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有限的课堂,无限的风光

  • 投稿Chri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79次
  • 评分4
  • 84
  • 0

江苏泰兴分界小学(225400) 卢小荣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过“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和时间、空间。笔者认为,“六大解放”在我们阅读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要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珍视个性化的解读,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提供听说读写的时空,从而解放学生。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想象无极限、表达无障碍、知识无止境。因此,开放的课堂总是快乐的。

一、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理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翅膀的机会。因此,在解读教材时,教师要善于发现、设计值得学生探讨、争论的开放性话题,让学生灵活地组合、内化文章的语言文字,从而更近距离地与文本、主人公、作者对话,读出文字丰富的内涵。课堂上,在两种甚至多种思维发生碰撞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教师可以就扫路人的话——“不累,不累”设计探讨话题:天游峰高、险的特点让我们望而生畏,读读文中写天游峰的句子,再看看老人的工作,你觉得他工作累不累呢?这样,所有的学生深入文本展开阅读。大家一致认为,老人已经年过七旬,每天要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工作量大得惊人。然而,老人为什么说“不累,不累”呢?这个问题的抛出引发学生的深思。于是,有了精彩的回答:“老人没有把扫天游峰当成一个任务,而是当成一次免费的观光旅游,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觉得很幸福。”“老人这叫以苦为乐。在他的眼里,天游峰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下文中写道:‘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蔬菜……’以山做伴,以山为家,扫天游峰再苦再累也是快乐的。”……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理性的火花,在探究中个性得以张扬,在争论中矫正模糊的认识,在明理中品尝成功的欢乐……学生的个性、思维、人格等得以呈现、发展,心灵得以放飞;他们的智慧、精神、情感等方面不断地得到提升。

二、珍视个性化的解读

开放的课堂应张扬学生个性。开放,就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及教师的讲解提出异议;大胆发表独特见解,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与方法;要重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独特体验。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上是读者对读物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于同一段内容,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要“蹲下身来”,充分尊重他们的见解与观点,切不可强求统一,而应当像魏书生先生那样,与学生“商量、商量、再商量”,引导他们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

在指导《望月》第二自然段的朗读时,一位教师就从不同的方面引导、评价,使学生的朗读呈现百花争艳的场面。有人读得比较安静,有人读得比较轻快。于是,静态美、灵动美、神秘美让学生似乎沐浴在迷人的月色中。清晰地记得在执教《在大海中永生》时,对文中这样一段话:“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有的学生读得低沉缓慢,让人不由落泪;有的学生语速逐渐加快,声音逐渐上扬,扣住听众的心弦。在读“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这三个词时,也出现了不同的读法。语速逐渐加快的学生认为:邓小平的影响已遍及全世界,这是所有中国人的自豪,这么读能体现我们内心的不平静,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浪花一样;读得缓慢低沉的学生认为:这样一个伟人的离去,是全国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人民最伤痛的事,越读越不忍心往下读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年龄、学识、阅历、立场等的不同,造成了解读的不同,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当允许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理解。作为教师,掌握了“雪化了变成春天”的标准,但也不能否定“雪化了变成水”的答案。因此,我们要坚信:不同的解读会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起,思维一旦被打开,语文便枝繁叶茂,学生的语文素养便落地生根了。

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它并非教学的出发点,更非教学的终极点,而仅仅是媒介。那我们究竟能够通过这个媒介让学生学到什么呢?又该如何利用好这个媒介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有所得,以发挥教材最大的效用。

新课改以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表演、演讲、辩论等活动频频出现在课堂中。这样的活动,教者寓教于乐,学生张弛有度,实现了“一言堂”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古诗时,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过一遍电影,浮现出那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画画的过程,就是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展现的过程,这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再如,在教学《夜晚的实验》接近尾声时,为了让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主人公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得到更多的启示,我提出举行“斯帕拉捷新闻发布会”,学生兴趣盎然。在明确了要求后,一场即兴表演拉开了帷幕。“斯帕拉捷”先生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演讲台,开始回忆自己四次实验的过程。“记者们”随后对他进行了专访,提出的问题有:“斯帕拉捷先生,您对于超声波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是否感到十分意外呢?”“您是怎么想到蒙住蝙蝠的眼睛的呢?”“当实验一次次以失败告终时,您想过打退堂鼓吗?”……课文以全新的面貌再一次出现在学生面前,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闪烁。虽然 “斯帕拉捷先生”在结束发布会时脸颊闪着汗珠,但快乐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常举,小口常开”,这正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境界呀!

四、倡导慢读,提供听说读写的时空

语文课上,我们在课文中行走,就如在蔷薇园中游历。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显然不便于品悟、内化。慢读,才可见美景;慢读,才可以玩味;慢读,才可能悟道。在生活节奏如此急速的今天,我们还需要驻足观赏,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和听说读写的空间。这样,才有望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实践证明:任何教学活动唯有真正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深处,才具有情感的力量。事实上,情感体验是在学生静思默想中酝酿的,是在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朗读中生发的,是在学生与课文内在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形成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直面文本,并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读书时“笔不离手”、“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把读书的过程与思考、感悟、想象等结合起来。要尽量让学生一手持书,一手执笔,记录下自己读书的思考,留下自己的疑惑。学生边读边思,圈圈画画,长期的手脑并用,便逐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在批注阅读时,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而是细心的“红娘”,在学生情感体会不到的地方需及时地“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同时,还要找准语言训练点,填补文本空白,引导学生进行写法迁移,注重交流时倾听能力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断:一位学生读《我们爱你啊,中国》中“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产生了疑问:太阳是‘升’起来的,为什么用‘跳’字呢?课堂顿时陷入了静默。我缓缓地重复道:“太阳的确是升起来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跳’字呢?他是不是想表达什么情感?”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们眼里智慧闪动。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起了小手。我并不急于让这极少部分学生回答。我固执地认为:此时的期待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解放学生的大脑,或许在酝酿精彩呢!果不其然,少顷,学生们都举起手了。第一个学生说:“用‘跳’字把太阳拟人化了,让人觉得它像小孩子一样顽皮、可爱。”第二个个学生说:“我认为‘跳’不但表现出太阳的顽皮,更体现了作者对东海日出的喜爱和赞美。在作者眼里,东海日出就是一幅活的画。”第三个学生说:“我们平常说太阳冉冉升起,太阳就像一个文静的少女,有着大家闺秀的美。而这里的‘跳’字使我想到太阳冲破云霞,突出重围,正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它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了。我想:‘升’和‘跳’展现的应该是日出不同时段的不同的美。”第四个学生说:“老师,我还认为中国就像这跳出东海的朝阳,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希望。”……好一个“跳”字,让人浮想联翩!多么精彩的回答,让人拍案叫绝!可见,课堂教学不是急行军,适当的期待很有必要。它让学生有了思维碰撞、自我交流的空间,给了学生与作者、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了解、对话的机会,让枯燥静止的文字化作无声的语言在学生的心里运动、重组。有时,沉默也是金,所谓“慢读品真味,慢工出细活”嘛!

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文字的意蕴、创作者的思维,需要多次敲击阅读主体的下意识表层才能显现,与主体意识共合。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在向读者介绍《鸟雀街上的孤岛》时说:在这样一个有着很多书可以阅读的时代,一本薄薄的小书,我却不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我是用很慢的节奏在读它。正是这慢慢地读,慢慢地赏,让梅教授走向了阅读的高处。也只有如此慢慢地读、慢慢地品,才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中默默地与作者贴近,与文意融汇,与高尚贴近。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把每一节课当成一个艺术品,用心加工、雕琢,即使成形后也要精心修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课堂里领略到无限的风光!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