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旁注,通向深层次阅读的桥梁

  • 投稿Zoe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55次
  • 评分4
  • 86
  • 0

江苏张家港市兆丰学校(215622) 朱书铭

前人曾把书籍比作精神食粮,而阅读就是读者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心灵的碰撞与精神的提升。为了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更深的层次,提升个人品味和语文素养,在教学中,以“写旁注”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旁注引发学生的深情对话

旁注是与文本进行亲切、深入的对话后产生的。培养学生书写旁注的习惯,其实也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习惯。在“写旁注”这一内在需求的驱使下,学生阅读时必然会更加认真地细细品味,时而与作者进行对话,时而与文章中的某一个角色进行对话,甚至把自己也完全放进文章的情节之中。学生养成写旁注的习惯后,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并陶醉其中。

如在《掌声》一课中,有学生在“小英犹豫了一会儿”一句的旁边写了这样的旁注:“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如果上去,同学们肯定会嘲笑我,可如果不上去,老师会对我很失望的,可能还要批评我。”又如在《望月》一课中,有位学生在末尾“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这句话旁边写了这样的旁注:“圆圆的月亮好似一面明晃晃的镜子,镶嵌在天空中。月亮,你是在喊我吗?你的眼睛为什么那么清澈晶莹……”由此可见,学生阅读时已完全融入了文章的角色,并已站在角色的角度进行思考,去体味作者的情感了。

二、旁注激起学生的独特体验

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知识结构与生活阅历,对于文本解读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自主读书,把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真实想法或感受以旁注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旁注所体现的就是学生不同的个性。让学生放开束缚,“我手写我心”,这不单是让他们批注文章,更是让他们展示思想,绽放个性。

课堂上,除让学生自主阅读写旁注外,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在《可爱的草堂》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并自由写旁注,其中一个学生在“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旁边写道:“这句话写得非常形象,草塘的绿浪翻滚的颜色和动态之美跃然纸上。”当学生读出这个旁注时,其他学生都加以附和。有的学生说:“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金灿灿的麦浪,被一阵阵的风吹拂着,仿佛向人们昭示着丰收季节的来临。”这一段精彩的插曲正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三、旁注满载学生的情感元素

小学生使用的教材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元素,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自主读书,去感知、去体会、去领悟,并引导学生在书本上写旁注,就能充盈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开掘出情感的源流,蓄积下美妙的情感。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或见解写出来和大家交流,当自己的见解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时,他们的心灵中便会产生一种慰藉。记录着阅读经历的旁注,日积月累,便能成为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当学生偶尔回过头来再读课文,再看看这些旁注时,无疑又是一次知识的回顾,心灵的触动,收获的喜悦……以下是某学生课本中的一些旁注。

四、旁注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阅读中写旁注的过程其实也是对文本进行鉴赏的过程。一个个旁注,就是一次次与文本的真实对话,有与作者的对话,有与主人公的对话,也有单纯的与某个词语或句子的对话。这是一次次与文本的心灵碰撞、精神碰撞,也是对文本进行的一次次鉴赏。旁注虽然大部分只是片言只语,但都以感性语言为主,把阅读收获流泻于笔尖,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便会得到锤炼,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我的成长册》时,我让学生做成长纪念册。一位学生在“成长日记”栏目中写道:“原来我有很多不懂的问题,有些想法很是天真,这几年所写的旁注,让我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提高了阅读水平,旁注是我精神成长的足迹,我要把这些书本好好珍藏……”

旁注这一特殊的阅读方法,架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这样的阅读才是深层次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课堂。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