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瑜
福建省福清市医院,福建福清 3503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抗休克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收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入住该院综合性ICU的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且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液体复苏各阶段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各个阶段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差异。 结果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18.44±6.52),C反应蛋白值为:(140.01±5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相应值。但经过液体复苏和抗感染治疗后,两项指标的水平均降低,治疗12h后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12.74±2.62),C反应蛋白为:(84.87±22.96);治疗24 h后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10.98±3.22),C反应蛋白为:(69.11±32.89);治疗48 h后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10.98±3.22),C反应蛋白为:(69.11±32.89),治疗3个时段的两项指标的含量值均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个阶段变化不同,这与治疗时间及病情存在一定的联系。 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浓度明显升高,经液体复苏等抗休克治疗后,二者浓度均降低,二者水平的变化与感染程度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可以用来判断感染性休克的病情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影响
[中图分类号] R97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106-02
感染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引起的伴有休克的脓毒病综合征,也称为脓毒性休克,是ICU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极易引起多脏器损害,该病病死率相当高,全球每年有1800万人发生感染性休克,平均每天死亡1400多人,高死亡率的发生一大原因是监测该病的指标不够明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首选治疗方法即为早期优化的液体复苏,但是对于液体复苏的目标及反应性评估一直以来都存有疑问。寻找准确性高、简便、创伤性小、能判断病情并反应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此,在该次研究中,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前后不同时段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探讨分析抗休克治疗的疗效及意义。以下为该次研究的一般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入住该院综合性ICU的8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2001年国际会议制定的危重病学会(外科感染学会、欧洲危重病学会等)关于全身性感染的定义标准[2]。纳入标准:48 h之内通过液体复苏的治疗,患者存活且达到抗感染休克治疗的目标。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妇女;②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合快速液体复苏患者;③48 h内未达感染性休克治疗目标者;④急、慢性肾功能损伤或衰竭患者。
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88例患者中共排除掉20例患者,最终纳入该次研究的患者例数为68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为(56.3±9.7)岁,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基本情况分别为:烧伤病房严重感染4例,创伤后严重感染6例,化脓性胆管炎围术期8例,血流感染10例,重症肺炎13例,弥漫性腹膜炎围术期26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38~75岁,平均年龄为(54.1±8.8)岁。
1.2 方法
对所有纳入的患者均常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以及动脉留置管,监测其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血压等,并早期给予广谱抗生素及液体复苏等抗休克治疗。本次研究的液体复苏的复苏目标为:中心静脉压为8~12 mmHg、平均动脉血压≥65 mmHg,尿量≥0.5 mL/(kg·h)。复苏方法为:感染性休克患者入科经确诊后,即将复方乳酸钠格林液或生理盐水以500~1 000 mL/h的速度快速输入患者体内,同时将20%人血白蛋白100~300 mL酌情分次输入,每次50~100 mL。因各种原因无法及时输注人血白蛋白的,以羟乙基淀粉(天晴宁)500 mL代替,输液速度为300~500 mL/h,对于严重低血压的,给予加快液体输注速度及输注剂量,甚至达30 mL/kg。贫血明显,血红蛋白低于70 g/L的予输注悬浮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达到80 g/L以上。力争6 h内中心静脉压达到8~12 mmHg。在中心静脉压达到复苏目标后监测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如果平均动脉血压达标,则需继续维持平均动脉血压达标时所需的输液量,并据此调整输液的速度;如果平均动脉血压未达标,说明患者经液体复苏治疗其反应性不佳,则需调整输液速度并加用适当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或者多巴胺,直到48 h的抗休克治疗结束为止。该次研究中液体复苏的目标及方法均参照《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中的相关指示与建议。
1.3 检测指标
观察组患者在ICU确诊时、液体复苏治疗12 h、24 h及48 h时进行静脉取血。同时也给对照组健康者进行静脉取血。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在不同时点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浓度。我院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所用仪器及试剂盒均由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检测C反应蛋白所用的是韩国的i-CHROMA免疫荧光分析仪,二者检测均采用免疫荧光法[3]。
1.4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48 h后,感染性患者恢复正常意识,周围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24 h内病情稳定,患者收缩压>90 mmHg,脉压差>30 mmHg,尿量>30 mL。有效:治疗48 h后,感染性休克患者意识清醒,但仍需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维持血压,其收缩压、脉压差均达到显效的标准,尿量也显著增加,但少于30 mL。无效:治疗48 h后,患者的收缩压及脉压差均没有达到显效标准,其病情没有得到改善[4]。
1.5 统计方法
运用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不同时点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组内不同时点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数据以百分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经液体复苏48 h后,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60例(88.2%),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2例(5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研究对象各时点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时点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液体复苏治疗12 h、24 h及48 h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液体复苏治疗后各时点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是ICU常见的病症,病死率极高,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液体复苏对其进行急救治疗,但是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估一直是临床上所困扰不解的问题。同时寻找简便、无创、准确性高的监测指标对于液体复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研究已表明,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是监测感染性休克病情、并反映治疗疗效的有效指标[5]。健康人体血清降钙素原的含量很低,在身体患有严重感染时,降钙素原能够在24 h内升高至正常水平的1 000倍[6],因此常用于感染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脓毒症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是一种应用较广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也是监测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指标。当患有炎症时,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但经过治疗后其含量显著降低。当监测单个指标时,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对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进行动态监测能够及时反应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治疗的疗效,对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能给予有效的临床指导[7]。
该研究中,感染性休克疾病患者确诊时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18.44±6.52),C反应蛋白值为:(140.01±5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相应值。经液体复苏治疗后,该两指标的含量明显降低,治疗12h后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12.74±2.62),C反应蛋白为:(84.87±22.96);治疗24 h后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10.98±3.22),C反应蛋白为:(69.11±32.89);治疗48小时后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10.98±3.22),C反应蛋白为:(69.11±32.89),且由以上数据可见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降钙素原值与C反应蛋白值下降俞显著,与前一治疗时点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经液体复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与以往研究的结论一致[1,8],即,身体感染炎症数小时后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且随着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及病变的消退,其含量值均显著下降,且经液体复苏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含量的增加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存在密切的联系,经液体复苏的抗休克治疗后,其含量明显降低,且随着液体复苏治疗时间的延长,二者含量降低更为显著,动态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反应疗效及病情变化,并能为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少华,左祥荣,阙军,等.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内稳态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20(5):508-509.
[2] 王爱田,刘芳,朱曦,等.优化的液体治疗策略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1):13-14.
[3] 刘少华,左祥荣,阙军,等.抗休克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24-27.
[4] 刘龙群,张伟文.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 TNF-α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88-90.
[5] 徐裕海,李桂新,刘谦慧.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治疗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动态变化的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1):95-97.
[6] 肖燕青,黄滨,李菊香,等.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 32(4):437-439.
[7] 宋崇明,鹿琼,李向东,等.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及临床干预[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 (4):429-430.
[8] 李珂,刘少华.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J].医学研究杂志,2013(8):81-84.
(收稿日期:201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