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亚
备课,是上课的第一站。有人说,骨干教师的修炼历程必定曾经甚至将一直存在于对文本的解读之中。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教师备课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充分透彻地解读文本,许多教师在备课环节会阅读大量的备课资料,在上课环节还会引用甚至照搬所搜罗到的备课资料。但是,对于一篇课文来说,特别是经常被公开教学选用的教材中的名篇,对其解读的备课资料可谓琳琅满目,当然也良莠不齐。因此,在备课时我们常常有“备课资料,用什么方式来待你”的纠结与抓狂。面对繁杂的备课资料,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如何让备课资料为我们的备课行为传递正能量?如何让有价值的备课资料作用最大化,进而为我们的备课行为服务?这的确是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直面破解的问题。首先,我们有必要对一篇课文的备课资料进行归类与梳理。
一、备课资料的类型
在解读一篇课文时,我们一般会遇到以下几种备课资料。
1.文本解读类资料。主要帮助我们把握文本阅读的重难点,补充介绍文本的写作背景,提供一定的教学建议等。
2.作者介绍类资料。这类资料主要集中于古诗词教学以及现代文中的名家名篇,表现为介绍作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有助于文本阅读的信息,如作者的写作风格、生活的年代背景等。
3.拓展延伸类资料。主要表现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可以是同主题的阅读材料,也可以是同体裁的阅读材料。
4.教学设计类资料。其他教师关于这一文本的不同教学设计,可以是一篇完整的设计,也可以是这篇文章重点内容的片段设计。
5.作业设计类资料。这类资料主要指与文本重难点贴合密切的、形式别致的设计,可以是基于文本中重点词句品味的设计,也可以是基于文本中重点言语方式运用的读写结合类设计。
二、备课资料在教学中的使用
那么,如何让这些备课资料为我们的备课行为服务?这需要我们教者在备课过程中从学科任务出发,准确把握文本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文本而异,因材料而异,因学生而异,大胆取舍,把最有价值的资料信息用在最合宜的位置,以充分发挥其功能,提效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备课资料,给力在备课时。优秀的备课资料是备好一节课的拐杖,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文本的重点,帮助我们有效地突破文本的难点,洞开我们与文本对话的思路与角度。但是,备课资料何时用7用到什么程度?这需要每一个备课者认真琢磨,用心把握。有些教师拿到一篇文章,简单浏览文本内容以后,就急于阅读教学参考、备课手册,或者到网上直接百度相关资料,这未必是一种好方法。因为急于阅读这些备课资料,很可能让别人对文本的解读左右你的文本阅读,也就难以形成你对文本的独特的阅读体验。甚至面对繁杂的备课资料,有些教师无所适从,难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取舍备课资料。因此,面对一篇文章,教师首先要以读者的身份去阅读,与文本进行对话,形成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以后,再以教者的身份阅读他人关于这篇文章的思考与想法,这样才会让备课资料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为自己的备课行为服务。
备课资料,活用在教学中。许多的备课资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教学设计,另一方面还可以走进我们的阅读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料”。但是,备课资料不能简单地变为“学习资料”,这个转变的过程需要教者的引领和点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在教学这首诗时,教者根据这首诗的特点,首先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喜欲狂”——这是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轻松获得的;接着让学生思考:诗人听到这个消息为什么会“喜欲狂”呢?——这个答案是无法从这首诗有限的文字中获得的。教者在学生愤悱之际,及时出示安史之乱的一段备课资料,让学生静心阅读。学生在阅读完这段资料以后,对大诗人“为什么喜欲狂”恍然大悟。“安史之乱”的资料原本是教师的备课资料,但是经过教者的整理并在合适的时候呈现在课堂以后,就变成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帮手,并且充分地发挥了这些资料的作用,事半功倍地帮助学生化解了这首诗的阅读难点。这样的备课资料“活用”,瞄准文本难点,服务学生阅读,让对话过程变得厚实但不臃肿,备课资料为教学传递了“正能量”。
备课资料,点睛在教学后。一些备课资料所呈现的信息经过教者的处理以后,放在教学结束之时,有利于提升师生对文本的理解。如《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美景,展示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的秋景图。教学中,笔者没有在揭题导入环节帮助学生化解“为什么称其‘北大荒”’这个问题,而是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走进文本,首先感受今天的北大荒是什么样子的。在教学结束,笔者又回到“北大荒景色美丽,物产丰富,一点儿也不荒芜,人们为什么称它‘北大荒’”这个问题,并且呈现下面的文字:
