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有效利用文本注重情感教育

  • 投稿VVVV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83次
  • 评分4
  • 89
  • 0

◆江苏省昆山市华城美地小学 黄良娣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情感色彩,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纽带,具有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能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利用文本注重情感教育。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文;导入;品析;朗读;拓展;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64-01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观察事物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其情感倾向也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这是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情感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利用好文本,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和升华呢?

一、新课导入要激情

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教师要最大化地运用这一点,在上课伊始,让他们带着丰富的情感走进课堂。所谓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以及它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饱含激情的状态下进入学习。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一段优美的导语、一首歌、一幅画或一段视频,等等。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时,为了让学生对黄果树瀑布有一个直观、全面、形象的认识,在开始上课时,笔者播放了黄果树瀑布的一段动态视频为导入。当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象出现在学生们面前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这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观所震撼,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由此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黄果树,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又如,教学《最后的姿势》时这样导入:孩子们,在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顷刻间使得汶川地区成了人间地狱。但在这短短的十多秒里发生了很多的感人事迹,谭千秋老师用他最悲壮的姿势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大爱,用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六课《最后的姿势》。在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语中,学生内心那强烈的崇敬之情完全被调动起来,投入了读课文、识英雄、敬英雄的学习中去了。

二、文本品析要悟情

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后,教师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让学生“披文入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感情共鸣。如《安塞腰鼓》,全文通篇灌注一个“情”字,作家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词语来直抒胸臆。“黄土高原上,爆发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作家把黄土高原的元气和魂魄一下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词激昂,如大河滔滔,一泻千里。透过这些抒情,学生就能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挚爱”既表现为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的生命的赞美,又表现为我们这个从沉醉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赞美。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很多,如《九寨沟》、《庐山的雨雾》等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无不是凸显作者对祖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课堂上就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品,深深悟,这样才使语文学习更有语文味。

三、课文朗读要含情

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因此说“三分诗,七分读”。文章所蕴含的感情,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体会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内化成自己的情感。因此,课堂上老师不能停留于对文章被“字词句”图解,寡然乏味,而要多一点感情指导,只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就能体会文章的意境美,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如《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绿得无边无际”,“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师生自然陶醉于美丽的大草原中。所以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以及学生的感情朗读,促使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教材的内容形成共鸣的状态,达到和谐的程度,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可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四、阅读拓展要寄情

语文学科情感教育光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大地扩展情感的空间,这就要加强课外的情感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寄托。要将课堂情感经验扩展到课外的阅读与写作上来,通过比较广泛而经常的课外读写,使学生不断强化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比如,组织课外读写小组,写日记、周记,开展心得经验交流,批阅课外读书笔记,指导课外读写审美方法等。应定期组织学生举行一些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不但可以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的美学探讨,以及有关唐诗宋词中各种情感的专题探讨等。在教室里利用黑板报、墙报、简报等形式,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推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情感故事或是名人名言,使学生能够经常得到情感的熏陶。除此之外,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竞赛、古诗文背诵大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以及辩论赛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而且通过对诗文的诵读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游览名胜古迹,英雄纪念馆等,使学生直接受到情感的熏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的日益科学,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的发展要全面。教育不仅要培养聪明能干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富有情感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语文教师要有效利用文本,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等教学的各个层面来加强语文情感教育,将语文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小平.文本与心灵的对话——小学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情感交流[J].读写算,2014,(11).

[2]乔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激发与体验[J].天津教育,2009,(5).

[3]王俊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激发情感浪花[J].语文天地,2008,(18).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