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基于评价跟进的随文练笔策略

  • 投稿cand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96次
  • 评分4
  • 69
  • 0

◇浙江省仙居县第一小学 林晓梦

摘要:随文练笔已被广泛运用于阅读教学,通过对随文练笔的实践操作,我们发现,随文练笔中“练”的比重大,交流及评价的比重轻。其实,随文练笔后续跟进评价是随文练笔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可从“评”入手,进行随文练笔的后续行为跟进,通过以评为导引,以评促赏识,培养学生的练笔兴趣与习惯,优化随文练笔内容,丰富练笔的评价方式,从而引导学生逐渐走向自主学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随文练笔;评价;导引;赏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63-02

随文练笔作为一种随堂作业,已广泛地运用于小学阅读教学之中,它具有激发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拓展思维空间等作用。在运用随文练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随文练笔后续跟进行为的缺失现象,缺乏练笔的评价诊断,小学生的练笔就会放任自流,无法实现练笔在写作上的内在引导作用;没有丰富的评价反馈方式,练笔就会成为一种机械性的操作流程,导致小学生兴趣索然。不仅如此,评价还关系着学生练笔的二次提升过程。因此,如何发挥随文练笔后续评价的引导功能,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课题。

一、在恰当处点拨促学生感悟

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抓住练笔的重点,力求使复杂的简单化、抽象的形象化,从而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拓展练笔的思维,提升练笔的质量。

1.投石激浪,唤起情感共鸣。教师应及时捕捉情感的迸发点,并在此进行点拨,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续写课文情感,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一旦被唤起,练笔就容易思绪飞扬。如教学四下册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学生的情感往往会停留在主人公依依惜别的情境中,此时,教师可设计一个练笔:故人乘帆离去,李白此时肯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请大家用几句话写下李白当时的心情。学生亦有友情,亦有分别情境,在诗歌情境交融的送别画面中,他们的情感瞬间激发:

生1:“孟浩然啊,不管距离多么遥远,但是友情永远很近。”教师引导:“是呀,人虽远,友情近。回忆往昔,点滴相伴浮现眼前,你能再想下去吗?”

生2:“孟浩然,我们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祝你一路顺风。”教师补充道:“是呀,日日盼君归,但是古时候的交通哪有这么便利呀!”

生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希望你看到月亮就会想起故乡还有我这位知己。”教师拓展:“真好,寄去的是一份祝福,那还有期望吗?”

通过点拨评价的投石激浪,唤起情感共鸣,这样,二次练笔时便有了情感的迸发。生1:“孟兄,回忆往昔,我们一起吟诗、畅饮,点点滴滴的友情,浮现在眼前,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但你我的友情正如这黄河滔滔江水,永不变。”

2.抛砖引玉,拓展练笔思维。学生的思维往往容易被思维定势所桎梏,致使练笔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此时,教师可通过剖析一个练笔样本,引发学生“百家争鸣”的练笔思维。如一位教师在《鸟的天堂》的教学中,选取了这样一个练笔内容:

《鸟的天堂》段落仿写练习:很快地这个___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___声,到处都是___影。___的,___的,___的,___的,有的___,有的___,有的___。

生1:很快地这个公园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笑声,到处都是人影。练剑的,跳舞的,唱歌的,画画的,有的三五成群一起跑步,有的互相切磋棋艺,有的拉着宠物悠闲逛着。

师评价:好一个热闹的公园,好一个创造性的思维,好一个奇妙的世界!原来不止树林可以这样写,你们还有其他美妙的世界介绍给大家吗?

于是,便有了多种奇异的思维:“很快地这个山谷变得恐怖了”,“很快地这条大街变得热闹了”,“很快地这个密室变得神奇了”……一连串奇特、梦幻的想象喷涌而出,让课堂变得异常活跃,练笔变得那么跳跃。一个普通的练笔设计,通过教师的“抛砖”:评中肯定,并加以提示;促成学生的“引玉”:思维的拓展,练笔的创新。

3.画龙点睛,实现练笔飞跃。即在学生练笔的茫然处,用评价来指点迷津,牵引他们进行更深层地思考。如一位教师在上《凡卡》的一段教学实录:

师:凡卡梦醒之后会发生什么?他的生活会怎样?

生1:可能他写信被老板发现,老板更加狠地用鞭子抽他。

生2:老板娘会罚他几日不准吃饭睡觉。

生3:伙计们会用墨汁画花他的脸,把他关进猪圈,与猪为伴。

……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凡卡说些什么?

