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春梅
【现状点击】
对于“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这句话,教师们一定特别熟悉,听课时一次次地听到,或者自己在课堂上也反复用过。
《小珊迪》一课,听过多位教师这样执教:
(1)整体感知课文后,请学生自学: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画一画,也可以写写批注。
(2)学生提出“触动心灵”的句子,师生逐句交流,读读议议,并说说从词句中看出珊迪的什么品质。
(3)读全文,概括出珊迪是个怎样的人。
但凡课文的内容有些令人感动的,如《掌声》《再见了,亲人》《地震中的父与子》《卖火柴的小女孩》《普罗米修斯》《最后一头战象》等等,不少教师都会这样教。还有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运用进行了拓展,因此也就有了几种变式: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美?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爱?哪些词句让你觉得了不起?……“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这句话,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
【追踪思考】
1.词句
“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这个问题着眼于课文中的“词句”。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让学生从单独的一个句子或词语中去感悟和体会,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关注文本内部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就词论词、就句论句。这样,存在于语言文字联系中的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气脉等都荡然无存,一篇篇课文被肢解成了无数无血无肉的句子和词语。
2.触动
“触动”的意思是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孩子们真的受“触动”了吗?这样的课堂往往让人看到学生无动于衷的场景。为什么?因为教师将文中的句子或词语直接而简单地与人物品质挂钩。例如《父亲的菜园》一课,在交流每句话时,教师都问学生: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父亲的什么品质?
(1)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一块新的菜地!”(勤劳)
(2)父亲没有气馁……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坚忍不拔)
(3)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对土地的信赖)
(4)每天天还没亮,……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勤劳、吃苦耐劳)
(5)父亲说:“……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对土地的保护、热爱,有远见)
句子交流后,再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只要将句子中的结论简单相加就行:父亲是个“勤劳+坚忍不拔十热爱、信赖土地+吃苦耐劳+有远见”的人。
这种对文章肤浅化的阅读,对人物形象扁平化的分析,只能是概念灌输,达不到情感教育的作用。
3.心灵
心灵是指内心、精神、思想等。当学生总结了“他是个怎样的人”后,教师就认为学生已经受到“心灵”的教育,课文也就上完了。“心灵”,是指向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文感悟的,如果教师将其作为唯一的目标,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正如崔峦老师所说,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
【策略跟进】
1.反馈策略
细节决定精彩,整体决定成败。“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教师往往将词句从“文章”的整体中剥离出来,如何发挥整体优势,在反馈中让词句回归整体呢?我们可以从虞大明老师的教学中获得一些策略。
●分线反馈
《珍珠鸟》一文的中心句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围绕中心句,教师会让学生研读:哪些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呢?反馈交流时,往往着眼于相关词句进行零碎的分析。
虞大明老师则抓住了“两条线”进行处理:为什么这美好的境界是由信赖创造的?快速浏览全文,用横线画出冯骥才做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鸟儿的表现。虞老师抓住“冯骥才做了什么”和“鸟儿的表现”这两条线引导学生自学。反馈时,虞老师更没有逐词逐句分析,而是着眼于这两条线进行整体感受。
(1)你从这8处描写作者是怎样对待珍珠鸟的句子中得出了什么信息?
(2)描写珍珠鸟有什么反应的句子也有8处,你能从中读出珍珠乌的变化吗?
(3)在课文中,这些句子可不像虞老师这样集中描写,而是穿插进行的,也就是先写冯骥才,再写珍珠鸟,再写冯骥才,接着写珍珠鸟。他为什么要这么描写呢?想让我们明白什么?
●分块反馈
《麦哨》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前面的导读提示为:“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文中孩子的生活是快乐的。于是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孩子的生活是快乐的呢?
同样是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孩子们的快乐生活,虞大明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先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写了孩子们快乐生活的哪些活动:①割草:②摔跤:③采集茅茅针;④吹麦哨;⑤竖蜻蜒;⑥翻跟头。然后聚焦“吹麦哨”和“采集茅茅针”这两个重点内容板块,在板块的整体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文中孩子们的“快乐”。
“线”和“块”是流转贯注于言语作品之中的文气文脉与教师教学思路的融合,是基于课文整体和教学整体的,这样也就避免了细碎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学习。
2.走个“来回”
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要“走一个来回”的观点,即从语言文字出发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出发回到语言文字。“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应该是“从语言文字出发到思想内容”的过程,教学还应该继续前行,要“再从思想内容出发回到语言文字”。
虞大明老师教学《麦哨》,让学生充分感受“吹麦哨”和“采集茅茅针”的快乐生活后,再从思想内容出发回到语言文字。
(1)课文把孩子们的活动写得有的具体、有的简略,这就叫有详有略。作者把吹麦哨、采集茅茅针写得详细具体,究竟值不值得?
(2)割草不快乐吗?翻跟头、竖蜻蜓不快乐吗?作者为什么没有详细写呢?(这些活动哪里都可以进行的,而吹麦哨、采集茅茅针是特定时间段、特定环境中所特有的,最能表现出农村孩子独特的生活,独有的快乐)
(3)链接阅读《可爱的草塘》,再次感受选材独特的作用和重要性:要精挑细选典型的最能反映主题的事例进行细致描写。
3.目标定位
“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教师把感受文本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语文课固然要理解文本内容,但理解内容并不是主要目标,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重点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
《小珊迪》一课的教学目标,不少教师只定位在“感受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把读懂课文当作学习的唯一目标。于是出现了“现状点击”中提到的现象。像这种情况还真不少,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课文中出现人物,教师就把课文教成简单的人物分析。
《小珊迪》是中段的一篇课文,如果我们想很好地把握中段年级“段”的训练重点和本文的文本语言特点——对话,不妨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地点变化给文章分段,能读懂人物对话、概括段落的主要意思,从而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内容。
(2)品读对话,感受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初步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通过创设课文情境,加强和提高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对话的写段能力。
根据这样的目标,教学的过程也随之改变,大致可以这样设计:
①读懂对话,概括内容。根据地点的变换给课文分段。读懂每段对话,用概括的语言写出段落大意。在这一板块中,概括段落大意要扎实训练,因为文章的三个段落都是用对话的形式写的,要从对话中提炼出主要意思,还要将直接对话转换成间接的语言,有一定难度,但这一训练对中段的学生来说又是很有必要的。
②聚焦对话,感受品质。文中的“我”是贯穿在三次对话中的,即贯穿在整个故事中,以“我”对珊迪态度的变化为线,将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感受和体会。还可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第二、三段的对话最能体现珊迪的诫信和善良的品质,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一段中把“珊迪的可怜”写得那么具体呢?文中为什么要反复写小珊迪的贫穷呢?这样教学,小珊迪的美好品质在人物间的对话中清晰,在“我”对珊迪态度变化的衬托中饱满,在贫穷的具体背景中凸显,因此小珊迪的形象丰满而立体。
③创设情境,练习对话。珊迪的诚实,珊迪的善良,都体现在一次次的对话中,课文里其实还有很多感人的对话都省略了,例如珊迪回到家时就有一段与弟弟的对话,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满身鲜血的珊迪终于回到了家。
小利比尖叫道:“________”“________”小珊迪艰难地说。
________
……
最后,小利比就代哥哥去送还那几个便士。
(浙江省龙游县教育局教研室3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