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 投稿沈星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90次
  • 评分4
  • 66
  • 0

鲍仕和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张家畈镇

余家河完全小学438323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情动词发地朗读、在读中积淀语感、解读文本要理性回归、做到"得意、得识、得法"、要简单,平实,反扑归真、省时高效、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得张扬个性、甭做庸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朗读回归高效统一个性

4月20日我们赴麻城市二小聆听"黄冈名师基层巡回讲学"、听了我市名师肖芳兰和黄冈名师江船、陶小平三位老师的展示课、其间进行了说课反思、互动分享、听了黄冈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林永红专家的讲座。虽然活动时间只有一天、而留给我的思索和感悟却很深很长。让我认识到我们的教学必须反扑归真、正本清源、让我们的教学得意、得识、的法!千教万教教给学生真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们教育的真正归宿!为此、我的粗浅思考是:

1.引导学生"情动词发地朗读"在读中积淀语感

叶圣陶先生对朗读的功用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是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语文教学中讲解是思维,朗读是综合;朗读是活的,是赋予作品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可是如何正确的朗读?怎样的朗读才能有效?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常常探讨的问题,而这次江船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我不是最弱小的"和陶小平老师引导学生朗读《威尼斯小艇》中样子和特点的句子时、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并配以语句所表达的动作、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读出了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达到了感从文发、情从感生的理想境界。让文本用朗读去"打动""感染"自己和听众,将重点的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调的情感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让学生结合文本理解重点词语,品读重点句子去读,交流收获,分角色去读,教给学生会读的习惯、让学生品读感悟、用心读书、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文本。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情动词发地朗读"在读中积淀语感,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内容。这一理想的朗读境界、正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追求的!

2.解读文本要理性回归、做到"得意、得识、得法"

黄冈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林永红专家的讲座和名师陶小平的说课。围绕"教什么"和"怎么教"展开讲述,"教什么"是内容,"怎么教"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毫无疑问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先决定"教什么"。细细想来,原来要确定"教什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能够正确的解读文本,领会编者的意图,落实教学目标。不可将语文课上成美术课、思想品德课,这些非语文的课堂现象透视出来的正是我们对课程、对教材缺乏正确的理解。"正确的解读文本"对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所以我们正确的理解教材将直接影响到"教什么"的关键问题。没有这个基础,当然不可能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显而易见这将对我们语文的功底和人文情怀提出更高的要求。说明教语文没有神话、也没有童话、只要我们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领会编者的意图,让学生学得"得意!得识!",教师教得"得法!"才能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这是我们应当努力追求的境界!

3.语文教学要简单,平实,反扑归真、省时高效

听了三位名师的展示课,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人文品质。在他们的课堂中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高效。尤其是肖芳兰老师、江船老师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中,老师让学生认识"弱、未、末、"等生字,带提手旁的字和词语"簇拥"等、教学严谨、精确,教法灵活!让学生做到了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真谛。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平时同学相互关爱图片的展示、充分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升华、沁人心脾!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课堂教学的真空、做到简单,平实,反扑归真,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培养,重视儿童的学情、关注儿童的盲点、找准儿童的难点根据这些设计教法、将教材进行二度加工、突出重点解读文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真正体现语文教学"以人文为本",听、说、读、写训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教学效果良好,这也是我们应当努力追求的境界!

4.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千教万教教给学生真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区别的地方。如果对一篇文章的解读把"工具性"无限制的放大,那势必上成了自然科学,抹煞了语文文字的深刻内涵,摒弃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再也谈不上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相反,如果单单着眼于"人文性",只注意分析作品里的思想情感,而不顾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巧,只注重文本内容对学生的影响,那又上成了思想品德课,丢弃了"语文课程也是实践性课程"这一基本理念。

要把握语文学科特点,打造高效课堂,语文课就必须上出语文味来!"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时下,新的"读书无用论"蔓延。家长不重视读书,学生厌学,教师普遍感觉学生难管,有的索性只管教不管导。不解决这种现状,教师讲得再好也是徒劳的。育人是教好书的前提,育人才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现在的学校教育,以分数论英雄,使得有的领导、老师忽视了学校的人文教育的功能,长此以往,我们就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烧制次品。要教好书,必须得先育人、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4.1语文教学,得张扬个性

回忆自己从小学到初中永生难忘的语文教师。想想为什么,一位是他们的教学方法独到,讲课眉飞色舞,活灵活现、老师有个性。尤其讲作文,他常常将经他指导后的学生习作在教室朗诵,那些精彩的情节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二是讲课思路极为清晰,教法灵活多变。脱稿后的演读,用情至深,惟妙惟肖,影响深远。当语文教师,要有李白的想象,要有杜甫的忧思,要有苏轼的豪放,要有李清照的婉约。我们要像演员,"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用我们张扬的个性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沉醉在学习语文的快乐中。

4.2教语文,要甭做庸师

中国古代私塾老师,基本是语文教师。他们教学方法简单,就是"书读百变,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样的老师是"庸师"。但孔子不是,孔子有三千六百弟子、七十二闲人,他经常与弟子侍坐,交谈。可见孔子教学方法多样,更重要的是孔子教书,有他独到的见解,并且形成理论,他还想尽千方百计将他的理论传播四方,他到列国讲学、他留下的"教""学"名言就是明证!孔子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在沐浴我们,甚至世界也为之倾倒。我们这些在杏坛摸爬滚打的后生晚辈,不能痴心妄想当孔子那样的伟人,也应该甭做庸师!因此,当教师,要当学者型的教师,要当专家型的教师。不想流芳百世,也要让学生景仰!

总之,语文教学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学生童真童趣。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