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让课堂成为培养阅读兴趣的乐园

  • 投稿小赤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69次
  • 评分4
  • 57
  • 0

江苏苏州市高新区金色小学(215000) 田 国

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三年级课文识字量急剧增加,学生表现出较强的阅读兴趣。如果教师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缺少科学的方法引领,学生势必会渐渐丧失阅读热情。在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让课堂成为阅读兴趣培养的主阵地呢?

一、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课题质疑来让学生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军神》一文的教学,教师通过对课题的质疑,让学生回答三个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军神是什么?军神与军人的区别是什么?沃克先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这样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通过对文章朗读、揣摩语意、把握语气,从伤势严重、不用麻药、汗如雨下、脸色苍白等角度,体会军神的形象——刘伯承不仅是一个军人,更是一个军神,他具有非凡的意志,具有超人的毅力,他是顶天立地的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他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对课题的质疑,他们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变浓,更深入地认识了刘伯承爷爷。这样,一个有坚强的意志、高度的事业心、镇定乐观的精神的伟大形象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读结结合,加深阅读理解

在阅读的乐园里,读演结合,可以加深阅读理解。读演结合,就是要边读边演,通过表演简单的动作,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以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针对不同的课文,巧妙地运用读演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如在教学《李广射虎》一课时,为了理解李广力大无比的特点,我先让学生找到描写李将军射虎的语段,并朗读;然后,画出写李将军动作的词:“搜寻”“发现”“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等”;接着,让学生学一下古人射箭动作,全班学生边读边演,读得有滋有味。这样,学生对李广这一人物有了准确的认识,全面理解了李广力大无穷的特点。此时,课堂变成了学生阅读表演的乐园,成为提高阅读兴趣的主阵地。

三、运用比较,培养阅读兴趣

恰当地运用比较手法,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对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的认识和理解。苏教版语文第五册《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最后勇敢走出自卑心理的故事。教师根据这篇课文的文本特点,采用学生自身和英子比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如,课文第一段有这样一句:“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在学生读完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英的内心世界的矛盾,关注人物的情感,我用小英和学生自身作比较的方法来教学,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我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回答:

“你会不会‘“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你会不会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为什么你们坐不住?”

“小英为何能坐得住?”

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步步为营、环环紧扣,牵引着学生思考。学生在自我对比的体验中,对文本有了进一步阅读和探究的兴趣。恰当地运用对比手法,既可以突破阅读中的疑难的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补充材料,提升阅读兴趣

在苏教版第五册练习7教学中,学生对关羽和包公两个人物比较感兴趣。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通过补充阅读材料,向学生讲了一个关羽的故事。刘备军队被曹操击败,刘、关、张三人失散,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围。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才华,希望能招降关羽,就派张辽游说关羽。关羽出于对兄长刘备的结拜誓言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和与张辽的情谊,同意暂时归降曹操,但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要确保兄嫂安全;三是如有刘备消息要立即离去,曹操不能阻拦。 曹操爱才心切,只得同意,并礼待关羽。突然,关羽得到了刘备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关羽只能不辞而别。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隘,斩了曹操的六员大将。故事讲完后,我请学生思考:你觉得关羽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补充材料的介绍,大大地提高学生对关羽的认识。同时,我又对中国的戏剧脸谱进行介绍,让学生知道戏剧中为什么关羽的脸是红色的。接着,我再来让学生看看其他颜色的脸谱,出示:包公、秦桧、孙悟空脸谱。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他人物的故事呢?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以后的几周,许多学生都自觉地到学校阅览室借阅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包公案》等书籍。班级读课外书的氛围十分浓厚。

总之,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语文课堂主阵地,灵活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语言的熏陶中,在与故事人物的对话里,慢慢地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