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急救医学正文

急救医学的应用现状与作用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22
  • 阅读量258次
  • 评分0
  • 0
  • 0

  现如今人们生活以及在工作当中的压力都是比较大的,也正因为如此也导致了现在我国很大一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急发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加之意外伤害、交通伤害等多种因素,使我国的急救医学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下面小编就整理了关于急救医学的相关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急救医学系统在突发群体伤中的应用


  王龙(灵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山西灵石031300)


  【关键词】急救医学系统(EMSS);突发群体伤;急救


  急救医学系统(EMSS)主要是应对地震、水灾、火灾、重大交通事故、楼房倒塌、爆炸等灾难事故造成的群体伤员的紧急医疗救治,分为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康复三个阶段[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的便捷和流动人群的增多,突发群体伤害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及时启动急救医学系统(EMSS)对大批伤员进行快速准确的检诊和救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1年7月我院处理6人以上群体伤事件98起786例,其中男478例、女308例,年龄1-8岁,平均42岁;颅脑损伤208例,胸、腹联合部伤48例,多处软组织挫伤268例,脊柱伤82例,开放性骨折102例,中毒78例。


  1.2方法


  1.2.1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院已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院长负责全面指挥,医务部协调医疗抢救各个科室的支持,包括各临床科室、辅助科室、手术室、物资供应室,做好安置伤病员顺利住院等医疗保障。根据我院急诊科的接诊能力,将群体伤界定为单起事故伤员超过6人、其中有2人以上重伤。急诊科值班护士在接到群体伤伤员时,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科主任立即报告医务部,医务部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赶赴急诊科,启动急救医学系统(EMSS)。伤员10人以下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指挥协调,组织本科室人员自行实施抢救;10人以上由值班院长指挥协调,抽调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织全院力量实施抢救。


  1.2.2具体实施:抢救场地设在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大批伤员可在急诊大厅,并成立抢救小组。⑴组长由急诊科主任担任,指挥协调抢救,全权负责诊断、救治方案,决定伤员治疗的轻重缓急次序,组织会诊,负责向医疗机构行政部门汇报,以求得相关科室的支援。⑵主治医师,协助组长负责危重病员的救治,可代组长履行职责。⑶住院医师,参加抢救的全过程。高年资者全面评价伤员,协助主治医师进行急救操作,如深静脉穿刺、书写病历、重点胸腹检查。⑷麻醉/急诊医师,负责清理气道、气管插管、人工通气上呼吸机、头颈、神经系统检查、下胃管。⑸抢救护士,主管心电、血压监测、输液、报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⑹记录护士,记录生命体征、抢救过程、化验结果。⑺巡回护士,供应抢救物品,配合各种操作,陪护病人作相关检查。⑻保卫人员,由保安担任,维持抢救现场秩序,阻止无关人员围观,保证伤员进入急诊室后在院内运行的迅速安全。


  1.2.3抢救程序:急诊科的主要任务是对伤员进行初期评价、复苏和二期评价。⑴初期评价:①气道与颈椎:气道是否通畅,颈椎有无损伤。②呼吸:有无呼吸道梗阻,注意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及肺挫伤的连枷胸。处理:开放气道,吸氧。呼吸频率>35次或呼吸困难,要及时气管插管。如严重颌面伤、气道异物时应行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穿刺术;如气道开通仍不能缓解呼吸困难,应考虑气胸、血气胸,应行胸腔穿刺、证实后做闭式引流。如有低血容量休克,应尽快控制出血并做好止血,用大量敷料加压包扎止血并作抗休克治疗。③中枢神经系统检查:迅速评价伤员的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及反应。用AVPU法:A伤员是否清醒、V伤员对语言有无反应、P对疼痛有无反应、U有无任何反应。使用GCS评分法更有意义。④充分暴露伤员:全面评价伤员的伤情,脱去或剪去衣服。⑵复苏:①吸氧。②建立静脉通道:至少2条大口径(16号以上)针头或尽快行深静脉置管,同时取血查血型、配血,做血生化、血气分析检查,平衡液快速输入。③评价复苏效果:呼吸频率、脉搏、血压、脉压、血气分析、尿量等,定期记录比较评价复苏效果。④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异常并处理。⑤留置导尿管和胃肠减压管:便于复苏时观察尿量和防止误吸。⑶二期评价:经初期评价和复苏后伤员病情趋于稳定,应继续进行二期评价,从头到足全面检查,包括头、颌面、颈椎、胸腹、四肢、直肠、神经系统等,注意病史采集要简明扼要,体格检查要仔细,避免遗漏。


