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在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上项目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于老年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早期介入康复治疗 老年肺结核病患者 临床价值
老年人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肺结核患者病因多,痰阳性率高,治疗效果差,大部分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了解住院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做好其治疗工作,确保住院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近几年来,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被许多临床医师所提倡,不但能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和耐力,还能帮助机体修复肺组织,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在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7.56±5.56)岁。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7.51±5.4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老年人首次发现肺结核,或发现时间较久未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属于初治范围。病变轻微,无空洞,痰中无细菌,可口服异烟肼0.3 g/d,利福平0.45 g/d,乙胺丁醇0.75 g/d,吡嗪酰胺1.5 g/d,治疗2个月,之后服用利福平、异烟肼治疗9个月。明显活动性、肺组织损伤、痰菌阳转症患者,给予异烟肼0.3 g/d,利福平0.45 g/d,乙胺丁醇0.75 g/d,吡嗪酰胺片1.5 g/d,2个月后,每日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9个月。老年性肺结核病灶活动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充分摄取营养。在病愈后,逐渐参与一些增强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的活动。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早期介入康复治疗。①有氧运动。引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和太极拳、五拳、八段锦等康复锻炼。每周进行2~3次康复训练,约40 min/次。为患者讲解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②呼吸训练。引导患者缩唇及腹式呼吸,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一手放胸,一手放腹,胸部不能动,深吸鼻部对抗手压,然后鼓起腹部,缩唇用力呼气,收腹。3次/d,15 min/次。③咳嗽、咳痰训练。指导患者排痰咳嗽,患者应坐直,深呼吸,按压腹部,身体前倾,继续咳嗽,咳嗽时收缩腹肌,然后将痰从肺中排出。3次/d,15 min/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总有效率。疗效标准:显效为治疗后咳嗽、咳痰、咯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痰结核持续阴性6个月以上,胸部X线检查无活动性病变;有效为治疗后咳嗽、咳痰、咯血等临床症状改善,痰结核减少或转为阴性,胸部X线检查病灶吸收情况优于或小于治疗前;无效为上述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痰结核检查、胸部X线检查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总时间(8.45±2.55)d短于对照组(11.51±3.21)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①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19/20),高于照组的65.00%(13/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病。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或因疾病(如HIV感染)和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而被公认为易感人群。其患病率高,尤其部分男性患者,因有长期吸烟习惯,更容易成为易感人群。老年患者病程较长,主要原因是多器官功能减退、营养状况差,部分老年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或经济状况不佳,或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不定期治疗,自愈能力差,不能发挥杀菌抑菌作用,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不佳[2]。疑似肺结核患者要慎重检查,进行肺结核多项化验尤其重要,不要被以往的检查结果和病史所蒙蔽,要全面分析,进行相关复查,防止误诊。在诊断不明确和完全排除结核时,不要滥用激素,促使病变扩散。对老年肺结核病的治疗,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应用和剂量。抗菌药物的滥用会降低患者的免疫能力,造成菌群失衡,不利于治疗。早期、联合、定期、适时、全程是结核病治疗的基本原则。针对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不能采取单一固定的治疗模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3]。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是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证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不仅能缓解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通过锻炼能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改善外周血液循环,从而抑制交感神经,促进骨骼肌代谢,缓解患者症状、体征,提高运动耐力,本研究显示,经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干预后,FEV1、FVC明显升高,提示患者肺功能有明显改善。这是因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通过增加腹肌和呼吸肌的张力,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改善肺结核患者的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症状,从而使肺重新开放,提高肺功能。与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更有利于肺组织修复和功能性残气的排出,从而改善通气功能。因此,通过早期呼吸介入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呼吸耐力,改善呼吸困难的表现,增强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于老年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加速症状的好转。
【参考文献】
[1] 蒋胜华,李丕宝,陈莉,等.呼吸康复训练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的应用价值[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20,8(3):186-190.
[2] 刘粉娣.综合护理、呼吸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19(19):84-85.
[3] 蔡艳玲.结核性脓胸胸膜剥脱术后应用呼吸功能训练[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