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医学教育正文

血站采血点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全程开展献血反应健康教育指导的干预效果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3-01-31
  • 阅读量37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探究血站采血点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全程开展献血反应健康教育指导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站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参加无偿献血的416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指导原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8例。对照组给予献血前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献血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均于献血后对献血者实施现场观察15 min。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再次献血意愿、分享献血经历意愿、献血知晓情况、献血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及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献血者愿与亲友分享献血经历、愿再次献血、无偿献血知识熟悉占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献血者S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者献血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采血点在献血全程开展献血反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提升献血者的再次献血意愿,改善其焦虑情绪,此外还可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献血反应;全程健康教育指导;血站;献血意愿;焦虑;


献血反应是由献血者的心理、生理因素及采血护士操作技术、工作态度等客观因素引起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及血容量急剧下降的综合征,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会导致心动过缓、晕厥等现象,对于献血者身体健康及再次献血意愿有较大影响。为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常于献血前由护士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指导,但常规的干预流程不够全面,整体效果欠佳。而在献血全程开展献血反应的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对献血的整个过程进行干预,并积极地同献血者普及献血常识,对献血者的身体状况及反应进行密切的观察,且于献血后对献血者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指导,可让献血者积极配合工作[1]。故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站采血点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全程开展献血反应的健康教育指导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站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参加无偿献血的416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指导原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8例。对照组男性116例,女性92例;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41±4.23)岁;献血量200~400 m L,平均献血量(257.42±50.06)m L。观察组男性120例,女性88例;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7.45±4.20)岁;献血量200~400 m L,平均献血量(261.05±48.76)m 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献血者身体健康,各项指征正常,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1.2 方法

对照组于献血前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在献血前护士积极地向献血者讲解献血相关知识,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并普及献血反应的处理办法,根据献血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献血量。

观察组献血者则于献血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具体为:(1)献血前。于献血前1 d,由专职人员电话或短信通知献血者献血时间及献血前注意事项,于献血当天由具备专业技能的专职护理人员准备好献血所需物品,保证室内环境良好,积极向献血者普及献血相关知识,让献血者了解献血的身体条件要求及出现献血反应的及时处理办法,对献血者采取个别与集体结合的方式进行献血反应基础知识宣教,并于献血前将准备好的食物、水等分发给献血者,消除其献血顾虑,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2)献血中。献血者的整个献血过程由护士进行全程陪伴,询问献血者对于献血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转移注意力,此外,还需对献血者献血时的身体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必要时给予积极干预和指导。(3)献血后。献血者现场留观15 min,观察献血者献血后的精神及身体状况,是否有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等,护理人员再次给予献血者食物、水等,使得献血者能够于献血后及时地补充水分及营养,指导献血者正确按压穿刺部位10 min以上,对献血者的生活、饮食、日常运动、穿刺部位的保护方面提出建议并进行指导,若无献血不良反应可引导献血者有序离开血站采血点。于献血后第2天及时回访,对于有献血不良反应如献血后穿刺部位瘀斑或疼痛的献血者,可采取相应指导,告知献血者手臂休息、放松,勿提取重物,勿局部热敷等。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献血者再次献血、与亲友分享献血经历的意愿及无偿献血知识熟悉程度。上述内容均通过调查并进行统计。(2)比较两组献血者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于干预前后对两组献血者的SAS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评分总分为80分,分值越高表明献血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3)比较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情况。于干预后,对两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总发生率=(重度反应+中度反应+轻度反应)例数/总例数×100%。其中重度反应为:献血者在献血后或献血中出现头晕、脸色苍白、恶心、血压下降等,还伴有晕厥、脑缺血等症状;中度反应为:献血者在献血后或献血中出现头晕、脸色苍白等症状,还伴有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轻度反应为:献血者在献血后或献血中出现头晕、脸色苍白等症状。(4)比较两组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于干预后,对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并比较。主要包括穿刺部位瘀斑(献血过后静脉的穿刺部位按压不当或提拎重物等出现青紫肿胀等)、疼痛(献血后穿刺部位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总发生率=(穿刺部位瘀斑+疼痛)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献血者再次献血、分享经历意愿及知晓情况比较

观察组献血者愿与亲友分享献血经历、愿再次献血、无偿献血知识熟悉占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献血者再次献血、分享经历意愿及知晓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两组献血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献血者S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献血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2)P<0.05。

2.3 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献血者献血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4 两组献血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献血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献血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若献血者对献血没有正确的认知,不了解献血反应的有效应对措施并未及时给予干预措施,极易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并影响下次献血的意愿,为减少其发生,常于献血前由医护人员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指导,但这未考虑献血者献血期间及献血后症状及心理状态变化,干预范围有限。

献血全程开展有关献血反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即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献血相关知识及献血反应发生时相关处理措施的讲解,使献血者对献血过程有一定认知,可减轻献血者的心理负担;献血中积极地与献血者进行沟通,可使献血者更积极地配合献血,且可减轻献血者的紧张等不良情绪,献血后对献血者的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及时给予营养补给,积极关注献血者献血后的身体状况。此外,其可增强献血者对采血护士操作技术及工作态度的认同感,使献血者献血后心理上得到安慰,进而增强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意愿[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献血者愿与亲友分享献血经历、愿再次献血、无偿献血知识熟悉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血站采血点在献血全程开展献血反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提升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知晓程度、与亲友分享献血经历的意愿、再次献血意愿。此外,还可以有效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与郭荣[4]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SAS评分是体现献血者负性情绪的重要指标,评分越高表明献血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部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焦虑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意愿;献血反应是体现献血者献血过程中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献血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去甲肾上腺素(NA)分泌增加,进而会刺激心脏传导系统的β-受体的活性,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下降,使献血者出现血压降低、面色苍白等献血反应[5]。血站采血点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全程开展献血反应的健康教育指导,积极将献血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为献血者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告知其献血对机体新陈代谢的好处,增强献血者积极献血的决心,减轻献血者焦虑情绪;献血中积极地与献血者进行沟通,也会使献血者的不良心理得以疏通;献血后给予献血者营养方面的支持,能够避免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且于献血者离场前对其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指导,可提升献血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6,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献血者SAS评分及献血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血站采血点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全程开展献血反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改善献血者焦虑情绪,减少献血反应,与胡容等[8]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血站采血点在献血全程开展献血反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提升献血者的再次献血意愿,改善献血者的焦虑情绪,此外还可以减少献血反应,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蒋莹佳,张子甲,陈莉,等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采供血机构农村地区无偿献血服务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20,33(12):1276-1280.

[2]孙振晓,刘化学焦林瑛等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2):198-201.

[3]邹惠荣,丁淑荣,李星.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质量、不良反应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4):2501-2504.

[4]郭荣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焦虑情绪和献血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3):77-79.

[5]陈莉,蒋莹佳常缨等基于心理需求的干预措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石家庄地区献血服务与招募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20 ,33(12):1280-1283.

[6]张涛改善服务质量来提升团体献血满意度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1):1889- 1890.

[7]李娟.欠晓春党晓娟.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无偿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3)-490-491.

[8]胡容,梁红.健康教育指导对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预防作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