(学生开始自主练笔,很投入地拿起笔诉说对凡卡的同情。)

生1:凡卡,社会的黑暗,让你的生活过得如此不幸,我同情你,看到你被打、被欺负,我的心也仿佛跟着你一起流血。

生2:你知道吗,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幸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我们还是那么不懂事,随意浪费。真想把自己的幸福分给你一点,让你弱小的身躯不用经受残酷的折磨。

教师小结:大家有的写了同情凡卡的遭遇,有的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的看法,有的结合自己的生活想帮助凡卡,如果把你们的优点都集合起来,那就是一篇好的读后感。

于是,便有了第二次练笔:

生1:社会的黑暗,人性的无情,让弱小的你饱经风霜。听了你的诉说后,我才真正地感到了我的幸福。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愿变成一间小屋,温暖你那瘦小的身心;我愿变成一桌美餐,填饱你那辘辘的饥肠;我愿变成一双魔鞋,带你离开那人间的地狱,来到我们这幸福的天堂……

这样的评价,成了对学生练笔的一次“画龙点睛”,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学会了在吸取别人的优点中优化,二次练笔也就实现了质的飞跃。

二、在自主赏识中助学生成长

评价不应是纯粹的教师“点拨”、“批注”,而要在丰富多彩的方式中让学生获得赏识。

1.取长补短——自主评价。学生也是评价的重要主体,教师应该创设平台,让学生审视自己和他人的练习,对练笔效果进行评价。我们提倡在练笔交流中开展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让学生学会寻找练笔的优点、发现练笔的不足,通过口头表达来训练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在“同伙互助”中有效促进练笔质量的提升,可按“情境练笔→自我评价→同学补充→二次练笔”的步骤进行操作。

如学完《观潮》一课后,一位学生在练笔中写道:“蓝天上那飘浮的朵朵白云,犹如翩翩起舞的女子,迈着芭蕾的舞步,轻轻又柔柔地把她的纯洁展露无遗。”

这时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小作者说:“写得与众不同,不像同学们总把白云想象成绵羊或棉花糖等。”生A评价:“我觉得文章中的联想,就应该有所创新,想人家想不到的。”生B评价:“我认为联想还应该合理,为了体现白云超凡脱俗的特点,‘女子’换成‘仙子’,‘纯洁’换成‘圣洁’,更合适。”生C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既然把云想象成仙子跳芭蕾舞,那就应该加上芭蕾动作描写,这样会更生动。”

于是,这位学生修改了自己的练笔:“蓝天上那飘浮的朵朵白云,犹如翩翩起舞的仙子,迈着芭蕾的舞步,时而拉手,时而相拥;时而踮起脚尖,时而转起裙摆。那优雅妙曼的舞姿,把她那圣洁的形象展露无遗。”

2.晒出成果——展示评价。随文练笔也是一种学习成果,需要及时把学生的成果“晒”出来。在具体的展示评价上,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当堂展示。把学生的练笔通过实物展示、投影展示、朗读展示或传阅展示等进行全班性评展。②作业展板展示。以班级为单位设立作业展板,有固定的,也有流动的,可将学生的作品第一时间贴到展板上去,进行不同范围的展评。③“走廊作业区”。以年级段为单位,在走廊处设立作业展览区,把学生的各种作业进行展示。随文练笔是其中的常住客,每天都有学生精彩的练笔在此展出。

如某班级结合学校开展的作业展示活动,进行了一次“作品三晒”行动。先通过当堂展示,选取一部分优秀练笔,放入班级内墙中的“美文每天”晒一晒;然后通过自主评价与同学互评,选出十佳作品,放入班级外墙中的“作业展板”晒一晒;最后把作品集合成书,取一个名,放进“走廊作业区”,让全校的学生相互学习。

这样的展示评价,使学生的练笔在一定区域内有一个交流,能吸取更优秀的弥补自己的不足,使随文练笔不单单停留在课内的几分钟时间,而是有效地把随文练笔的余温逐步扩散到课外和平时的积累中。

3.细水长流——持续评价。随文练笔的后续评价必须是可持续的,并使之形成一种系统性和操作性强的行为。作业档案袋就是一种很好的持续评价方式,设立作业档案,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做工精美的作业档案袋,可对其随文练笔进行积累与分享。每一次练笔都是成长的见证,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下来,鼓鼓的档案袋无疑给学生增添了不少自豪与动力,可按“自制作业档案袋→收集每次的随文练笔→月末分享温故→期末总评”的程序进行操作。

如笔者班级作业档案袋的使用,首先,每位学生都为自己的作业档案袋设计一个封面,有自己的姓名、座右铭、照片等。其次,学生要在第二页设计一张作业登记目录,以便作品的日积月累收集。最后,在档案袋的末尾设置四张评价表:分别是作品优缺点评价表、荣誉积累表、心得体会表、最满意作品推荐表。

做好了档案袋的设计准备后,学生便开始有计划地积累自己的作品,月末,教师再组织分享活动,期末则进行总评活动,对作业档案袋行为进行强化。

随文练笔的后续跟进评价,要以练笔重点为导向,只练不评,只会让随文练笔逐步失去它存在的魅力和意义,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评价,以评为导引,以评促赏识,使随文练笔的教学不断优化,最终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自主学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丁铃月.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08,(8).

[2]王铁青,郑百苗.例谈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有效策略[J].云南教育,2009,(12).

[3]尤汝萍.课堂练笔在作业布置中的实际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0,(1).

[4]郦泺静.走出误区:让课堂小练笔真正有效[J].小学教学参考,2010,(10).

[5]盛新凤.盛新凤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