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张克俭 摄影/红梅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上腹痛、腹胀、恶心等不适的感觉。以上情况有时不加以注意可能自己就消失了;有时却反复出现,严重时还要影响到日常生活。进食后可能会加重以上的不适感觉,导致不敢进食物,出现食欲下降,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而有些人还会浮想联翩,恐癌的心理可使症状进一步加重。更有甚者心理负担加重,精神恍惚,自己感觉好像真的患上不治之症了。这种心理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怎样科学判定自己是否真的有“胃病”了呢?这还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有关的医学知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我们老百姓所说的“胃病”,实际上指的是上消化道疾病,也就是发生在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疾病,不~定是肿瘤性疾病,可以说以上部位发生的疾病大部分还是良性的。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功能性病变”,也就是说,用常规的检查方法无法发现的非器质性病变,或者说肉眼看没有变化,仅是胃肠动力或蠕动方面出现过慢或者过快所导致的不适感。
下面我们就从常见的一些症状组合说起,看看自己是否可能真的患有“胃病”了。
腹胀、早饱、上腹不适
导致消化不良的因素很多,如进食过多,进食的内容过杂,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某些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食物)等;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损伤即药物的消化道副作用等,也可引起以上不适的发生;此外某些疾病如糖尿病有时出现胃轻瘫,同样有腹胀、早饱等。也有人将以上情况叫作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就是说一般不用特殊治疗就可以恢复正常。所以中老年人应注意自己的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可减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自己判断及”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如症状持续不减,应及时就诊,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反酸、烧心,下胸部疼痛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反酸、烧心等症状,有时饮食后加重,过多的进餐后特别是进食一些刺激性大的食物,可暂时出现,一般在1~2天内不用特殊治疗,仅是通过生活饮食的自我调节,如暂进一些清淡食物,症状就可消失。这是急性胃炎的常见表现。如果以上症状持续发生数月不缓解,就应该想到是否患了反流性食管炎(也叫作胃食管反流病GERD)了。现在人们生活节奏较快,进食内容过于丰富,加之进食辛辣食物及饮酒,或肥胖,都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病。如果伴有哮喘、慢性咳嗽和咽炎更可疑有反流性食管炎。发生以上情况可去消化专科医生处咨询一下,轻者服用一些抑制胃酸的药物就可以了。有条件最好检查一下胃镜,看看是否有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Barrett食管是因为长期胃酸等刺激,使食管下段的黏性组织变成了胃黏膜组织。Barrett食管一般合并有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证明,Barrett食管者食管下段及胃食管交界处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十分重要。也就是说患有食管炎者,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去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处检查胃镜,有可疑病变时还应取病检,有些病变如出现黏膜上皮严重的肠上皮化生者还应定期胃镜随诊。
当然,有明显胸痛,特别是急性发作的老年人,还应该和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相鉴别。后者用制酸剂无效,心电图可有相应的心肌供血不足的提示,应加以重视。
上腹痛伴烧心、反酸
上腹部大部分被胃所占据,腹痛主要出现在左上腹或上腹正中。胃炎是最常见的“胃病”了,症状一般很轻,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急性胃炎发病较急,一般都有较为明确的诱发原因,如近期有大量饮酒或进食辛辣的食物,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去除诱因后不适症状可明显缓解,或逐渐消失。慢性胃炎的病程一般持续数月至数年,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加需要重视。其中浅表性胃炎是较轻的一种,以上腹隐痛为主,伴反酸、烧心,服药效果较好,但日常生活不加以注意易复发。萎缩性胃炎多表现为无明显原因的上腹痛,如不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时,一般没有反酸、烧心症状。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不满意。需要说明的是,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上伴有较重的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胃癌的发生率偏高,特别是同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进行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萎缩性胃炎还需要每年一次胃镜检查,了解病变的发展情况。
明显的有规律的上腹痛,同时有烧心及反酸时,还应考虑是否患有消化性溃疡。所谓消化性溃疡是指与胃酸过多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溃疡。前者腹痛多在餐后,饮食后加重;后者腹痛多见于餐前,稍加进食可缓解,即所说的空腹痛、夜间痛。中国人十二指肠球溃疡相对多见。若出现呕血或黑便说明发生溃疡出血了,病情一般较严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许多老年人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抗凝药物、活血化瘀药物。此时出现黑便时,即使无明显的腹痛和反酸及烧心等症状,也应该想到是否有药物所致胃溃疡的可能。
如果腹痛持续的时间较长,且无规律,伴发有消瘦、贫血或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去医院行胃镜检查,排除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可能。当发生呕吐说明出现梗阻,提示病情已相当严重了。
呕血及黑便
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出血性疾病。无痛性出血一般多见于血管性病变,如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见于肝硬化患者,表现为呕吐鲜血,且量较大,可出现休克等严重情况。所以无明显腹痛,突然的呕吐鲜血且量较大者,应考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要立即送医院抢救治疗,贻误病情会有生命危险。
胃的血管畸形也可突发消化道大出血,但常发生于青壮年,且呕吐物多是咖啡色,可以加以鉴别。
有些老年朋友对便潜血非常紧张。其实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有损伤都可以出现便潜血,常见的还是良性病变,如急性胃黏膜病变,药物所致的糜烂及溃疡,当然少数情况也是消化道肿瘤的表现之一。如果进行相应治疗后,复查便潜血结果变为正常,就不用过于紧张。无原因的持续出现便潜血阳性者,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胃病”,如胃间质瘤、胃毛细血管扩张、胃增生性息肉等,一般无明显特殊的临床表现,多在胃镜检查中偶然发现。所以定期的胃镜检查还是有必要的。一般人3~5年做一次胃镜检查,较重的萎缩性胃炎患者每年检查一次,对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同时进行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有“胃病”的症状,又无法自我进行初步判断时,就应该尽早到医院就医了。医生一般通过问诊和简单的体格检查,必要时做胃镜检查就可初步确诊了。胃镜可以观察到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大部分疾病,必要时胃镜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检以获得病理诊断,确诊疾病。有时还需要借助超声内镜、肿瘤标志物的化验等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