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教什么”永远是语文教学的首位和本位

  • 投稿离歌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50次
  • 评分4
  • 75
  • 0

广西博白县博白镇第一小学(537600) 李振华

一、“教什么”问题的现状

目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对“教什么”的问题在理论上的毫无建树与实践上的严重缺失。语文课程改革的设计者、指导者、实施者,没有在自觉的理论认识上意识到“语文课程内容”这是个问题,他们认为这“不成为一个问题”;或者虽然认为这是个问题,但以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在课程标准层面上,这个问题甚至根本没有列入考虑和筹划的范围。在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研制的过程中,“课程内容”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主体部分。但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是没有“课程内容”的描述与规定。

“语文课程内容”具体体现在教材层面上,但是语文新教材普遍缺乏“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的意识。这导致教师们在教学中把教材当作教学内容,语文课上成疏通课文内容、纠缠课文情节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教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什么”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之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在的。如教数学课,我们“教什么”,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但语文课不是这样。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中。于是,“教什么”这么一个在其他学科里教师们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一,我们没有区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差异,认为“教材内容”就是“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实际上,课程内容是课程层面的问题,它回答语文课“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教材内容是教材层面的问题,它回答语文课“用什么去教”、学生“用什么来学”的问题,实际上更多的是一个教学手段的问题;教学内容是教学层面的问题,它回答语文课里“老师做什么事”、“学生开展什么活动”的问题。它们之间有勾连,但勾连的前提是区分;它们之间不能替代,替代的结果是双向取消。

第二,我们没有区分教材“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误把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了它的教学价值。所谓教材的原生价值,是指教材作为客观阅读对象为读者提供的信息价值,它是被选入课本的文章在选入课本之前就有的价值;而教材的教学价值,是指教材作为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的如何处理信息的价值,是这些文章被选入课本之后才具有的价值。不管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还是教学内容,我们关注的,主要应该是它的教学价值。而教学价值,是隐藏在教材的原生价值之后的,是需要开发的,是生成的。文选的提供,并不意味着自动解决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问题。我们在这两个问题上,都走向了岔路:误把教材内容当作课程内容、教学内容;误把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它的教学价值。

也许是上述方方面面的原因,时下的小语课堂,执教者热衷于教学方法,即“怎样教”。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教”—— 先怎样教、再怎样教、后怎样教。观课者关注的也是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样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精彩。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得到推广。然而,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在考虑一堂课“怎样教”之前,要优先考虑的是这堂课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备课时,主要精力应该花在面对一篇课文认真思考“教什么”上。但实际的情形是,语文教师在备课活动中所自觉关注的,往往不是教学内容,而从一开始就陷入教学方法中。在“教什么” 还拿捏不定的时候,一心去设计有新意的“怎样教”, 这无异于缘木而求鱼。

三、如何确定“教什么”

如何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我以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和具体课文三者的结合。确定教学内容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 课文的主要特征

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极为庞杂的,我们应该选择最能体现这篇课文特征的内容来教。根据王荣生先生鉴别出的选文,选文类型分别是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如“定篇”型的文章是经典性的选文,它就是教学内容。对于这样的文章在教学中要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切实做到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样本”类型选文的教学内容,是完全由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情形下自己生成的。这种类型选文的教学内容是不确定的,是以动态的方式呈现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生成过程就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例文”的教学内容是“已经成型的知识”,是属于语文“教材内容”。那么,例文例什么、怎样例,就要从教材层面来取舍教学内容。例文可以例字、例词、例句、例篇,也可以例其他。从现在许多教师的教例看,大多把文章上成了例文,也许受“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的影响。但例文不是面面俱到的例,该例的例,不该例的不例,教师一定要把握住一个明确的教学内容的尺度。对于“用件”类型的文章,它是引起问题、训练知识、提供资料的选文,需要斟酌对待。

(二) 学生的需要

确定课文的教学内容也不是由教材一个要素决定的,还涉及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因此,也不可能是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我们只能选择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三) 编者的意图

编者的意图主要是通过课后的练习题来体现的。语文练习题的重要性在语文课程中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因为语文练习题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他课程中,练习题最多只是课程内容的重现,有的只属于教学领域,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课程本身并没有很大影响。但语文课不是这样,语文课“教什么”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练习题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

如果说得通俗简单一些,笔者觉得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带着课标,走进教材,根据课程目标,制订课时目标;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习得语感,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同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培养学生识、写、读、背、作、说、习七个方面的习惯和能力;学习文本本身包含的字、词、句、篇、句式、段式、立意、表达等方面的知识。说得再简洁一些,就是教语文知识,练语文技能。

其实,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就是回归文本的教学。只要我们坚持以文为本,精讲多练,积累运用,就能教会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