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象斌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百色 533400
[摘要] 目的 探究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8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分为TEP组84例,TAPP组114例,观察对比两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手术中转,TAPP组和TEP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短;术后4周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比率均为100%;198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共复发2例(1.01%),出现并发症23例(11.62%),复发率和并发症率均较低,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P和TE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张力修补治疗措施,其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R6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a)-0009-02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临床常用术式之一,该术式早期临床应用时,复发及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术者经验的积累,目前临床常应用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作为治疗腹股沟疝的常用治疗手段[1]。为此本文将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8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宗旨为评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选择恰当术式及规范使用腹腔镜手术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98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52.5±2.3)岁。手术均有相同腹腔镜医师完成,术式由术者决定,其中行TEP者84例作为TEP组,行TAPP者114例作为TAPP组。疝类型:斜疝126例,直疝38例,复发疝22例,复合疝8例,股疝4例;单侧疝162例,双侧疝36例。所有患者根据中华外科学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指定的分型标准,其中Ⅰ型18例,Ⅱ型117例,Ⅲ型44例,Ⅳ型19例。排除下腹部手术史、滑疝、巨大完全性阴囊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及腹腔镜手术不耐受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协助患者取头低脚高15°体位,患侧抬高。补片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选择10 cm×15 cm泰科聚丙烯补片或大号巴德3D立体补片,疝修补钉合器采用10 mm ENDOPATH EMS连发型缝合钉或5 mm PROTACK连发式螺旋钉。
TAPP组手术操作方法:于脐部下缘10 mmTrocar置入腹腔镜,并建立气腹,右下腹12 mm及左下腹5 mmTrocar置入手术操作器械,沿髂前上棘及内环口上方脐内侧韧带连续打开,并于脐内侧韧带处弧形切开腹膜,并分离腹膜前间隙,将疝囊完全剥离,对剥离困难的巨大斜疝疝囊,可剥离部分后再横断疝囊。分离腹膜前间隙,暴露耻骨联合、耻骨梳韧带、腹壁下动脉输精管、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壁,置入补片钉合,钉合或缝合腹膜,术毕。
TEP组手术操作方法:于脐下缘置入10 mm Trocar,并建立气腹,于脐与耻骨联合中上及中下1/3处各置入5 mm Trocar置入手术器械,腹膜前使用分离前钝性建立扩大间隙,充分暴露耻骨结节腹直肌后方近中线、耻骨梳韧带、髂前上棘及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壁化。对直疝疝囊直接游离,斜疝疝囊与精索分离,与精索上游游离下来,游离后完成精索壁化,对疝内容物与疝囊粘连者,可将疝囊横切,将疝内容物经游离后再送入腹腔,再对近端腹膜切口进行缝合。随后再放入补片,将补片与腹直肌内侧及耻骨梳韧带进行固定,放气后检查腹腔确保补片位置满意,且无腹腔内脏损伤情况发生,术毕。
术后TAPP手术患者及TEP手术患者均留置导尿管24~48 h,通气后流质饮食,术后1~3 d预防性广谱抗生素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4周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比率,并于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和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4周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比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手术中转,TAPP组和TEP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布为(58.4±14.5)min和(55.3±15.8)min;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1±1.2)d和(5.4±1.4)d;术后4周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比率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复发率比较
198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共复发2例(1.01%),出现并发症23例(11.62%),复发率和并发症率均较低,其中TAPP组和TEP组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0.88%和1.19%;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11.40%和11.9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是一种在腹腔镜下开展的一种无张力修补术,通过在腹膜前间隙植入一块补片,进而达到覆盖整个肌耻骨孔的治疗目的,具有手术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Ⅰ型、Ⅱ型、Ⅲ型、Ⅳ型腹股沟直疝、斜疝及股疝,且对双侧疝治疗中无需再增加切口,治疗复发疝可避开原手术径路[2]。
目前临床常用LIHR主要有TAPP和TEP两种术式,其中TAPP解剖标志相对较清晰,且手术操作空间较大,手术技术简捷方便;TEP可在不进入腹腔操作前提下即可完成手术,但因为保障腹膜完整性,进而使手术操作空间相对较小,不利于辨别疝内容物,增加手术难度。两种术式均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时间早,对Ⅰ型、Ⅱ型疝病情较轻,可首选无效进入腹腔的TEP术式,对有下腹部手术史及Ⅲ型、Ⅳ型腹股沟疝,选择手术术野清晰,手术操作空间大的TAPP术式,与此同时,还需根据术者的手术经验及技巧而定[3]。
复发是影响腹股沟修补术预后质量的主要原因,分析其复发主要原因是疝囊剥离不全、补片小、固定欠佳,本文行TAPP和TEP手术操作时,遵循彻底完整地剥离疝囊,并保证补片足够大,且需正确的钉合技术为治疗原则[4]。本文研究中使用10cm×15cm泰科聚丙烯补片或大号巴德3D立体补片,宽度均与耻骨结节至髂前上棘距离相似,可覆盖整个肌耻骨孔,术中疝囊充分剥离至腹膜腔壁化,并充分游离腹膜与精索,完成精索壁化,避免补片向上卷曲,防止疝囊在补片下方沿精索向外突出,进而降低复发率[5]。本文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98例LIHR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共复发2例(1.01%),结果提示LIHR术式复发率较低。
随着LIHR术技术的成熟和术者经验的积累,LIHR已经很少并发补片感染、内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本文研究最常见并发症为血肿/血清肿共9例(4.55%),分析是由于患者血管脆性较高,手术剥离疝囊时渗血所引起的血肿,一般可自行消退,必要时可穿刺治疗。本文19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3例(11.62%),其并发症发病率较低。
综上所述,TAPP和TE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张力修补治疗措施,其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苗庆松,王振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研究(附486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31-33.
[2] 靳立强,秦鸣放,李宁,等.两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6):571-573.
[3] 谢学羿,林唯栋.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502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7):585-586.
[4] 伊不拉音·西力甫.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4例的疗效及追踪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9):41-42.
[5] 朱景元,郭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32例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1):41-42.
(收稿日期:201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