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基础医学正文

结肠巨大息肉经肠镜下切除107例临床分析

  • 投稿浅川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889次
  • 评分4
  • 96
  • 0

姜 瑾 李晓宁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大连 116033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巨大息肉在内镜下切除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及操作要点。 方法 分析2007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经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直径大于2 cm的结肠巨大息肉患者107例共113枚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 28枚直径在3~4 cm左右的无蒂息肉行EMR分次切除,35枚直径在2 cm左右的无蒂息肉行EMR一次性切除,其余的采用粘膜下注射、钛夹夹闭或尼龙套扎器联合高频电凝电切的方法一次性切除;4枚癌变息肉行ESD完整切除;其中有19例病人因各种原因不能顺利完成内镜下切除息肉手术,不得不行二次内镜下治疗。在切除过程中没有出现穿孔的,3例出现迟发性出血的,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结肠巨大息肉在内镜下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密切配合是成功切除的关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结肠巨大息肉;肠镜;切除

[中图分类号] R73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b)-0118-02

结肠息肉是常见的大肠疾病之一,结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因此发现大肠息肉应常规切除。过去我们认为直径在2cm以下的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直径大于2cm的息肉在内镜下切除是相对禁忌的,因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治疗的适应症进一步扩大,镜下切除大息肉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我院近5年内共治疗结肠大息肉的病人107例共113枚,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经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直径大于2cm结肠巨大息肉患者107例(共113枚)。年龄25~78岁,平均51.5岁。主要症状为腹泻,便血、便秘、腹痛等。其中有蒂的、亚蒂的息肉64枚,宽基无蒂息肉49枚。病理证实良性息肉109枚,4枚息肉部分癌变。

1.2仪器

Olympus CF-H260AI电子肠镜,圈套器,ERBO ICC200高频电发生器,APC300氩离子凝固器,止血钛夹,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HX-20Q型尼龙套扎器,NM-200u注射针。

1.3治疗前准备

术前4h口服复方聚乙二醇2盒导泻。所有患者行血常规、出凝血时 、心电图等检查,术前一周停用活血化瘀、抗凝药物。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SBP<150mmHg,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家属或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方法

①对于宽基、短蒂的息肉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方法切除,49枚息肉大部分采用EMR的方法,先在息肉基底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液2~6mL,抬举征阳性的,2cm左右息肉采用一次性圈套法,大于2cm的采用分次切除法;其中4枚息肉镜下活检息肉顶部癌变,基底部为腺瘤,在家属的再三要求下行ESD治疗,术后病理切缘断端未见癌浸润。②亚蒂息肉采用粘膜下注射加尼龙套扎加电圈套治疗,先将息肉用尼龙圈套扎,这样结扎了基底部,还可以人为增加蒂的长度,将息肉结扎至变色,用圈套器要紧贴息肉侧将息肉套住,蒂部要留一定的长度,最好1cm左右,避免尼龙圈脱落,也为术后的止血做准备。③对于长蒂息肉,视情况而定,蒂部直径<1.0cm的直接用高频电圈套器圈套治疗,蒂部直径>1.0cm的采用钛夹夹闭或尼龙圈套加圈套器电凝电切治疗。所有标本均完全回收,行病理检查。

2结果

113枚大息肉均成功切除,其中4枚癌变息肉ESD完整切除,将切除标本送病理结果为顶部癌变,基底部未见癌浸润,没有追加手术;嘱病人每1~3个月复查一次肠镜。28枚直径在3~4 cm左右的无蒂息肉行EMR分次切除,35枚直径在2 cm左右的无蒂息肉行EMR一次性切除,其余的采用上述②或③的方法一次性切除。其中有19例病人因各种原因不能顺利完成内镜下切除息肉手术,不得不行二次内镜下治疗。在切除过程中没有出现穿孔的,3例出现迟发性出血的,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

3讨论

①结肠息肉是结肠粘膜上皮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该病有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结肠息肉组织学上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等。目前结肠息肉-腺瘤-腺癌的演变学说已被公认,Khder等[2]报道结肠息肉的各种病理类型中以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最高;Morson[3]报道,50%~70%的结肠癌来源于腺瘤。近年来有文献[4-5]报道,结肠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也有癌变的可能。结肠息肉的大小也与癌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即结肠息肉的直径越大,其癌变的可能性也越大,一般认为直径>20mm的结肠息肉的癌变率达40%以上[6]。因此,结肠镜检发现息肉,尤其是大息肉应常规切除。内镜下切除息肉是近些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过去内镜下只能切除直径<20mm的息肉,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大于20mm的息肉也可以在内镜下切除,而且安全性越来越高,这样不仅避免了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还能使结肠癌的患病率下降76%~90%[7]。对于结肠大息肉,运用EMR或ESD方法切除非常安全,进一步扩大了镜下治疗的适应征。ESD方法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实际是改良的EMR的方法,它有着扩大切除范围,切除标本完整,病变切除更彻底等优点,随着内镜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ESD方法越来越安全、有效,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对大息肉的切除效果非常好。

②在成功切除大息肉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治疗护理这三方面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三方面协同配合是成功的关键。术前准备强调的是常规检查及患者的基本情况的了解;控制好血糖和血压;充分的肠道准备。术中操作时对术者的要求必须是熟练掌握常规结肠镜检查技巧;要求术者和助手密切配合;对于宽基短蒂息肉采用EMR或ESD方法切除,针对抬举征阳性的病例,抬举征阴性的病例需进一步做超声内镜及手术治疗。对于亚蒂和长蒂的息肉取决于蒂的直径,小于10mm的可直接切除,大于10mm可行粘膜下注射,钛夹夹闭,尼龙圈套等方法联合一次性切除或分次切除息肉,无论何种方法,都要根据术中的实际情况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如果创面较大、过深,可用钛夹封闭。术后的治疗和护理也十分关键,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必要时做监护,常规禁食6~12h ,避免剧烈活动,避免进粗糙及辛辣食物,口服导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如出现消化道穿孔镜下可行钛夹封闭,保守治疗失败可行手术或腹腔镜治疗。如有迟发性出血的可行镜下止血(包括粘膜下注射或钛夹止血),对于出血量大,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或介入治疗。术后的病人要随访,息肉癌变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人3个月内复查肠镜,一般的腺瘤6~12月复查一次肠镜。

综上所述,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切除较大息肉是安全、可靠的,属于微创治疗,较传统的手术治疗可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娟,岳文杰,刘懿,等.结肠息肉1239例内镜及病理分析[J].上海医学,2010,33(6):585-588.

[2] Khder SA, Trifan A, Danciu M, et al. Colorectal polyps: clinical,endoscopic, and histopathologic features[J]. 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 2008,112(1):59-65.

[3] Morson BC.Genesis of colorectal cancer[J].Clin Gastroenterol, 1976, 5(3):505-525.

[4] 李伏娥,叶红军,李坚,等.96例大肠息肉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观察[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0):463-466.

[5] Jass J R. Hyperplastic polyps and colorectal cancer[J].Is there a link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4(2):1-8.

[6] 刘红云. 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613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1):83-85.

[7] 尹福君,王晖.结肠息肉的内镜检查与治疗[J].职业与健康,2007,23(21):1989-1991.

(收稿日期: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