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基础医学正文

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 投稿不想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692次
  • 评分4
  • 19
  • 0

刘云昆

昆明市晋宁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昆明 650600

[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Holter系统对两组对象的HRV指标进行检测并计算HRV的昼夜差异,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HRV指标差异,分析HRV昼夜差异与心功能分级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的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白昼与夜晚间的SDNN、rMSSD、PNN50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的各项HRV指标均显著低于Ⅰ~Ⅱ级患者,P<0.05。结论 对于CHF患者来说,心功能损害程度与HRV指标有一定相关性,心功能随HRV下降而降低,故可将HRV指标作为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昼夜节律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a)-0114-02

HRV(心率变异性)指的是逐次心脏搏动间的时间差异,其是ANS(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调节的量化反映,是判定ANS活性的一项无创指标[1]。HRV分析在上世纪末开始受到重视,检测、分析HRV指标,可对迷走神经、心脏交感神经的张力,迷走神经与心脏交感神经的均衡状态,以及二者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2]。为探讨冠心病CHF患者HRV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我院对CHF患者、健康人的HRV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研究组),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60~78岁,平均(64.8±5.9)岁。所有患者经心脏B超、胸片、心电图检查及查体,均明确诊断为CHF。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Ⅰ~Ⅱ级29例,≥Ⅲ级21例。所有患者均无房颤、室上速、植物神经传导阻滞及功能紊乱症状,均无服用影响ANS功能药物(如抗胆碱能药、β受体阻滞剂)史。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63~79岁,平均(65.8±4.6)岁,均无任何器质性心脏病。

1.2 方法

使用三通道Century 3000型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心电信号监测,监测时间为24 h。由专业人员分析监测结果,识别心率异常,挑出伪差及异位搏动。使用计算机窦性心搏RR间期、NN间期(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进行计算,并计算出SDNN(24 h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每5 mi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NNIndex(每5 min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rMSSD(24 h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PNN50(相邻NN间期>50ms数的比重)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HRV指标差异,分析HRV昼夜差异与心功能分级间的关系。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做数据处理,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各项HRV指标比较,详见表1。从表1可知,研究组的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昼夜HRV指标比较,详见表2。从表2可知,研究组患者白昼与夜晚间的SDNN、rMSSD、PNN50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心功能≥Ⅲ级患者的各项HRV指标均显著低于Ⅰ~Ⅱ级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 讨论

在临床上,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其是多种心脏病病情发展的必然结局,CHF患者的死因多为心性猝死、进行性泵衰竭。众多研究显示[3],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有ANS的参与。有文献报道[4],分析HRV是判断ANS活动的有效方法,HRV与迷走神经兴奋程度呈正相关,HRV值越大迷走神经越兴奋,HRV降低做表明交感神经兴奋。目前,用于测定HRV的方法主要有频域法、时域法两种,其中时域法的检测基础为RR间期变异,标准差为常用计算方式。24 h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反映了ANS的总体张力大小,其用于评价ANS恢复水平、受损程度;SDANN、SDNNIndex反映的是交感神经的张力大小,其用于评估心率变异率的慢变化成分、交感神经损害;PNN50、rMSSD反映迷走神经的张力大小,用于评价迷走神经损害程度[5]。

CHF病人的HRV各项指标降低的发生机制可能为[6]:①心室重塑是心衰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在心室重塑过程中,因胶原纤维网、胞外基质、心肌细胞发生变化,会使心脏ANS受损;②在发生心衰时,由于心室变厚、增大,会对神经末梢产生机械性刺激,从而使交感神经兴奋,而迷走神经活动则被抑制;③在年龄的不断增长下,人体的迷走神经功能会逐渐减弱,而交感神经兴奋性会逐渐增强。

对于正常人来说,ANS的心脏调节能力的昼夜节律性较为明显,交感神经在白天较为兴奋,而迷走神经在夜间较为兴奋,这种昼夜节律变化是ANS的一项基本特征。总之,对于CHF患者来说,心功能损害程度与HRV指标有一定相关性,心功能随HRV下降而降低,故可将HRV指标作为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章永根,何建华.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心率变异性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6):476-478.

[2] 李新苹. 中医药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3] 冒新亚,姜亚飞.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J]. 吉林医学,2011(5):873-875.

[4] 石刚,贺铿,叶君明. 稳心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1(22):153-154.

[5] 蒋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4):460-461.

[6] 姚长青,曹旺波.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昼夜节律研究概述[J].光明中医,2010(6):1122-1123.

(收稿日期:201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