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双沟小学(225200 ) 徐 慧
阅读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子,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直抵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一起欢笑、一起哭泣,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丰富的情感熏陶,构建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世界。
一、在对比中激发情感
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对比来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引导学生形成独特而多层次的情感体验。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中,我突发奇想,采用版块模式的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体验天游峰的险峻的基础上,通过将登山过程中老人与游客不同的反应进行对比,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唤醒了学生的丰富情感。
师:(诵读指导)文中老人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也要用什么样的情感?
生1: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师:老人觉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但是游客登山的时候又是什么反应呢?
生2:(读文中句子)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师: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你觉得老人累不累?
生3:(读文中句子)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师:每天登那么高的山,扫那么多的石阶,为什么老人却不感觉累呢?
生4:因为老人觉得能为游客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生5:因为老人充满爱心!他希望能给游客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所以不觉得累!
……
师:对。大家说得很好!正是因为老人有一颗爱心,看到自己能为游人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他觉得工作很有价值,是件很快乐的事。所以,即使工作再苦再累,工作环境再艰险,生活条件再艰苦,他也不觉得累,反而怡然自得。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比老人和游人登山的不同反应,犹如投石入水般,在学生的心灵荡起了情感的涟漪,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老人的内心。学生能深切感受到老人的爱心和对工作的热忱,老人那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人物形象便深深地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里,让学生在收获丰富情感体验的同时,自身的人格也得到了升华。
二、在拓展中深化情感
现在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经历和环境的限制,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呈现出单一、浅薄的特征。所以,教师想要弥补学生知识储备的不足,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拓展文本内涵,挖掘与文本相关的知识内容,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以《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教学为例,课文主要叙述了司马迁身受酷刑、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用生命写就了《史记》的故事。作为一篇描写历史人物的文章,司马迁离学生所处的时代太过遥远,而文中对司马迁遭受酷刑之后的描写又过于凝练,无法激发学生对司马迁悲愤交加的情感共鸣。所以,我“借花献佛”,直接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截取了一些内容,配合译文,让学生能感同身受。如:“故祸莫僭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这是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的痛苦心声。又如:“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这反映了司马迁除了受到身体的伤害外,精神上也备受折磨。
诸如此类,学生读完以后一下子就沉静了下来,显然心中被激起了强烈的情感波涛。我趁热打铁,带领学生再读课文中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把握住了文章的情感,仿佛走进了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三、在转换中升华情感
在教学中,通过文本语言的适当转换,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文字所蕴涵的思想,更好地体悟到作者的情感。
以《生命的林子》一课为例,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
在课堂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抓住“一缕”“一滴”“奋力”等关键词语,读出松树面临的竞争和顽强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我又将这段话转换成了一首诗:
它们/长在一起,
它们/就是/一个群体!
为了/一缕阳光,
为了/一滴雨露,
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
于是,
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
我又将“它们”改成“我们”,以玄奘为视角让学生再次朗读。我说:“其实,法门寺就是这样一座莽莽苍苍的大林子啊!因此,方丈的话在玄奘心里就有了另外的意味——这些树就是我们,就是法门寺的每一个僧人呀!”
在朗读中,学生体会到了方丈的良苦用心,懂得了方丈借树说话,其实是在告诉玄奘,只有在竞争中奋发向上,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
当优美而轻快的上课铃声响起时,教师应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带领学生步入文字的圣殿,让学生在其中自由徜徉,仔细倾听文本和作者的心声,感受阅读的无限精彩。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