可以分为有声和无声的,我们应该根据教材要求,严格执行,把这些应该教给学生们的内容,都贯彻到底。
  1.阅读的意义
  阅读有着很多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一个学生建立起语感,还可以帮助一个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我们打开教材会发现很多课文背后都要求同学们去阅读,那么阅读的意义在哪里呢,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呢?很多人认为阅读不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尤其是不能够明显提高我们的成绩,所以很多人都对教材的要求视而不见。其实,他们是非常错误的,他们误解了教材的要求。阅读本身并不是以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唯一目的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先从阅读对同学们的成绩影响方面入手。首先,阅读会让学生们对语言中的很多词汇产生敏感,时间长了就会有语感。语文同英语一样,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形容词或者是成语,一个人可能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但是在看多了之后,你就会发现它会在哪些地方需要。所以,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或者是想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很容易就把这个词说出来,这就是语感。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些句子的结构都不了解,但是我们会随口说出来,随笔写出来,但是这样的句子往往还都是正确的,这就是阅读的功劳。在很多时候我们通过阅读都无意间把一些内容记忆在脑子里,当我们用的时候,在潜意识里就知道应该怎么用。但是具体如何使用,我们可能真的想不到,但是用出来发现它就是对的。所以,阅读是培养一个人语感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另一方面,阅读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如果我们的表达能力强,那么就很容易被别人记住,如果我们的表达能力差,那么就不敢在公共场合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我记得有一位非常优秀的老教师,他的表达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每次会议中,他总是能够表现的非常好。他的表达能力非常强,而且他还可以帮助别人清楚地表达想表达的内容。后来通过沟通才知道,这位老教师虽然有七十岁了,但是始终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他每天平均阅读时间超过了五个小时,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这就说明阅读的重要性,而且好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2.精读中领悟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
  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
  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那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
  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3.诵读中表达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则配上忧伤的音乐,松鼠和小熊化解矛盾的过程则又配上了欢快的乐曲,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两个小动物纯洁的友谊之中,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
  4.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悟性,这是语文教学给我们提供的最宝贵的经验。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的文章都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他们阅读和理解,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及教师的"教"时曾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阅读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由此可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D?D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