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基于新课程背景的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

  • 投稿鬼畜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30次
  • 评分4
  • 17
  • 0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小学 邓清萍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精心预设课堂,使课堂动态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两者具备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预设,促进精彩的课堂生成,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教学过程变得精彩、复杂、灵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章主要探讨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巧妙融合对促进课堂精彩所具备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28-02

在过去的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课堂教学的课前预设上,但是有时往往适得其反,无法生成课堂的良好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人们很少关注“生成性教学”,而是更强调预设课堂。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生成”逐渐步入教学课堂,使原有的预设教学课堂受到冲击。在新课程改革中,最关注也是最主要的是精心预设课堂,关注课堂的生成动态,使学生的发展有所促进。但是,盲目推崇“生成”,甚至摒弃“预设”,是教育者对生成性教学“矫枉过正”导致的负面现象。预设与生成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具有相辅相成的特点,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在新课改中,教师应将预设与生成充分结合,使教学课堂摆脱传统的教学课堂模式,为教学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散发新的光彩。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预设与生成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理念也有所变革,对课堂教学“生成”的提倡越来越多,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立足点,提倡生成动态的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模式,视学生为正在发展中的人。在新课改中,课堂教学不再是过去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简单、机械、乏味、无趣的教学过程,而是具有灵活性、生命力、复杂性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新型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预设,从而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课堂预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针对学生及自身特点进行预设,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及自身的课堂预设,掌握学生的情况以便调整或改变原先预设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变为生成,将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并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创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精心预设课堂,促进生成

虽然过度预设存在一定的弊端,有时使得课堂氛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预设在教学课堂中依然占据重要的位置,不存在预设,则不存在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预设,能够促进精彩的生成,精心地预设课堂,能够巧妙地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1.对学生情况进行充分预设。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预设,应从课堂上的学生入手,从而实现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群体的“学”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的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存在差异,知识水平、认知状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情况也有所差异,因而学生在课堂上展现的态度、兴趣和认知也有很大差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备教材,也应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预设的目标为学生的“学”。首先,预设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未掌握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通过预习可掌握的内容,不必详细解释;应针对学生无法自行掌握的内容进行讲解。其次,对课文进行预设,预设重点、难点的知识,并思考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正确地点拨和讲解,提出假设:学生会怎么说?我应该怎么引导?

2.对质疑问难进行预设。“学生在问题谈论和交流中,要拥有自己的判断和观点”,这是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因此,课堂上有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教师在备课时,对于可能存在质疑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词或句子,都应该充分预设,做到心里有底,以便于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时,不会方寸大乱,能够镇定自若地解决,将课堂生成精彩。

三、弹性预设,具备生成空间

弹性预设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开放性的设计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使课堂教学具有灵活性、动态性,避免备案一成不变,过于死板。只是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框架式”课堂教学预设,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预设课堂教学时,首先,切忌将课堂教学预设得太紧凑,应保留一定的弹性,使生成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其次,预设时保留一定的弹性,以便临时需要更换课堂教学的预设方案,方便课堂教学的生成;最后,在课堂教学预设中设置小版块,方便教学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设方案。

四、突破预设,适当生成

课堂教学应具有开放性和转变性,而不是封闭式的、传统的。否则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的活跃性将受到限制,无法自由发挥,课堂的氛围也将变得刻板、枯燥,实现预设的突破,从而变为生成。

1.随机应变,在意外事件中生成。课堂上,出现意外并不要紧,教师的处理方法才是主要的。在意外情况下,教师若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将能对课堂起到促进作用。例如,教师读完课文后,问学生读得好不好,学生回答不好,可能会使教师觉得尴尬,但如能因此顺势对学生说:“哪位同学来试着读一次,你们一定比老师棒!”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后,不仅缓解尴尬,也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生成精彩。

2.以缪求真,在错误中生成。允许学生犯错误,是新课改的观点之一。错误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的构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持着宽容的心态,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包容学生的错误,在适当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指导,将正确的观点及结论引出,给予学生正确的思路,使学生在错误中领悟出正确的道理,促进知识的掌握,也使课堂具有生命力。

3.身份平等,在互动中生成。教师放下权威,与学生平等互动是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过去的权威者身份,改变传统的教师作为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播者,学生因外界刺激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学习同伴、帮助者、引导者的身份,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互动、对话,参与到学生的课堂交流中,使学习氛围变得民主、自由、轻松、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生成氛围活跃、具有活力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预设是前提条件,生成是关键要素。不管是具有课前备案中静态的预设,还是课堂上动态的生成,两者的基础均应以学生为主体,将预设与生成巧妙融合,推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充分预设,体现教师的智慧,为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处理措施,才能在预设中促进生成,展现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处理问题的镇定。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建立学习同伴或帮助者的友好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促进精彩课堂的生成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起轻视或放弃课堂教学的预设,在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下,重视课堂教学的预设,将“预设”与“生成”相互结合,彼此作用,推进新课改的发展,更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生命力,达到师生均满意的课堂效果,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林明鑫,许利闽.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50):205-208.

[2]李守英.站在新课程背景下看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J].现代语文,2012,(6):88-89.

[3]向蕊.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12):45.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