  2结果


  本组98起突发群体事件的救治,2005年1月-2007年12月接诊36起突发群体伤员,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平均为5-8min,急诊科接诊、分诊、处置、收入院至所有伤员处置完毕耗时约45min。2008年1月-2011年7月接诊62起突发群体伤员,通过以前的总结,启动急救医学系统(EMSS),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平均为3-5min,急诊科接诊、分诊、处置、收入院至所有伤员处置完毕耗时约22min。说明对突发事件群体伤采用急救医学系统(EMSS)应对可使临床反应时间明显缩短,急救效果满意。


  3讨论


  群体伤亡事件(MCI)是指伤亡事件的规模超出现场急救、转运或医院的处理能力,是伤亡病例的医疗需求超过了现有的医疗资源[2]。在发生群体伤时,对群体伤伤员抢救成功与否,不仅检验医院的急救能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医院对群体伤员的救治程序是否科学有效。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创伤危重患者伤后“黄金60min”是关键时间,这段时间内如果伤员的出血被控制和处置,即可避免死亡[3]。


  对急诊医学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要做到急诊医学科组织结构和布局合理,管理科学,抢救仪器到位,抢救程序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简洁,以便操作和实施[4]。我院近年来对突发性群体伤的救治启动急救医学系统(EMSS),对医护人员合理分工,进行严密的救护组织管理,加强急诊科与各专科、ICU、麻醉科、手术室的沟通和联系,使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及专科治疗无缝衔接,有效地缩短了院内急救等待时间,是群体伤员抢救成功的根本保障。


  急诊室要设有专用抢救室和先进的抢救仪器设备,由每班护士检查仪器性能并保持准备状态,各级医护人员均应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和养护,实现急诊、危重症患者化验、检查、诊断、抢救不出科,提高急诊急救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真正打造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


  第2篇:急救医学系统在突发事件群体伤中的作用


  邱发祥,黄明,赵全容(重庆江津区中心医院急诊科,重庆402260)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急救;突发群体伤


  急救医学系统(EMSS)主要是应对地震、水灾、火灾、重大交通事故、楼房倒塌、爆炸等灾难事故造成的群体伤员的紧急医疗救治。分3个阶段:①院前急救;②院内急救;③康复[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的便捷,流动人群的增多,突发事件群体伤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及时启动EMSS对大批伤员进行快速准确的检诊和救治,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现将我们运用EMSS处理突发群体伤的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治疗的突发事件群体伤98起(每起>6例)共786例患者,男478例,女308例,年龄1~78岁,平均(42.0±4.3)岁。颅脑损伤208例,胸、腹联合伤48例,多处软组织挫伤268例,脊柱伤82例,开放性骨折102例,中毒78例。


  1.2方法


  1.2.1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院制定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院长负责全面指挥,医务部协调医疗抢救各个科室的支持,如各临床科室、辅助科室、手术室、物资供应以及安置伤病员顺利住院等医疗保障。根据我院急诊科的接诊能力,将群体伤界定为单起事故伤员超过6例、其中有2例以上重伤时称为群体伤。急诊科医师接到院前急救医师的群体伤呼救后,根据伤员情况及预计到达的时间向各个相关科室发出呼救,各专科医师立即赶赴急诊科准备抢救,同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科主任立即报告医务部和分管院长,启动EMSS。