北大荒,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地区。建国前,这儿一片荒芜;建国后,人们在这儿建立起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多年来,人们在这些垦区中挥洒汗水,辛勤劳作。现在,这儿已经是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的生产基地。因此,人们亲热地称她为“北大仓”。
在文本对话结束之际补充这段关于“北大荒”名称由来的资料,再次调动起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走向了更深层面。但是,备课资料的运用还没有就此罢休,在学生对北大荒有了如此体验并且又一次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以后,教者又呈现了下面的备课资料:
2003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却有这样一篇文章:“北大仓”可能成为“北大荒”——
……因土质肥沃盛产粮食而闻名世界的“北大仓”,如今正因水土的大量流失而变得沟壑纵横。有关专家称,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北大仓”有可能退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荒”,并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在学生认真阅读上述资料以后,笔者留下了一个让学生掩卷沉思的问题: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北大荒的秋天又将是什么样的呢?教学在这种没有回答的思考中结束。这样对备课资料的二次整合与处理的运用,充分发挥了备课资料的价值,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走向了深入。
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用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是教师备课、上课的助手。但备课资料不只是教师的专属,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用。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时,改变了一般的古诗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口头交流诗人资料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资料交流的主体,课堂上出现了别样的精彩,原本是教师的备课资料,在此却成为学生能力提升的催化剂。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围绕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制作了“诗人卡片”,现在我们来看两位同学的作品,请你评一评——
(实物投影展示:一个同学非常认真地抄写了很多内容,密密麻麻挤满了预留位置;另一个同学只写了作者的姓名、朝代。)
生:第一个做得太复杂,第二个又做得太简单了。
师:你认为第一个可以怎样简化呢?
生:可以删去白居易的出生地,代表作只要留一两篇就可以了,不要写那么多。他的人生经历也可以不要。
师:你真是一位优秀的裁剪大师!那你能说说第二个可以如何充实吗?
生:可以加入白居易的号以及他在唐诗历史上的地位等。
师:非常好的建议!老师也做了本课的诗人卡片,大家请看——(实物投影展示)
师:你们觉得老师的卡片做得怎么样?
生:老师的卡片分行写了,非常清晰。
师:同学们,我们搜集资料要有重点,要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整理资料要有条理,要能清晰地记录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让学生设计“诗人卡片”,并且把两首诗的“诗人卡片”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旨在告诉学生不能照搬搜集到的诗人信息,要学会“处理信息”。在学生交流自己整理的诗人卡片以后,教师呈现自己备课中准备好的诗人卡片,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不仅对两位诗人的主要信息有了进一步的巩固的机会,其信息处理的能力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夯实。这样让学生成为备课资料的主人,使知识真正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服务。
备课资料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教师若能在备课、上课甚至课后作业环节中,合理使用备课资料,才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落实,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既不能把目光只局限于文本内容“挖地三尺”的苦思冥想,也不能置文本内容于不顾,舍本逐末地机械运用“他山之石”。教师一方面要花大力气认真研读教材,做好“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另一方面要认真研读教材配套下发的教学参考或备课手册,读懂教材编者的意图,做好“与教材编者的对话”;再一方面还要广泛阅读、消化他人的观点,做好“与其他读者的对话”。有了这样的三次对话,新课标倡导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2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