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医学教育正文

微电影在医学教育教学领域应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8-26
  • 阅读量15次
  • 评分0

摘要:近些年来,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给我国影视传媒、教育教学等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其逐渐展现出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本文重点介绍在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在医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新媒体;微电影;医学教育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在现代的新媒体环境中,各行各业均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教育教学的形式也随之有一定程度地改变。医学书籍种类内容多、医学知识点繁多复杂,初学者难以找寻其中蕴含的规律,建成完整的体系进行记忆,这些特性造成我国在校医学本科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的现象,而微电影这一顺应时代要求产生的新兴影像形式,其互动性、灵活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可缓解医学知识本身的枯燥性。因此如何将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更好结合,开创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教学模式,创作出更好地满足医学教育教学要求的优质微电影,显然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教育部门以及医疗相关机构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


1新媒体时代下微电影的发展


1.1新媒体


媒体是指人借助用来在两者之间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新媒体简单来说是一种环境。其在狭义上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广义上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顾名思义,新媒体泛指利用电脑及网络等相关的传播新技术,在传统媒体形式的基础上,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产生的质变。其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互动性强并且搜索便捷等诸多优势,为各行各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1.2微电影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大约于2010年之后开始进入大众的眼帘并渐渐流行起来。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其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微播放时长、微制作周期、微规模投资等特点且拥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微电影可以看做是“碎片化”的电影,人们可以通过微电影来精练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某种思想、情感或展示某些事物,微电影的拍摄和内容相比于电影来说更自由化和多样化[1]。


1.3微电影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互联网+”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冠以“微”字事物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在快节奏的生活推动下,微电影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微电影因其具有互动性、灵活性及实时性等特点,而与当前形势下人们碎片化的娱乐方式相契合,可以在短暂的休息时光中接收到较为完整的信息,并可以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故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与欢迎。观看浏览短时间的微电影成为人们日常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方式与娱乐形式产生了较大改变,微电影这一新兴的影像形式依托新媒体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并渗透到生活的诸多方面,并对传统视听传媒产生的深刻影响。互联网和视频门户网站的快速发展为微电影的播放和传播带来便利。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大众的时间更趋于碎片化,大家更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到更为全面的信息,微电影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则充分符合了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习惯。微电影最初主要用于商业宣传,随着微电影不断走进大众的视野以后,其被赋予更多形式,内容上也不仅仅用于商业宣传,如科普微电影、教育微电影、公益微电影等等。只要更加注重创作团队的专业性、培养微电影方面的人才,拍摄出更具专业化的微电影,微电影这一新媒体孕育而生的新兴事物在未来可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形式,并用于更多的生活领域[2]。


2新媒体时代下医学教育教学现状


2.1医学知识技能学习现状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探索性、学术性都很强的学科,其知识涉猎广、专业名词多,知识点细密繁杂,医学学科分科精细,科目多。据统计,一个医学生所需研读的书籍摞叠起来的高度超过了正常人的身高。医学专业课程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专业性极强。医学生既需要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又需要熟练临床操作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信息量大且88抽象的医学知识与长期专业且枯燥的实践操作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学习耐心缺乏。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出现授课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等现象,都成为医学教育教学的障碍。例如在临床技能操作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实践操作与技能培训环节,不仅使学生们的学习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普遍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2.2我国医学教育教学领域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教学多以开设医学课堂教学为主,而教师讲授的授课形式单调,限于学时,可指导的学员有限,适合学校和小群体的培训或者单纯理论知识讲授,对教学时间、教师及学员的数量有要求[3]。同时,局限于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师生课堂互动不佳,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佳,很大程度上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现因材施教,既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使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的教学效果。此外,当前医药教育模式多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方法以知识灌输式为主,实验教学隶属于理论教学,课程考核以记忆内容为主。学生学时多、负担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不足,存在教育模式观念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判断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4]。因此,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仍是我国医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现阶段,部分医院为有效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理解能力,在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如在手术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真实的手术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直播,让医学生可以同步观摩与学习手术过程,让学生可以仔细观察手术的每一个细节。同时,现代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模拟患者心跳声、肺部呼吸声音和语音震颤声等人体脏器声音,既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的临床操作技能。


3新媒体时代下微电影在医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3.1微电影顺应信息时代潮流发展迅速


在新媒体时代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更迭也不断加快。现代人在信息知识的获取中更加倾向于提高效率和缩短时间。而微电影作为微视频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因其耗时短、剧情寓意丰富、生动有趣等特征更易被所大众接受。焦明光影微电影分析报告中指出:微电影受众平均每周在网上看视频花费时间为10.2小时,在线观看微电影的比例迅速上升,占比高达95.4%;找到需要的视频资源后,下载观看的用户占比47.6%。微电影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微”上,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微电影在整体内容结构上与普通电影并无二致,区别仅在于时间的长短,这鲜明的特色就要求其在有限时间内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吸引人的内容[5],使微电影具有趣味性这一性质。个性化是微电影的一项重要特质。微电影追求一种个性的、“出乎意料”的表达方式,以最引人注目的形式,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注意力,与当前人们碎片化的娱乐方式相契合[6]。