  1.2.2预检、分诊标准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及患者需要急诊资源的情况,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三区”:红区、黄区和绿区,将患者的病情分为“4级”,1级:濒危患者,2级:危重患者,3级:急症患者,4级:非急症患者,简称“三区四级”分类。①红区:抢救监护区,适用于1级和2级患者处置,快速评估和初始化稳定。②黄区: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3级患者,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置患者,当出现病情变化或分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应诊,病情恶化的患者应被立即送入红区。③绿区,即4级患者诊疗区。


  1.2.310例以下伤员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指挥协调,组织本科室人员自行实施抢救。10例以上由值班院长指挥协调,抽调相关科室临床医护人员,组织全院力量实施抢救。


  成立抢救小组:①组长由急诊科主任担任。指挥协调抢救、决定收容,全权负责诊断救治方案,决定伤员治疗的轻重缓急次序,组织会诊,负责向医疗机构行政部门汇报,以求得相关科室的支援;②主治医师协助组长负责危重病员的救治,可代组长履行职责;③住院医师由高年资及低年资各若干人组成。参加抢救全过程。高年资者全面评价伤员,协助主治医师进行急救操作,如深静脉穿刺、书写病历、重点胸腹检查;④麻醉/急诊医师负责清理气道、气管插管、人工通气上呼吸机、头颈、神经系统检查、下胃管;⑤抢救护士主管心电、血压监测、输液、报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⑥记录护士负责记录生命体征、抢救过程、化验结果;⑦巡回护士负责供应抢救物品,配合各种操作,陪护患者作相关检查。⑧保卫人员由保安担任,维持抢救现场秩序,阻止无关人员围观,保证伤员进入急诊室后在院内运行的迅速安全。


  1.2.4抢救场地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大批伤员时可在急诊大厅。


  1.2.5抢救程序急诊科主要任务是对伤员进行初期评价、复苏及二期评价。(1)初期评价:①气道与颈椎:气道是否通畅,颈椎有无损伤;②呼吸:有无呼吸道梗阻,注意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及肺挫伤的连枷胸。处理:开放气道,吸氧。呼吸频率>35次/min或呼吸困难,要及时气管插管。如严重颌面伤、气道异物时应行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穿刺术。如气道开通仍不能缓解呼吸困难,应考虑气胸、血气胸,应行胸腔穿刺、证实后做闭式引流。如有低血容量休克,要尽快控制出血止血,用大量敷料加压包扎止血并作抗休克治疗。③中枢神经系统检查:迅速评价伤员的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及反应。用清醒程度评估(AVPU)法:警觉(alert,A),伤员是否清醒;对声音刺激的反应(respondsvocalstimuli,V);只对疼痛有反应(respondsonlypainfulstimuli,P);无反应(unresponsive,U)。使用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法更有意义。④充分暴露伤员:全面评价伤员的伤情,脱去或剪去其衣服。(2)复苏:①吸氧;②建立静脉通道:至少2条大口径(16号以上)针头或尽快行深静脉置管,同时取血查血型、配血、血分析、生化、血气分析检查。平衡液快速输入;③评价复苏效果:呼吸频率、脉搏、血压、脉压、血气分析、尿量等,定期记录比较评价复苏效果;④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异常并处理;⑤留置导尿管和胃肠减压管:便于复苏时观察尿量和防止误吸。(3)二期评价:经初期评价和复苏后伤员病情趋于稳定,应继续进行二期评价:从头到足全面检查,包括头、颌面、颈椎、胸腹、四肢、直肠及神经系统等,注意病史采集要简明扼要,体格检查要仔细,避免遗漏。


