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基础医学正文

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及研究展望

  • 投稿共青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837次
  • 评分4
  • 89
  • 0

侯建云

唐山京东医院 河北省滦南县 063500

【摘 要】本文从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分析切入,阐述心血管疾病发病现状、诊断现状及治疗现状,再对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做以分析,最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提出科学的策略建议,结合工作经验对未来作出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力争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略尽绵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防治研究;展望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环境污染逐渐增加,这些都成为疾病引发的重要危险元素,因此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日渐攀升,由该疾病的导致的死亡率也有明显增加,医学工作者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研究面临严峻挑战,此时对于全社会普及卫生健康常识,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迫在眉睫。

1 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分析

1.1 发病现状

纵观全世界,心血管疾病作为全人类的一大恶疾,每年都有几百万人因此死亡,我国是人口大国,老龄化严重,据调查,到2013 年底,我国约有近2.5 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平均10 个成人中就有两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从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男性的患病比例高于女性,年龄大的人患病率更高,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高达420 万,与其他疾病相比,心血管疾病引发死亡率最高。

1.2 诊断现状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相对较多,传统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心电图、彩超及心肌酶谱等检查,对疾病给出判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诊断技术不断被完善改进,目前准确率不断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新技术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全新的设备不断被引进,为患者提供更多重要的治疗信息。我们研究心血管造影、心脏多排等应用为心血管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如心血管造影通过检测官腔大小和粥样斑块,提取必要的组织信息,这在诊断冠脉病症时比通过冠脉造影要精准,新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又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这种诊断技术通过易损斑块,可以做到指导介入治疗冠心病。可见发展中的全新的诊断技术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便利条件。

1.3 治疗现状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有几种,首先是在心理上的治疗,这里提倡患者控制紧张焦虑等不安情绪,通过充分认识疾病调整自身的生活习惯,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其次是使用药物,通过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再次介入治疗,随着科技发展,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支架植入、冠脉内旋切旋磨术等方式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2 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很多行为或变化是心血管疾病衍生的表象,这些因素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是传统因素,主要包括高龄、男性、家族遗传病史、吸烟及自身所带疾病如糖尿病等,其次是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体重过重,身体有炎症,睡眠呼吸不畅,再次是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职业习惯、性格脾气等。随着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因素,如纤维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现已有很多医学证明表示同型半胱氨酸能够引发心脑或肾脏损伤。

这些因素可能单一的引发心血管疾病或表示心血管疾病已经潜伏,也可能由几个共同作用诱发疾病产生,通过对我国流行病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心血管疾病存在聚集现象,引发的危险因素通常交叉存在,这让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翻倍上升,所以在对疾病进行控制时,不能单一的选择改善其中一项因素,要做综合考虑。

3 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展望

随着科技进步发展,医疗在进步,很多不治之症都在攻克中,心血管疾病需要我们做更大的努力。

3.1 普及心血管疾病常识加强健康意识在疾病常识方面要做好普及教育工作,对高危人群做基本排查,有条件的建立健康档案,在政府及相关单位的支持下,邀请群众参与其中,发动整个社会的力量,做好疾病防控,对于早发现的疾病患者要做好治疗的准备,对危险因素较多的患者做主要观察。

3.2 自主治疗

目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是心血管发病大国,但对该病的研究方面主要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为基础,缺乏对本国的针对性,因此目前要规范我国的疾病治疗,尽量从中国患者的角度出发,根据其体质特征,做好临床研究,使治疗方案更适合本国人民。

3.3 规范治疗

心血管介入治疗已经有了长时间的研究发展,相对成熟,但实际的介入治疗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支架植入时会在进口与国产之间产生矛盾,这是过分依赖介入治疗的表现,除此之外,对支架的使用比例也相对较高,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规范化的条款,逐一完善制定,介入治疗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3.4 研究创新

创新技术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尤其在无创伤检查术领域,需要我们不断突破,例如可以利用相关的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基因检测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诱因,倘若存在也可以通过药用蛋白细胞进行治疗。在心血管的识别与预防方面,进一步完善治疗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未来基因工程技术也将是又一个攻克重点。

4 结语

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生活节奏快及压力大等因素引发心血管疾病,并且伴随着老龄社会的不断深化,心血管患者数量也在迅速增长,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与防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虽然我国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在治疗技术方面还需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深化医疗队伍的基本功,结合实际情况从我国国情出发,以最科学有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服务,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控制、治疗贡献力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冯国飞, 谢志泉. 心血管生化标志物在早期诊断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