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基础医学正文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3-03-30
  • 阅读量29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探究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收治的13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及二者联合对疾病检出情况的差异性。结果: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左心室充盈峰迭比值(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联合诊断对心律失常、左心室扩大、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检出率均高于单一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较好反映其病情,提高疾病检出率。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加重其左心负荷,导致左心房扩张、肥大,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增加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的发生率[1,2]。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疾病早期无明显的疾病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右上腹疼痛、少尿、全身水肿等症状[3],预后较差,因此加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有效诊断和治疗干预十分必要。心电图是目前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可反复应用等特点,但是其漏诊、误诊率较高[4]。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分辨率高、无创、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心脏疾病的检查中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主要观察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诊断效果及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收治的13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试验组男75例,女63例;年龄45~74岁,平均(66.30±5.17)岁;病程1~15年,平均(7.16±0.82)年;高血压分级:Ⅰ级46例,Ⅱ级61例,Ⅲ级31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4~75岁,平均(65.98±4.92)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试验组患者参考《内科学》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肝肾等功能基本正常;(3)依从性较好;(4)意识清楚,可配合研究;(5)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冠心病者;(2)有心脏手术史者;(3)继发性高血压者;(4)存在严重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方法:两组均实施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检查。(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实施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2.5 MHz,协助患者保持侧卧位,充分暴露胸前相关部位,涂抹耦合剂,在其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实施扫描,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频谱多普勒测量舒张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E)及舒张晚期左心室充盈峰速(A),并计算E/A。(2)心电图检查:采用心电图分析仪实施检查,协助患者保持为平卧位,测量QRS、Ptfvl、PR波群及P波。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及二者联合对疾病检出情况的差异性,主要为ST-T改变、心律失常、左心室扩大、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两组LVDD、IVS、LVP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AD、LVMM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及联合诊断对疾病检出情况比较: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联合诊断对心律失常、左心室扩大、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检出率均高于单一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及联合诊断对疾病检出情况比较[n(%)]


注:与心电图相比,*P<0.05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改变,社会节奏加快,高血压在临床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由于血压控制不良,长期处于较高状态,使左心负荷增加,心脏功能发生改变,患者可表现为心悸、胸痛、胸闷等症状。左心功能与结构改变可反映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其中左心室扩大、肥厚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重要特征之一[5,6]。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到疾病后期可出现左心室、左心房、二尖瓣、主动脉瓣等结构改变,导致心脏发生不可逆损伤,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早期诊断尤其重要。临床以往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采用心电图和X线片相结合的方式,找出左心肥大特征,以此来诊断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但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其左心室壁常不存在明显增厚的情况,因此,实施心电图检查无QRS波明显升高的情况,对于心室肥厚的检出率较低[7,8]。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同时,心电图检查较易受到仪器本身灵敏性的影响而出现疾病误诊和漏诊情况,应用价值并不理想。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两个主要优势,一是该检查方法具有无放射性、无创、无痛等优点,利用超声波可直观显示患者左心结构、左心室的舒张、收缩功能和血流状态,获取血流信号,并将血流信号进行叠加;二是可以对人体组织进行较好地分辨,清晰呈现患者心脏断面,如血管分布、管径大小等,更接近于解剖真实结构,可以及时监测和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进展情况。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价值,且可直观观察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将E、A血流显示出来,以此进行心室结构变化及功能损伤情况的评估,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度[9,10]。

本研究中,试验组LAD、LVMM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E/A水平低于对照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联合诊断对心律失常、左心室扩大、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检出率均高于单一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较好地反映患者的病情,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分辨组织,可进行实时、连续观察,获得相关的血流信号,清晰显示出脏器以及周围相关器官的断面,包括血管分布、血管径大小等,且可定量检测心脏功能和结构[11,12]。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会因为压力负荷增加,导致儿茶酚胺的相关分泌量有所增多,因此,在疾病诊断时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心电图检查显示ST-T改变,而实施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欠佳,因此可将二者联合来更好提高患者的疾病检出率。

综上所述,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有着一定的价值,与心电图联合检查,可更好地提高患者疾病的检出率,意义重大。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选取例数较少,病例具有区域性特点,加上患者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程度偏倚,建议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加大样本量,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