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鹏飞1尚 清2
1.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病区,河南郑州 450000;2.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病区,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脑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24例(48.0%)显效,20例(40.0%)有效,6例(12.0%)无效,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中有15例(30.0%)显效,17例(34.0%)有效,18例(36.0%)无效,总有效率为64.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59.35±10.25),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为(30.39±11.56),对照组分别为(60.34±10.48)、(31.28±10.62);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0.35±7.46),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为(64.24±7.25),对照组分别为(70.24±7.24)、(44.24±7.24);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脑炎;恢复期;后遗症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措施;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c)-0101-02
小儿脑炎是一种急性炎症过程,也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可能引起脑膜以及不同程度的脑实质损害,从而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该病还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对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已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治疗手段有很多,但在治疗中往往只关注治疗过程,而忽视了康复干预[1-2]。该研究旨在分析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特收集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100例脑炎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100例脑炎患者,按照抛硬币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试验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15岁,平均年龄(7.15±3.35)岁,病程24 d~1年,平均病程(62.35±11.28)d,其中有11名患儿为右侧偏瘫,35名患儿为左侧偏瘫,另外4名患儿为四肢瘫;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7.29±3.39)岁,病程22 d~1年,平均病程(61.25±11.53)d,其中有10名患儿为右侧偏瘫,34名患儿为左侧偏瘫,另外6名患儿为四肢瘫。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偏瘫类型等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模式,使用药物为阿昔洛韦,根据患儿的体重调整剂量,按照8 mg/kg的比例,8 h/次,与50~100 mL浓度为百分之十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持续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具体措施为:①康复训练,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和体质状况选择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Vojta诱导疗法[3]、运动再学习、上田法、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等神经促通技术。医务人员耐心指导患儿及其家属正确的肢体摆放、体位变换的方式、早期坐位及坐位平衡、翻身、斜床站立、偏瘫侧肢体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等等,活动强度视患儿的耐受能力为准;患儿可以下床的时候则实施前臂的旋前、旋后等活动练习,另外是对肩胛带、肘的独立进行活动,并积极开展腕关节背伸、尺侧偏训练、桡侧偏训练,同时协助患儿开展有控制的运动训练,桥式运动和收腹运动,手指的屈曲,外展和拇指对指练习,膝伸屈训练,髋的内收、外展练习,踝背屈训练,坐下、站立、重心转移及跨步等训练;当患儿能够步行的时候则积极开展站立平衡、实用步行、下楼梯、手杖使用等训练活动;引导患儿自行解系衣扣、如厕、穿衣、进食、穿脱鞋袜等,以此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应保证每天至少训练一个小时以上,每日训练一次,连续训练5 d时休息2 d;②言语训练,由专业的语言治疗师对患儿实施一对一训练,主要训练内容包括:字词句的发音、咀嚼、吞咽能力,构音功能力等训练,30 min/次,1~2次/d,持续训练6次时休息1 d;③推拿按摩:主要采用推法、拿法、揉法等手法对局部肌肉群进行按摩,促进肌张力降低以及肌力提高;④高压氧治疗:主要通过单人纯氧舱进行治疗,0.15 ~ 0.2 MPa吸氧30~40 min,间隔5~10 min再吸氧30~40 min,1次/d,持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间隔3周;⑤针灸,主要是通过头皮针,并结合体针、耳针进行治疗,其中,头皮针选择的穴位主要是根据焦氏分区法[4],体针穴位主要选择醒脑开窍以及手足阳明经穴位;⑥穴位低频电刺激:使用的仪器为上海产SL-1型康复仪,;设置参数为:电流强度 20~30 mA,方波,频率 1Hz,脉冲波宽0.2~0.8 ms,穴位选择偏瘫侧外关、曲池、阳陵泉、支沟、足三里、合谷等等,1次/d,20 min/次,持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4]。
1.3 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进行分析对比。其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Fugl Meyer评定法,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Barthl指数评定法[5]。显效:患儿的发热、偏瘫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超过90%,生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智力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肌张力下降至Ⅰ级;有效:患儿的发热、偏瘫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超过50%,生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智力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肌张力下降Ⅰ级以上;无效:无以上改善者[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18.0软件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24例(48.0%)显效,20例(40.0%)有效,6例(12.0%)无效,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中有15例(30.0%)显效,17例(34.0%)有效,18例(36.0%)无效,总有效率为64.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表明,脑炎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病毒的直接侵犯和感染引起,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惊厥、瘫痪等运动障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肯能致残及致死。现代康复理论认为,患儿在发生病毒性脑炎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能具有重新组织的能力或可塑性,通过一定的处理措施可以使部分神经元再生[7]。同时,在脑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更需要结合多种康复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应用的推拿按摩能有效促进挛缩的肌肉、肌健松解,以此促进组织血液循环改善,并提高局部血流,最终使肌张力降低,肌力提高;对患儿实施康复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功能,本次研究中我们充分借鉴了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方法,采用Vojta诱导疗法、运动再学习、上田法、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等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在患儿无法主动运动时能够被动训练,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及各关节的被动运动,而对于年龄小的患儿则充分利用Vojta诱导疗法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协调的反射性移动,以此使患儿能够主动运动[8]。上田法的作用主要是扩展关节活动范围,从而提高活动能力。
该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前试验组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59.35±10.25),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为(30.39±11.56),对照组分别为(60.34±10.48)、(31.28±10.62);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0.35±7.46),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为(64.24±7.25),对照组分别为(70.24±7.24)、(44.24±7.24);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对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秀琼,阳初玉,吕泽平,等.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ADL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1(3):177-179.
[2] 温石强.中医介入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4):25,27.
[3] 陈婧.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4] 李永乐.系统评价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5] 秦秀德,王换新,朱磊,等.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方药分析论其证型分布[J].时珍国医国药,2009(12):2956-2957.
[6] 庞国防,吕泽平,阳初玉,等.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5):696-697.
[7] 李可建,马丽虹.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山东中医杂志,2010(7):439-440.
[8] 姚吉东,岳喜进,徐军.中医介入治疗中风证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0(20):2922-2923.
(收稿日期:201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