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文/谢华蓉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新课改语文学科中如何运用这一学习方式呢?以下便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侯,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报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个时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比如在《我看见了大海》这篇课文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对母亲较有感情,却对父亲颇多怨言。应该说难以理解渴望课文里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于父亲的不满看法,然后和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的一个疼爱我的小故事,在老师的眼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父亲。这样,通过老师的这个故事,学生们很快明白,尽力挖掘父亲对待自己的闪光点,终于明白父亲对待自己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老师顺水推舟,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生终于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会。
又如在教学《修鞋姑娘》这篇课文中,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我对修鞋姑娘的态度的变化正是对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的赞扬,这更说明像她那样的人很多很多。老师结合课文,再引导学生发掘在自己身边周围的好人好事的故事,从而使学生能亲历生活中处处有默默无闻帮助别人的人,学生也就明白了课文中蕴涵的道理。所以做文同做人,有的时侯,要明白课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内容。从而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想象,拓展自主空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们不也正如培植树苗吗?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父母亲的娇惯呵斥中长大,事事多由父母祖辈包办,缺乏主动性,缺少责任心,如果我们教师在学习上也是处处替学生包办,学生创造的机会也就被剥夺了,创造性学习自然也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敢于放手,充分相信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责任感,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网络视频上看到一位老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一课时,在读准字音、初步理解了这首词意思的基础上,播放这首诗的朗读录音,结合课文插图的放大图画,学生很容易就在大脑中想象出了这首诗描绘的生活情境,并很快与自己的主观生活体验融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我配乐让学生读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词中意境的优美和作者对农村生活情景的喜爱之情。然后我让同学们大胆想象词中情境,并将其表达出来,或作画、或讲故事、或表演等。学生在自由汇报成果时,争先恐后,个个摩拳擦掌,竞相展示自己感悟想象到的情境,让大家欣赏。至此,我认为学生的潜能已得到极大的释放,他们的创造性得到了极好的发挥,课堂教学抓住了文本而更超出了文本。
三、重视评价方式,激发合作欲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层层深入,评价发展迅速,教师的评价观念、使用的评价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老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所采用的随机的、激励性的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声母“j、q、x”时,我是这样教学的:我先让学生观察书上插图,猜一猜旁边三个声母读什么?你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说了很多,比如: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由公鸡我猜到这个声母读j。”“听他说完,我马上表扬说:“你不仅会观察,还会联想,你真棒,老师要发你一朵会观察、会联想的小红花。”这时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由气球我猜到气球旁边的声母是q的音,由西瓜我想到西瓜旁边的声母是x的音。”听他说完,我带头为他鼓掌。我的掌声还没停,马上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来编儿歌记它们的音:一只公鸡jjj,一个气球qqq,一个西瓜xxx。”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记住了“j、q、x”的音和形,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探究发现的意识等基本素质都得到了培养,很多地方体现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通过这个例子,我们明显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激励性评价语言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多么明显啊!
四、师转变观念,树立新学生观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抹杀个性的教育下,学生成了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玩偶”;在体罚、呵斥、羞辱、冷嘲热讽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在教师主宰一切的课堂里,学生失去了“人”的自主权、参与权、“话语权”。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教学策略,强调他们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只有树立新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人,是独特的人,发展的人,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究,最终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总之,以人的发展为理念,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大语文”教育,将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研透《标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可行的、必要的、适时的、有效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坑仔口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