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一“本”多用有效练习探究

  • 投稿满身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07次
  • 评分4
  • 98
  • 0

浙江宁波市黄鹂小学(315040) 徐燕飞

[摘 要]小学语文配套作业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作业本》是针对性很强的练习本。结合其中的各类题型,有的放矢地通过前置使用、随堂练习、后置巩固和复习运用,一本“多”用,提高其价值,发挥其功用,进行有效练习,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

[关键词]一“本”多用 练习 减负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5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作业本》(以下简称《作业本》)是以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为依据,由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中心配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相应语文教科书编写的学生作业用书。作为教材配套的作业,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意图,渗透着课程设计的理念,具有权威性。而且各册《作业本》从宏观角度看,凸显了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目标;从微观角度看,体现了教材中各篇课文在语言习得方面的重点。《作业本》既有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渗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配套作业本的价值,进行有效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呢?围绕这一“本子”,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巧妙地使用。

一、前置使用,全面了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疑虑。那么,教师要解惑,首先得知道学生的“惑”。《作业本》中的每一课练习都有容易让人混淆的拼音选择题,有本课要掌握的重点字词书写或辨别组词等。比如,“根据意思写词语”“拼一拼,写一写”“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等重在字、词、句的积累、理解等巩固性练习,比较明显地突出了基础性。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字词句篇方面的现有水平和预习的态度优劣,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预习要求:读准字音,读熟、读懂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还要写文章的大意)的基础上,自主地完成《作业本》的基础部分,以此了解他们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既检验了预习成果,又完成了练习,一举两得。第九册的第九课《鲸》一课的练习“拼一拼,写一写”,题目看似简单,但很多学生将其中的 “体形”写成了“体型”。课上,我就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对这两个词进行了比较。学生明白了“体形”是指人或物的外表特征,而“体型”则是可以用数据丈量,的并且通过这些数据能把人归到某一型号。所以,当教师了解此情况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机地结合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教学,效率就高了。

二、随堂练习,事半功倍

语文教师常有这样的困惑: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重点,学生总是记不住;在课堂中学生已经能够回答得很好的问题,在练习时却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语文课堂上“说的多,写的少”。有些教师认为,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练,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因此,不惜挤掉学生独立作业与反馈的时间,用于讲授,认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绩。殊不知,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由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环节构成,学生在课堂上(尤其是“重说轻写”的语文课堂上)的“学会”,只是完成了“感知和理解”的环节,“巩固和运用”并没有得到落实。因此,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逐渐形成稳定的语文能力,作业的完成是不可轻视的课堂教学环节。尤其是新教材,知识的灵活性很强,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因而随堂练习显得尤其重要。

《作业本》以课为单位,题目突出了基础性,又注重了综合性。其中,许多的题目只要在备课过程中稍加考虑就可在课堂上落实完成,不需要教师重新设计和另外安排,既落实了练习,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减轻了教师重新设计练习的烦恼。一年级作业中的“描一描,写一写”和二年级作业中的“认一认,写一写”,渗透了笔顺和写字指导,这就需要我们课堂上加以落实。三四年级的“读一读,写一写”和五六年级的“品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这两个题型,都是选择了课文中的经典段落设计的练习,这样的段落本身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根据作业设计阅读教学过程,并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一举两得。如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有一题“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试着画一张会场示意图”,我们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就可以适时地结合此题目,既让学生了解了开国大典的会场布置,同时完成了练习。

在翻阅小学语文每一册《作业本》时,我们还能发现里面有许多“小练笔”。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小练笔巧妙地穿插进来。如二年级下册的《笋芽儿》一课第五题:“写一写笋芽儿终于钻出地面,桃花、小柳树、小燕子、太阳公公和我都会对笋芽儿说什么。”这样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但不容易打开思路,大多数学生只能写些片言只语,内容简短,没有达到要求。我们教学时可以先进行引导,再练习说话,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动手完成书面练习。这样安排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也打破了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引导、学生说或读的比较单一的语言训练形式,使教学方式多样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三、后置巩固,检测成效

作业质量是检测课堂教学成效的标尺之一,也是提高学科质量不可或缺的基石。有效的练习设计和练习实施,可以让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从识记、理解上升到掌握、运用的高度。《作业本》中每单元都有“回顾·拓展”的内容,这些内容集中了一个单元中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并且都有一篇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对学生课堂听课效果的检测。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学完一课后,利用《作业本》进行测试。

拉罗什夫科认为:“热情常使最愚蠢的人变得聪明起来。”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好胜心理,教师可事先跟学生说好要比一比大家的学习成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课的《作业本》完成,就像完成一张考卷一样。此时,学生练习的态度就会尤为认真。学生完成后教师要及时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教师不仅知道了学生对于这一课知识掌握的情况,还把学生的练习成绩进行了评比,使学生关注了自己的听课习惯。我一个学期会随机地检测几次,作为学生平时的听课练习成绩,和总评挂钩。尤其是“回顾·拓展”的内容,我把它计为每单元成绩的20%,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增加。

四、复习运用,查漏补缺

复习就是对学生自己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就是要把不明白的、生疏的、遗漏的知识点搞清楚,通常复习的过程需要相应的练习和记忆。而《作业本》就是一个能使时间倒流的机器,翻看着它,课堂上的要点便历历在目,可以唤醒记忆,重温要点,可以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复习的效率。

在单元结束或是期中、期末时,让学生结合课文复习将《作业本》的题目再进行一次熟悉巩固,特别是错误的题目,这是学生学习的漏洞和薄弱环节,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记忆和再次练习,这样可以使他们掌握的内容更加清晰、牢固。在平时练习时,可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黑色笔书写,订正用蓝色笔书写,这样可以对正确答案一目了然,在复习时就方便了。尤其是每一课的重点段落阅读,如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中的“品读课文,完成练习”一题,习题的内容设计就是课文的重点,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要点,复习就达到了目的,成效也就有了。

有针对性地把《作业本》运用于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检测和复习中,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及疑难问题,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逐渐形成稳定的语文能力,还能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和作业习惯,从而扎实语文基础,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一“本”多用,有效练习,能减少学生与教师的负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