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飞
浙江省余姚市大隐镇卫生院 浙江省余姚市 315423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阴道臭氧灌洗来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把我院于2012 年7 月-2014 年2 月所收治的88 例阴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分别为44 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甲硝唑和制霉菌素治疗,观察组基于甲硝唑和制霉菌素的应用联合阴道臭氧灌洗来予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症状缓解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症状一天得到缓解的缓解率为59.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患者症状一天得到缓解的缓解率为34.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同时症状快速缓解率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基于甲硝唑和制霉菌素的药物治疗,联合实施阴道臭氧灌洗来治疗,起效快、症状减轻显著且疗程短,所获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以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阴道炎;甲硝唑; 阴道灌洗;臭氧;治疗;制霉菌素
健康妇女的阴道因解剖组织自身的特点对于病原体侵入具有自然防御功能,若该功能被破坏,病原体很容易侵入,以此引起阴道炎[1]。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阴道炎有细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幼女性阴道炎以及滴虫性阴道炎,多采取药物治疗[2]。在本次研究中,将近年来我院所收治的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阴道臭氧灌洗治疗该病的疗效,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 年7 月-2014 年2 月我院所收治的阴道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抽取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2-56岁,其平均年龄为36.7±3.5 岁。采取随机的方式把88 例阴道炎患者分为病例数各为44 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于就诊当天事先用碘伏棉球对外阴阴道进行消毒,将分泌物擦净,把臭氧妇科治疗仪一次性治疗头置入至患者的阴道内,并设定好治疗强度和时间,治疗10 分钟,接着按照医嘱将制霉菌素片研制成为粉剂或者甲硝唑阴道泡腾片于每日臭氧治疗后置入至患者阴道后窟窿,且口服0.4mg 的甲硝唑片,每天两次,连续三天。对照组患者用棉球擦净分泌物,其阴道用药与口服药物的方式和观察组相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可有性生活。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判标准
在治疗后进行两次随访,第一次随访
为末次治疗以后的3 天,第二次随访为停药以后30 天,其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者临床体征以及症状改善情况。把疗效指数当作评判本次研究疗效的标准,主要包含四大指标,即阴道充血、病原菌、白带异常以及阴道烧灼感,指标评定如下:0 分表示无,1 分表示轻,2 分表示中,3 分表示重,其中疗效指数为治疗前积分与治疗后积分的差除于治疗前积分的百分比。疗效评判如下:(1) 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在100%-75% 之间,经阴道分泌物镜检查呈阴性;(2) 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体征以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且疗效指数超过30%,经阴道分泌物镜检查呈阴性;(3) 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发生显著改变,疗效指数小于30%,经阴道分泌物镜检查呈阳性[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 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9%(40/44),组间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对比如表1 所示,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患者症状快速缓解率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阴道臭氧灌洗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甲硝唑对于厌氧菌具备抗菌作用,进入至人体以后能提高局部血药的浓度,具有很强的杀菌功效。制霉菌素对于念珠菌具备很强的抗菌活性,能够使病毒细胞膜或者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让细胞内容物得以漏失,以此发挥出抗菌功效。从研究结果来看,基于甲硝唑和制霉菌素的药物治疗,联合实施阴道臭氧灌洗来治疗,起效快且疗程短,所获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以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艳杰. 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4):33.
[2] 孙艳. 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318-320.
[3] 陈育珍.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2,02(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