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 投稿菜鸟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30次
  • 评分4
  • 47
  • 0

广西宾阳县邹圩镇长安小学(530407) 和小芳

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极为重要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感悟,不能做过多繁琐的分析,应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下,自主用心思考、咀嚼、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也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都强调了读书对培养语感是最有效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以“读”开展教育,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并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朗读、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获得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进入角色,理解内容,加强朗读

儿童的情感极其丰富,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理解内容,然后再加强朗读。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妈妈的爱》这篇课文时,她先把文中的三幅插图挂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被彩图吸引了,仿佛置身于融融的爱的氛围中。上课伊始,教师指着图,充满深情地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家,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尽情地享受妈妈的爱,她多么幸福呀!现在,我们也和图中的小朋友一起来分享妈妈的爱吧。”当时,学生的情感马上被调动起来,教师边板书课题,边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妈妈的爱就在课文里,只要同学们认真读、细心想,一定能找到。”就这样,在教师要求读准字音的情况下,学生朗读起来,进入了自主学习的状态之中。以读为本,就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能合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目视、口诵、耳闻、心思,一边读,一边想,联系课文,感悟课题,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抓住重点句子,感悟语句的意境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的,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形象。因而,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在《妈妈的爱》这篇课文中,我们就可以抓住几个句子来进行感悟。

1.“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指导学生边读边想:炎热的夏天,“我”躺在床上睡不着,亲爱的妈妈却坐在床边,给“我”扇扇子,“我”的感觉怎样?妈妈为了给“我”清凉的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让学生在对比中朗读,感悟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奉献。

2.“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指导学生看图对照文字,想象妈妈在雨中淋得全身湿透的情景,从而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爱是那么的无私伟大,进而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我”人生道路中的“遮雨伞”。此句的朗读,可以联系上句的理解,读出“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三、范读课文,以情唤情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在范读时,要把文章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传达出来,让学生得到深切的理解。所以,每到课文的新颖之处,精彩之处,独到之处,感人之处,教师都要适当地范读。教师的情感如同春风化雨,时时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深入细致地感染着学生,诱导着学生积极的行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富有技巧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对学生语感最有效的培养。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读中获得语感的熏陶、协调,把握好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语感的技法,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唤起学生内心的体验,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感知语感。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加强语感技巧的示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熟读成诵,扩大阅读量

小学生记忆力强,小学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背下来,积累佳词妙句,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能使学生终生受益。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还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苏霍姆斯基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活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补充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三打白骨精》后,就可以介绍学生读《西游记》,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喜爱,引导他们读自己喜爱的,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地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不断增强语感。

五、多读多练,在练笔中培养语感

随着对课文的大量阅读,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表达的欲望。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习作。教师不能局限于每册教材仅完成八篇习作的训练要求,而应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多读多练笔,在写中进行相应的语感迁移或进行语感创造。

1.开展课内小练笔

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规律,掌握写法,外向迁移写作片断或文章,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发展课文内容。如学完诗歌《妈妈的爱》后,教师播放一幅“冬天,一个小孩坐在火炉旁做作业,妈妈站在旁边看着”的画面,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表达对妈妈的爱的话语。有学生写道:“在一个很冷很冷的冬天,我在做作业,妈妈把火炉让给了我,寒冷让妈妈冻得发抖。啊!妈妈的爱是温暖的火炉。”

2.提高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开展课外练笔

写日记是开展课外练笔的有效途径。因为日记不受内容、题材的限制,学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幻想的、开心的事,因此用词丰富、随意。教师做到及时批阅,及时点评,每周用十五分钟时间把写得好的日记在全班宣读,讲评写得好的原因,同时指出不足之处,这对学生习作能起到鼓励和指导的作用。学生开始体验到积累好词好句并尝试灵活运用的乐趣,为培养语感提供了机会。

3.做好摘抄,增加词语的积累

经典例文、精彩语段要让学生做好摘抄,逐步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做到潜心涵泳。持之以恒地这样做,学生手中就会有一个内容丰富的摘抄本子,当他们在写作时,翻开摘抄本,就会发现有很多的好词佳句等着去运用。虽然头几次,学生要借助摘抄本才能获得好词佳句,但当他们第二次、第三次运用这些句子的时候,就无需再翻开摘抄本了,而是打开了记忆的“匣子”。从积累运用中,学生博采众家之长又“脱胎换骨”于其中,逐步实现了语感迁移,实现了从领悟别人的语言向创造自己的情感丰富的语言的转换,从而达到了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我们教师就要不断探索实践,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从而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的目的。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