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基础医学正文

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CT 与MRI技术对比分析

  • 投稿seij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919次
  • 评分4
  • 15
  • 0

翟茂雄 杜松林 郑念华 徐 超

贵州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 目的 对比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CT与MRI成像技术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3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对其进行CT和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CT检查成像质量高的为54例,占比例的74%,成像质量较好的为13例,占比例的17.8%,成像质量一般的为4例,占比例的5.5%,差的为2例,占比例的2.7%。MRI检查成像质量高的为56例,占比例的74%,成像质量较好的为11例,占比例的15.1%,成像质量一般的为5例,占比例的6.8%,成像质量差的为1例,占比例的1.4%。P>0.05认为比较无差异。结论 两种检查方式均能够成功完成对颈动脉狭窄的检查,但MRI对粥样硬化斑的检出率更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颈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CT;MRI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c)-0168-02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则直接影响脑梗死的发病率,两者对患者的生命均有着严重的威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斑块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对此两种疾病进行诊断多依靠CT和MRI两种影像检查方式,两种检查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各有利弊。本文通过多排螺旋CT及CTA与MRI黑血序列平扫及增强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比较并总结其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2月间73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年龄(67±11)岁,男性39例,女性34例。患者均诊断明确,入院后均行CT与MRI检查。其中病程最长者为3年,最短为1个月。使用西门子双源CT (Definition),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使用优维显370(碘含量370 mg/mL);西门子3.0T MRI(Verio),颈动脉专用线圈(Plaque_Tim_coils),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使用马根维显。

1.2检查方式

CT检查:首先进行常规颈部横断面CT扫描,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颅底水平,之后复制平扫序列,使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Bolus Tracking),将阈值测定区置于主动脉弓水平,设定阈值为100HU,触发后取足向头方向开始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4.5mL/s速率注射造影剂80 mL,再注射50 mL生理盐水,完成增强扫描,得到颈动脉CTA原始图像,然后进行3 mm层厚、1.5 mm间距的图像重建,并行MPR、MIP等血管相关重建并分析图像。

MRI检查:先行3DTOF-MRA图像采集,扫描参数:TR/TE 20/3.27 ms,翻转角(FA)25°,视野为200 mm×175 mm,层厚1 mm,矩阵384×256。进行三维重建并以此作为横轴位定位依据。以3 mm层厚扫描颈动脉分叉上下各1.5 mm范围,使用黑血序列T1WI TR/TE 726/13ms,T2WI TR/TE 700/82 ms,PDWI TR/TE 750/14 ms,均施加脂肪抑制。用T1WI序列经肘静脉以2 mL/s速率注射造影剂30 mL再注射2 mL生理盐水,3 min后行增强扫描。

1.3观察指标

1.3.1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成像质量进行比较,成像质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级:图像质量差,无法对血管以及周围组织进行查看。2级:成像质量一般,可以对动脉管壁进行探查,但无法对血管外壁情况进行查看,也无法查看血管亚结构。3级:成像质量较好,血管组织显影清晰,能够对管壁情况进行查看但管壁外围组织显影模糊。4级:成像质量好,血管周围组织均显影清楚。同时对患者血管狭窄、钙化、硬化斑块情况进行分析。

1.3.2 MRI对斑块的诊断标准 ①硬块薄纤维帽增强T1WI多表现为无增强的纤维帽。②硬块纤维帽质地不均匀主要表现为纤维帽信号强弱不一,且表面光滑度较差。③硬块纤维帽破溃主要表现为T1WI上为未见线样强化的纤维帽,且血管管腔形态不规整,有龛影出现或出血。④硬化斑块内出血多表现为T1WI和TOF序列斑块内高信号。⑤硬化斑块钙化则表现为无信号区域。

1.4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CT检查成像质量高的为54例,占74%,质量较好的13例,为17.8%,质量一般的4例,为5.5%,差的为2例,占2.7%。MRI检查成像质量高的为56例,占比例的74%,质量较好的11例,为15.1%,质量一般的5例,为6.8%,质量差的1例,为1.4%。P值大于0.05认为比较无差异。

对两种影像资料的图像进行分析后发现:两种检查方式检测出的血管狭窄率分别为24%、26%,P>0.05,认为比较无差异。

CT影像中有106支血管出现246处钙化点,而MRI检查则发现103支血管出现224处钙化点,其中有196处钙化点完全一致。而MRI未检测出的22处钙化点均位于扫描边缘区,且钙化点较小,MRI扫描中疑似钙化点部位在CT中未经证实。