  2结果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诊36起突发事件群体伤患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平均为5~8分钟,急诊科接诊、分诊、处置、收入院至所有伤员处置完毕耗时约45分钟。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接诊62起突发事件群体伤患者,通过以前的总结,启动EMSS,现在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平均为3~5分钟,急诊科接诊、分诊、处置、收入院至所有伤员处置完毕耗时约22分钟。说明应用EMSS应对突发事件群体伤的管理措施实施后临床反应时间明显缩短,急救效果满意。


  3讨论


  突发事件群体伤是指伤亡事件的规模超出现场急救、转运或医院的处理能力,是伤亡病例的医疗需求超过了现有的医疗资源[2]。在发生群体伤时,对群体伤伤员抢救成功与否,不仅检验医院的急救能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医院对群体伤员的救治程序是否科学有效。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创伤危重患者伤后“黄金60分钟”是决定性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如果伤员的出血被控制和处置,即可避免死亡[3]。


  对急诊医学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要做到急诊科组织结构及布局合理,管理科学,抢救仪器到位,抢救程序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简洁,以便于操作和实行[4]。我院近年来对突发事件群体伤的救治启动EMSS,对医护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进行严密的救护组织管理,加强急诊科与各专科、ICU、麻醉科、手术室的沟通和联系,使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及专科治疗无缝衔接,有效地缩短了院内急救等待时间,是群体伤员抢救成功的根本保障。


  急诊室要设有专用抢救室和完好的抢救仪器设备,由每班护士检查仪器性能并保持备用状态,各级医护人员均应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及养护,实现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化验、检查、诊断、抢救不出科,提高急诊急救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真正打造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


  在急救患者的同时,要加强医护人员的自身保护,我院2011年7月接诊一起重大硫化氢中毒事件,由于求救者未说清楚是毒气中毒,致使医护人员出诊时未带防护设备,使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出现中毒症状。


  第3篇:从急救医学现状探讨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陈大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温州325027)


  摘要: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医闹”现象频频出现在各家医院,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同时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本文通过分析急诊中心医患关系和医学生沟通能力现状,探讨从医生培养的源头入手,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急诊;医患关系;医学生;沟通能力


  当前,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据中国医师协会对全国115家医院的“医闹”调研,结果显示,遭受“医闹”行为的医院,从2004年的89.58%,增加到2006年的97.92%[1]。“医闹”现象成为医院和教育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由于急诊患者的特殊性:一方面患者面临生命威胁或身体伤残,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另一方面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短,对医院了解甚少,易产生不满情绪,因此医院急诊科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高发区。如何减少急诊的冲突和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笔者认为,强化医患沟通,特别是从医生培养的源头入手,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


  1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从事急救医学工作的需要


  医院是社会的窗口,24小时对外开放的急诊室则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急、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患者往往起病急,病情重,医院的设施和管理体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多科室奔波,长时间等候,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患者多,工作忙,导致医护人员不能向患者做全面细致的解释,缺乏耐心,尤其是老年、小儿急重症患者,听力、语言的障碍,影响沟通,更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另外,急诊患者来源于社会的不同层面,人员复杂,涉及面广,且部分患者及家属在受诊过程中,存在过分苛求或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以及无理取闹的现象。由于日夜从事高强度的工作,致使医护人员深感自己为患者付出许多,但仍然难以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甚至产生误解,引发医疗纠纷。这些情况客观上导致了急诊医疗过程迫切需要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


  2医学生沟通能力的现状


  对急诊临床见习、实习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医学生沟通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2]。


  2.1对“以人为本”和医患沟通的认识不足


  由于缺乏对“以人为本”定义的新认识,低估了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在医疗中的作用,只关心病、不关心人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医学生对构建医患关系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医学生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心理准备,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乏应对策略,与患者交往中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3]。


  2.2环境转换对医学生沟通产生冲击


  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后,特别是在急诊中心轮转,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社会对象,会对学习、工作环境等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表现为初次接触服务对象时,不敢多问,也不知道从何问起。另外,现在的医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备受呵护,进入实习阶段后不能很快进行角色转换,缺乏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2.3临床见、实习中沟通技能缺乏


