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浅谈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

  • 投稿test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59次
  • 评分4
  • 65
  • 0

刘云明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白鹤滩镇新村小学654600

【摘要】本文研究了古诗文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文的学法指导,通过研究探索,寻求古诗文诵读的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有效的诵读策略,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一种古诗文阅读实践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阅读问题,合作探讨研究文本的深层含义,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的教学活动和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古诗文 教学策略

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许多教师视为难题。仅仅解词释句,则失之呆板、肤浅;若引导涵咏赏析,则有恐产生不料共鸣。那么,如何提高古诗文的教学质量呢?几年来,本人致力于研究古诗文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文的学法指导,通过研究探索,寻求古诗文诵读的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有效的诵读策略--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一种古诗文阅读实践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阅读问题,合作探讨研究文本的深层含义,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的教学活动和过程。

1."异"处寻同助解读

古诗文语言凝练,含义深刻,为帮助学习,学生可利用注释、习题和工具书学习诗文。这可视为应"万变古诗文"的学习通用法宝。如养成预习时看注释的习惯,利用注释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借助字典、词典、资料甚至网络资源等工具书来解决疑难问题;借教材的课后练习,循编写者的意图、把握本课的学习重点等。倘若借助注释、工具书和课后习题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要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例如学习了抒情诗之后,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归纳学法:1.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2.如何表达的?3.你的体会?因此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在通读古诗后找一找诗人想要表达的特殊情感,学生稍一思索便说出是"思乡"之情。接着,老师让学生合作学习,找出诗人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即通过哪些景象的描写、叙述来渲染这种情感的,当学生说到"家人佩插茱萸、登高饮酒而吾独在异乡客居"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探究诗人寄情之"词",学生找到了"独--思",从而体会到因为"独"所以"思",因为"思",所以更显得"独"的真挚情愫。线索一拎,学生对"每逢"和"倍"的感受更为深刻,由此一来,再结合背景的讲解,学生对诗人无时无刻不思之情即感同身受了。又如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解读,当学生在学完四句诗之后,老师适时出示"水光、潋滟、空濛、雨、湖、淡、浓"字词,让学生反复观察这些字词有何共同之处,学生们交流后发现:这些字都带有"水",此时,教师趁机把诗人寄情于山光水色的闲情逸致略加点染,学生对古诗的体味又提升了。

古诗文的风格可以迥异,表达的情感也可以相异,甚至同一诗题之作也可以不同,但老师须从"异"处寻同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突破难点,让学生置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从而感悟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

2.同中求"通"促拓展

面对同一轮明月,多少诗人写下自己心中情;面对同样的自然景观,多少诗人表达出心中感慨;面对一次次朋友的分别,多少诗人描绘了对友情的眷恋。这种围绕同一主题(如"乡愁"、"山水"、"田园"、"边塞"、"送别"……)而抒写的诗作,在我们的古典诗词宝库里比比皆是,十分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主题同构拓展。如教学"明月"主题的诗篇,可引导学生读懂"月"的心,感悟"月"的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合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怅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释怀。

主题同构是从古诗文的内容来考量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写法相似的古诗词罗列,让学生从更多的感性材料、感性事例中悟出诗人的表达方式,从而拓展到运用范式读写。如古文《井底之蛙》和《东施效颦》的教学,可在学生理解古文之后,感悟其表达方式,着力引导学生了解正面侧面描写对于塑造人文形象的作用,然后再拓展到课后练笔,让学生也运用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式表现自己熟悉的人物。这样一来,就成功地进行了学法的迁移,并最终借助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技能,促进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3.文言共生续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具体反映到古诗文课,就是"文""言"共生。在这里,"文"是指情意、人文、文化,"言"是指语言文字。"文""言"共生,即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思想教育的同构共生,和谐统一。这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古诗文教学中,要把"言"与"文"的教学联系统一起来,相互融合,使之相得益彰,文言文教学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文言共生需细细寻觅生长点,由一"点"生发开去,达至上乘之境。所谓"一字值千金",如教授古文《学弈》时,为让学生感悟"弈局亦人生"这一人文精神,教师可从"弈"字着眼,先让学生观"弈"之形,知道"弈"在古时指的是围棋这种竞技运动,然后循文学"弈",通过学习古文理解文本意义,再品"弈"促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受到积极向上精神的培育,之后因"弈"生悟,让学生入情入境试着用古文道出自己的感悟,最后以新"弈"开境,指导学生改编古文,完成《新编学弈》,想象如果两人都专心致志,结果会如何,任想象驰骋,促妙笔生花。在课堂上,教师顺学而导,让学生观"弈"之形、学"弈"之文、品"弈"之髓、悟"弈"之神、升"弈"之华,同时溶工具性于一体,如"……者也"句式的学习、迁移、运用;"之"的用法探究;文言文说话练习等,既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又自然巧妙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落实了三维目标的达成,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总之,古诗文是古人智慧与思想的结晶,是华夏文化最灿烂的一页,也是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最便捷的途径。高度重视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中追求教育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捍卫母语教育民族尊严,引导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有效措施,而提高小学古诗文教学质量,是应对学生阅读危机的有效策略之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道,在于尊重科学,把握规律,发展创新,以此打开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