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丛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 目的 观察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急诊科严重胸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采用一体化救治模式以后的患者手术资料与采用传统救治方法的患者进行对比,比较治疗中各环节需要时间以及漏诊率、死亡率情况,结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在确定治疗所需时间(t=8.946,P=0.000)、急诊室滞留时间(t=6.338,P=0.000)、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t=7.021,P=0.000)、早期漏诊率(χ2=4.054,P=0.041)、早期死亡率(χ2=4.559,P=0.039)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救治模式提高了危急、危重胸部患者治疗成功率,还大大提高了我院医生的诊断水平,利于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及时、准确协调各科室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胸部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104-0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随各种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引起的创伤呈现逐渐增多趋势,目前严重创伤是导致患者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1],我国医院目前的设置情况是以分科诊治为主,具有较强的专科性,然而严重创伤经常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并且病情多较紧急,往往需要多科医生紧密配合,我科在2012年提出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至今已近形成了完备的抢救体系,为评价抢救效果,与传统模式对比,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的67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1.5岁。交通意外伤害35例,高处坠落21例,刀刺伤11例;其中闭合性胸部损伤47例,开放性胸部损伤20例; 患者中合并颅脑损伤41例,肝脾损伤35例,各种骨折伤44例。同时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的87例严重胸部创伤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0例,女37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43岁。交通意外伤53例,高处坠落16例,刀刺伤18例;其中闭合性胸部损伤64例,开放性胸部伤23例;患者中颅脑损伤57例,肝脾损伤45例,各种骨折上5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损伤原因、合并伤上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体化救治模式策略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急救抢救程序进行救治;观察组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首先成立一体化多发伤救治小组,以我急诊科为中心,采用多科协作,同时要明确小组、各成员的岗位职责,要求小组轮值医生当天不能无故缺席,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同时对120急救车配备齐全的急救设备,完善抢救室、手术室、创伤重症监护室的建设[2];完善院前各项急救规范,要求在创伤现场到达医院抢救室之间保证通畅衔接;重点加强急救预报信息建设,救护车接到患者后,将现场的初步诊断反馈至急诊科,根据实际情况,请小组内相关科室的轮值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待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启动紧急抢救程序,及时发现并且优先处理致命性创伤。整个过程务必确保各科室通畅衔接,保证抢救工作能及时、顺利进行[3]。
1.3手术治疗方法
以“损伤控制”作为手术治疗原则[4],观察组87例患者中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5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21例,剖腹手术40例,开颅术35例,四肢骨折固定术35例,气管切开术33例。对照组67例患者中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1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17例,剖腹手术40例,开颅术25例,四肢骨折固定术36例,气管切开术21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各环节需要时间以及漏诊率、死亡率的情况比较详见表1,其中患者在确定治疗所需时间(t=8.946,P=0.000)、急诊室滞留时间(t =6.338,P=0.000)、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t=7.021,P=0.000);两组患者早期漏诊率和死亡率比较详见表2,早期漏诊率(χ2=4.054,P=0.041)、早期死亡率(χ2=4.559,P=0.039)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一体化救治模式,要求急救医师在接诊时,要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受伤程度及部位、性质以及临床表现等情况,快速初步诊断,并将结果反馈回急诊科,以便医院做好相应准备。同时要求所有一体化救治小组的轮值医生必须掌握诊断性腹腔穿刺和床旁B超[5]两种重要检查方法,采取边救治、边检查的诊断应急措施,同时遵循“抢救先于诊断和治疗、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的治疗原则”[6],急诊医生组注重抢救致命伤、控制出血;急诊护士组要做好给氧、输液、心电监护等工作,充分抓好伤后“白金十分钟”这一关键期,尽快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况,维持呼吸,为后续的成功救治赢得宝贵时机。
一体化救助模式,主要强调救助的整体性与时效性,与目前文献报道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以及时抢救患者的生命为第一前提,纠正循环、呼吸等系统问题;不同之处是整体救助过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各环节之间衔接紧密,最大限度内避免了时间浪费的现象。具体要求各小组医生要做到早期快速补液,短时间内恢复收缩压至80 mmHg以上,血红蛋白在低于70g/L时给予紧急输血,主要以输入红细胞为主[7],但是当失血严重并且大量补液的患者,要输入全血,用以补充凝血因子。抗休克、纠正呼吸、循环衰竭同时进行,准备紧急手术,对于手术风险较大[8],并且最终疗效预期不佳的患者,要做手术风险评估,小组紧急会诊讨论后,征求患者家属意见后,再决定是否手术。手术原则要求止血救命,简单快捷,仔细探查,不可遗漏任何损伤脏器。
我院的一体化救治模式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病房三个环节[7],救治小组包括全院全部临床科室,要求各科室相互配合,协力救治,最大限度内争取缩短各环节、各步骤间的衔接时间,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本研究主要侧重缩短各环节的衔接时间,提高医生的综合诊断水平,提高护士的反应能力。本组研究可以看出,采用一体化的救治模式以后,在确定治疗所需时间(t=8.946,P=0.000)、急诊室滞留时间(t =6.338,P=0.000)、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t =7.021,P=0.000)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在早期漏诊率(χ2=4.054,P=0.041)、早期死亡率(χ2=4.559,P=0.039)两方面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在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以后,大大提高了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而且明显缩短了各环节时间,救治速度明显加快,显著提高了救治水平。
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提高我院危急、重胸部患者治疗成功率的前提下,还大大提高了我院医生的诊断水平[9],利于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协调各科室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工作。同时由于我院地处繁华地带,交通事故伤为最主要因素,并且七成以上为闭合性损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大大提高了我院紧急救治的能力,在提高我院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我院的社会知名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徐世伟,文亮,刘明华,等.急救、手术、ICU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实践和探讨[J].创伤外科杂志,2007,9(2):103-105.
[2] 刘国辉.重症创伤患者的一体化救治模式[J].中华急诊医学,2013,22(6):569-570.
[3] 陈江,陈兆俊,徐兴.一体化模式在急诊创伤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2):114.
[4] 史学军,王广舜,刘金波,等.严重胸伤为主的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40):71-73.
[5] 马春燕,刘爽,程艳彬,等.二维斑点追踪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扭转与收缩同步性的关系[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39(7):555-557.
[6] 章德本,池素侠.严重腹部损伤72例急诊一体化综合救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8):6968.
[7] 赵文飚,殷建伟,刘鸿翔,等.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急诊救治的效果[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1):19-21.
[8] 戴领,胡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3,6(5上):39-40.
[9] BS MD,LH Frank, KE Fenton,et al.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detects impaired 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with septic shock not recognized by conventional echocardiography[J].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2,13(3):259-264.
(收稿日期:201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