3.2微电影在医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兴起


因微电影的独特性,其经常作为文化传播、教育的一种手段。现如今,还可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应用于多种学科的学习。据查阅资料发现,微电影教学法的正式概念最早是由孙叶飞于2013年提出,其应用于思政理论课教学[7]。之后,微电影教学法开始慢慢发展,不仅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手段,还逐渐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如在医学教育教学领域,微电影教学法在专业必修学科方面应用不多,主要用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史的学习、医学英语培养等方面。微电影集语言、动作、音乐、场景等多元化元素为一体,激发学者的发散性思维,加深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印象。例如微电影《黄金六分钟》对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的效果十分理想;又如近年来的作品———《人间世》,以医院为拍摄原点,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选择,所展现的是真实的社会现实,引发学者对医者职业道德的思考[8]。微电影的出现给医学知识的教学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目前,微电影教学法仍处于萌芽阶段,其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都有待深入研究,所以微电影在医学专业学科方面的应用还有待开发,潜力很大。


3.3微电影应用在医学教育教学领域的优势


3.3.1医学知识电影化,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医学知识内容抽象复杂,医学技能操作要求高,在学习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例如成功体验感少导致缺乏施救的自信、学习问题无法解决导致学习兴趣逐渐减弱等。把抽象化医学知识与微电影进行结合,利用微电影的趣味性内容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综合心理学、教育学和电影艺术学,创作创新型医学教育教学微电影。丰富剧情和场景,让学者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通过观看微电影来帮助提升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可为相关教育行业提供新思路。3.3.2穿插生活的常识,实现知识互融效果。在每期的微电影中,可以在主线剧情的基础上辅以其他医学小知识和生活常识,实现知识的互融。以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为例,当主线为心肺复苏抢救时,则可以利用不同需要心肺复苏的抢救场景来穿插不同的小知识。一氧化碳中毒可以穿插使用煤气时的注意事项,溺水可以穿插防溺水和进行心肺复苏前相关抢救措施等。以不同的场景可引起学者对不同突发情况的联想与思考。3.3.3知识视觉形象化,激发兴趣提高记忆。美国研究发现由普通的听讲模式转变为运用声音和图片的模式可将学习内容留存率由5%提升至20%。所以,将繁杂难记的医学知识与生动有趣的微电影相结合,将抽象的医学知识视觉形象化,有利于增强记忆,有助于对知识的快速掌握与学习[9]。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 种活动的倾向,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兴趣,对观察力、判断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形成、发展和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兴趣是人类跨入知识殿堂的向导,也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有研究证明知识视觉形象化能提高学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以一个班级为实验对象,进行微视频英语教学后总结发现全班学生都认同微视频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证明了微视频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听力与写作技能[10]。3.3.4改进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教学方法。目前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有教师授课传统模式、多媒体培训模式、人工模型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通常地点、人数受限大,耗时长;单纯多媒体模式的视频通常由任课老师在网上下载,其时常会有声音卡顿、画质粗糙,情节方面缺乏生动性,整体与课本知识不够连贯,缺少系统性等问题,给复习带来不便。而微电影不仅是作为符合现代碎片化时间安排的一种文化娱乐产品,还可以应用于教学活动,通过网络视频平台科普和传播医学知识。趣味微电影教学法是一种通过与当代大众媒体发展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利用丰富的剧情将知识连贯起来。它针对某一课程主题进行情景设计和角色扮演,经过导演、编剧、摄影、剪辑等工作,最后形成趣味创意的微电影作品可以给医学教学教育、培训和研究等提供新思路,启发相关行业推行符合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助力国家健康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3.3.5促进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微电影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传播形式,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形式,将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融为一体。微电影教学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可以让教学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自己的教学风格相结合,达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既增强课程感染力与吸引力,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获得感,从而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相比传统教师讲授的授课形式,同学们更乐于接受新的媒介传播形式,而微电影表达内容可见、可视、可感、可知,让学生在学习、感知、领悟、赏析、深度分析和解读微电影表达内容的过程,既能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并掌握繁杂的医学知识,还能增强其理论思维能力,也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电影文化的精髓,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医学使命感增强,对医生这一岗位有更多的了解与理解,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微电影因其独特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使用程度也越来越高,微电影教学法将会成为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潮流。医学教育教学微电影的提出,可将医学知识电影化、打造丰富的剧情和场景,提高学者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加大学者联想与接受的程度;同时提高记忆摄取率,提高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