扫描中MRI发现14支血管内存在小病灶出血状况,而CT扫描由于无法界定出血范围值因此并未检测到出血情况。此外,在进行MRI扫描中发现19支血管出现不稳定纤维帽情况,其主要表现为血管斑块纤维帽破损进而出现龛影,其中有4支血管表现为硬化斑块纤维帽质地不均匀。除了对硬化斑块纤维帽进行检查外,MRI还能对破损纤维帽的疏松间质成分进行反应,主要表现在T1WI信号偏低,而T2WI信号高。CT检测中也发现6例硬化斑块纤维帽破损龛影,但未提示纤维帽质地情况。

3讨论

颈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临床中通常用超声作初步筛查,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进一步行CT或MRI明确诊断,两种检查方式都能够对血管狭窄进行判断[2]。CT的空间辨识度高,且通过使用对比剂能够有效的对血管狭窄情况进行显示,而且成像不受血流状态影响。MRI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和较好的空间分辨率,综合MRA原始横断像和多序列(T1WI/T2WI/PDWI/T1WI增强)图像,可以更准确的观察官腔的狭窄程度。

在本组病例的调查中可看出两种检查方式的成像质量以及血管狭窄的检出率并无显著差异,但同时也发现MRI与CT在对血管钙化的扫描中存在细微差别,虽然两者检出数目相近,但CT检测出的少数钙化点MRI并未检测出,另外MRI在扫描中的疑似钙化点CT也并未证实,此结果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相同[3]。对此,我院分析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①两者成像原理不同,CT的成像原理使其在钙化点的检测中存在更大的优势。②分析图像的层厚不同,CT图层选用了0.625 mm的层厚,而MRI则选用了3 mm的层厚,其中TOF法MRI的原始层厚为1 mm。因此MRI无法对细小的钙化点进行检测。此外,也与图像的成像质量有关,若图像质量差则无法显示扫描区域边缘地带的钙化点。③干扰因素影响,MRI成像的干扰因素较多,诸如体型、线圈摆放、伪影等等。若扫描时SNR较低则很容易将低信号误判为钙化信号。由此可见对于细小的钙化点来说,CT检测更为适合[4]。

在调查中也发现MRI在斑块内出血的检测中检查情况要好于CT检查。CT无法对出血情况进行界定,因此就无法判定出血状况。而有学者试图将活体颈动脉CTA图像与离体标本的micro CT图像进行融合来界定出血的成分值,但在试验中发现纤维结缔组织、出血、脂质坏死核等情况均出现重叠,进而无法对出血值进行准确界定。而MRI能够对软组织形态以及状况进行很好的显示,分辨率非常高,因而对斑块内出血情况显示的特异度能够达到80%以上,敏感度则高达90%[5]。此外MRI还能够根据斑块出血的具体位置以及斑块纤维帽的情况来判定出血的来源。

CT和MRI对斑块纤维帽破损的检出率均较好,但MRI能够对斑块纤维帽的具体情况进行显示,例如厚度、性状等,但CT则不可以,此结果与其他研究报道相同。纤维帽是血管管腔与钙化点之间的组织,CT对此部分组织的显示力较弱,因此无法对纤维帽的厚度以及性状进行判定[6]。而MRI平扫加增强后能够对纤维帽的厚度、形态进行显影。若纤维帽较厚则显影提示斑块光滑,且信号较强。若信号较弱或消失,则提示纤维帽质地较薄,线状信号提示纤维帽表面质地不均匀。

总的来说,在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中,CT与MRI的检测效果均较好,但CT在钙化点的检测中更有优势,而MRI则在斑块出血以及斑块纤维帽状态的检测中更具有优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齐旭红,毕冬梅,李娟,等.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多排螺旋CT与MR对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9(27):88-89.

[2] 宋焱,陈敏,周诚,等.MRI与CT对比分析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19(3):105-106.

[3] 鲁喦.药物干预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15(24):228-230.

[4] 宋涛.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像学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2013,19(27):96-97.

[5] 孙培培.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与颈动脉狭窄程度、脑缺血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2013,15(27):245-246.

[6] 韦琳,蒙家彦,黎革昌.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MRI与CT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9(28):115-116.

(收稿日期:201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