  进入临床实践,医学生此时已具备一定的急救理论知识,对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所认识,并对相关的辅助检查方法及结果分析也有所了解。然而面对患者时,不少学生在问诊、查体、诊疗操作中,不善于与患者交流、沟通,如询问病史时言语生硬、行为拘谨,常带有暗示、审问之意。体检时动作粗重,不注意保护患者,诊治过程中既不交代病情也不安慰患者。亦有学生因怕说错话、做错事,干脆采取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尽量不跟患者说话的消极做法。


  3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


  面对新的医疗形势,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认真讲解、传授、评估其交流技能,使每一位医学生不仅具备精湛医术,更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4_5]。


  3.1强化教育,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


  医学生要做好医患沟通工作,首先要对沟通的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医患沟通作为独立课程设置,并定位在与临床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医患沟通应是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沟通,医者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其语言、表情、动作姿态,甚至医院的环境,诊室环境,无一不在向患者及其家人传达着某种信息,传达着医者的感情和态度。


  3.2改革部分课程设置,开设有关沟通方面的辅导课程


  要把医患沟通教育融入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增设医患沟通课程,还应在原有的相关课程中渗透医患沟通教育内容。另外,为学生开设有关沟通方面的专业辅导课程是提高与患者沟通技巧的有效方法。在临床见、实习的过程中,要通过汇报病史和早上交班制度,锻炼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未独立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的专业,可在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医患沟通学讲座以加强学生沟通技能的培养。


  3.3注重临床教师沟通能力的培养


  临床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优秀的临床教师必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临床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其敬业精神、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的态度会自然地传给学生,这种示范作用将对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建立良性的医患沟通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培养临床教师良好的沟通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在评估临床教师业绩过程中,要把教师沟通能力纳入考核体系中,敦促他们提高沟通能力。


  3.4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鼓励学生与患者交流,站在患者的立场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尽量让学生在问诊和查体之前充分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尽量地配合学生的见、实习。另外,对平时工作中由于患者多、工作量大、为追求效率而导致的疏于医患沟通的现象,临床教师应该为医学生减负,减少他们的工作量,规定每天的接诊人数,禁止操作中的赶时间、抢速度现象,确保医学生和患者有足够的沟通时间。


  3.5注重职业礼仪的培训


  注重职业礼仪、树立健康的职业形象是医患沟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形体上要有健康的精神面貌和得体的仪表举止,例如语言、姿态、动作及表情等均应符合有礼、有利、有节、有技巧的原则,服饰要整洁大方,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并提倡使用礼貌的语言、安慰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在接触患者时,要注意眼神和必要的微笑配合友好的、雅观自然的手势。


  4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实践和成效


  我院自2010年起开始对在本院急诊中心实习的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入科培训和定期的沟通实践技能培养。措施包括:指定专人(高年资沟通能力强的医师)对所有刚入科的医学生进行4课时的医患沟通专项培训教育;每2周以5~8人的实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过程中医患纠纷或相关医患沟通问题的专项反馈,并指定专人负责以小组会议的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每月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中发放针对医学生沟通能力的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表现并反馈到医学生个人;指导并要求医学生根据自身不足提出持续改进计划并实施等。通过对2009年度(32人)与2010年度(37人)2批在本院急诊中心实习的本科医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之后的2010年度,针对医学生的医疗纠纷和投诉率较2009年度下降了42.3%,患者满意度上升了59.5%。这些数据说明:通过对在急诊中心的医学生实习、见习过程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够使医学生提高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医患沟通技巧上的应对策略,能够较快地完成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角色的转换,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信心和心态,这些也从侧面促进了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巩固与深化,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今天,为医者勇于剖析根源、寻求正确的解决途径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保证[6]。同时,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还需要学校、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医患双方和睦相处、共负责任、共担风险、共享信息、利益双赢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