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落实“五抓” 提高问题的针对性

  • 投稿吉田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16次
  • 评分4
  • 83
  • 0

江苏省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 刘艳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056-0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教学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问得好,既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又能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乐学、会学。可见,问题教学对学生的成长乃至成材举足轻重。那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设计课堂提问,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呢?

一、抓疑点,设置矛盾,变直为曲

问题是学生进行思考探究的导火索,课堂中有价值地提问可以有效促进师生、生生的互动,使课堂更为和谐。但由于学生对老师提问方式太过熟悉,有时可能不用思考就能猜到老师的下一个问题是什么。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提问方式,巧设矛盾,化直为曲,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如《珍珠鸟》作者在第一节写道“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这种独词成句的开头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特级教师张敬义执教这个环节时另辟蹊径,意在从“问题”入手,以引导学生发现。

师:文章开篇很有意思,你发现了吗?

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说明作者十分喜欢朋友送的一对珍珠鸟。

师:这句话情满意浓,开篇就定下了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读读这句话,用心感受一下。(生自由读)

张敬义老师的这一提问令人称道,“文章开篇很有意思,你发现了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立刻投入到去找、去品的课堂活动中,“老师说有意思,到底怎么有意思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上课伊始,学生们已经在积极地探究了,那又何愁看不到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再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樟树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这可能是老师经常询问的话题,但如果把问题设置为“宋庆龄故居值得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作者单单要描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这种变直为曲、巧设矛盾的问题,定能使在学生思考的深度、广度上有很大地提高。

二、抓整体,揣摩顺序,关注联系

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作者自己的观点及表达顺序,教学时,不应只在文章内容上进行分析,还应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因此,老师不妨从文章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去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关注文字的内在联系。

《燕子》一文,在学生熟读课文后,老师可以接着提出这样的问题:第一段燕子外形的描写与第三、四段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一转眼”、“掠过”照应了“俊俏轻快的翅膀”;“尾尖”、“小圆晕”照应了“剪刀似的尾巴”;“五线谱”照应了“乌黑光亮的羽毛”。这样的问题可以直接挖掘文章的内在联系,深化了主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再如《草原》,文章脉络清晰,语言简炼通畅。教学时,以“思考:文章景美、情深,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尝试让学生去探求文章的表达顺序,细读文本,学生不难发现:

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为线索:看到草原—主人欢迎—主人接待—主客联欢

以方位顺序为线索:进入草原—行车路上—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联欢

然后依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内在联系,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文章的层次美,更能突出文章“景美、情深”的特点。

三、抓线索,巧妙切入,提领而顿

小学语文大都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为线,以事为线,以物为线,以情(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等。

例如,《掌声》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从课题入手,围绕“掌声”,以“掌声”为线索提出问题,比如:“同学们为什么给英子掌声?她得到掌声前后情感上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些问题带领学生巧妙切入,提领而顿。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抓住小英得到掌声前后的变化轨迹:

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害怕

犹豫、慢吞吞、眼圈儿红了——害羞

流下了眼泪——感动

微笑着走下讲台——自信

这样顺学而导,层层深入,学习活动宛若天成,学生从小英的变化中感受到掌声的力量,并得到了启示: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掌声”献给别人;而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

四、抓意象,层层推进,探究内涵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很美的状物类散文,结构上,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写作的对象“柳树”,写到了柳树生长的地点、环境,第三、四小节描述了青海高原的苍凉,衬托了这株柳树的“巍然”与“强大”,六、七小节通过猜测和想象,追忆这株柳生长过程的艰苦卓绝;第八小节通过对“名贯古今”家乡柳树的介绍,反衬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先找出课文写这株柳树的部分:平常、神奇、巍然、强大。接着再读、思考其他部分内容与这株柳树的关系:环境艰苦——生长艰难;对比强烈——反差巨大;此时,教师便可抛出问题:作者要表现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写柳树吗?由树及人,逐步深入,意象也渐渐清晰。最后,揭示中心——借物喻人,作者当然不仅仅在写柳树,还是在写人,同时,出示最后一节:

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再让学生去品读、感悟,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相信学生定会有更深地领悟:这样写既凸显了这株柳树的“神奇”,又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扬之情。因此,抓住文章意象,巧设问题,就能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文本内涵,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感知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五、抓语言,赏析体验,整合三维

《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中四字词语、成语很多,是本文语言方面的一大特点,而且这些成语往往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因此,笔者把学习目标定为: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并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感受日军的蛮横无理及我军的英勇无畏。教学时,笔者从文章语言切入,巧设问题:从文中描写敌我双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潜心会文,圈画批注,更深刻、深入地去理解文章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通过交流,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得到了训练:

从上表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设计整合了三维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一机械,缺乏弹性,而是集多项训练功能于一身,既夯实了双基,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课堂提问的方式和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作为教师,理应去探索激疑设问的方法,落实“五抓”,提高问题的针对性。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