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外科学正文

临床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初探

  • 投稿浅川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49次
  • 评分4
  • 64
  • 0

刘伟峰

中平能化集团公司八矿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12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将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 110例研究对象术后在接受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有3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2.73%),其他患者恢复效果良好,并及时出院。结论 通过对骨科大手术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患者的现状评估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概率,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可以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并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b)-0136-02

骨科大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险性较高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主要是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静脉管腔内形成血块,堵塞管腔,使血液不能顺利通过,组织的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严重时可能使患者的下肢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导致下肢残疾,甚至引发患者出现远期深静脉功能不全,脑栓塞、肺栓塞等致命性并发症[1]。骨科大手术患者,因受手术的影响,极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但血栓发生时,症状较轻的患者血栓可控制在局部发生处,自行消除。若发现以及处理不及时,大部分患者的血栓会沿着深静脉主干扩散,甚至会扩散到全身,造成患者肺栓塞,出现各种后遗症[2]。针对以上情况可知,对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早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对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患者及时恢复、保证其未来生活质量的关键。对此,我们将院内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将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8例,女性42例,年龄为24~72岁,平均年龄为(48±6.5)岁。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性的硬膜外麻醉,其中有24例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36例患者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35例患者接受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手术,15例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患者术后的6个月~3年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回访,发现3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均在术后7~10 d内出现,其他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肢体功能恢复较快。发生血栓的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活动障碍,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1.2 方法

1.2.1 预防血栓形成的方法 ①术前。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应对其进行相关教育指导,向患者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理、诱因、危险因素等,向患者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学习促进足、趾、下肢血液回流的运动方法,保证患者术后及时得到恢复锻炼。②术中。术中需为患者麻醉或输液时应避免通过下肢静脉给药,尽量由上肢静脉给药。③术后。在患者手术结束回到病房,为预防小腿因深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小腿下不能垫物品,卧床后应及时抬高其双下肢,抬高30°为宜,在患者麻醉效果完全消失之前应轻柔的按摩其患肢,尤其要保证对腓肠肌的按摩护理,由下肢的远心端向近心端轻轻按摩,挤压肌肉,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患者回到病房6 h以后积极鼓励患者主动活动,为促进静脉网血液的流动,可在床上用力咳嗽、深呼吸,做下肢、足、趾的活动;在手术后6~8 h,即可下床适当活动;指导患者患肢膝关节、踝部等部位的关节活动,早期主动或是被动的屈伸活动,卧床时抬高患肢对患者的三头肌、股四头肌做向心性按摩。促进肌肉的等长收缩,保证运动的频率,可每两个小时进行10次适当的活动,避免长时间的卧床,可经常性的深呼吸或咳嗽,下床小范围活动,逐渐加强患肢的关节肌肉锻炼;术后给药仍应避免由患肢进行静脉输液;密切观察患者患肢肿胀程度以及皮温、颜色等,定期测量下肢周径。当患者在手术后的3 d之内患肢增粗或是仍有肿胀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协助医生完成相关处理工作。④心理支持。患者因需进行较大范围的手术在术前以及术后多会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出现,不利于患者术前的治疗以及术后的恢复,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患者多是受到意外伤害导致肢体严重损伤,心理压力巨大,常会对日后的生活及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出现抑郁、绝望。恐惧等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分析患者的压力来源,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家属共同参与,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成功病例来帮助患者,争取患者的信任,真诚的关爱患者,缩短与患者的心理距离,使其有安全感,合理的释放不良情绪。⑤饮食指导。患者戒烟戒酒,糖尿病患者应给与低糖饮食,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过于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低盐、低脂,多饮水,保持充足血容量。饮食应规律,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⑥体位调节。对于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鼓励其积极活动,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勤翻身,减少受压机会;对于已经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将患者抬高达心脏水平以上的20~30°,2周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⑦用药指导。患者入院后接受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评估,并进行血液检查,判断患者血流情况,对高危患者进行药物预防处理,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应给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是将红花注射液、复方丹参、血栓通、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静脉滴注。患者术前一周内应遵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术后的4~6 d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用量在常规剂量的基础上减半,持续给药10~13 d。⑧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应对其进行全面的教育指导,告知患者适当活动的重要性,为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每天均需维持4 h的肢体活动,尽量避免久坐或是交叉双腿的坐位,多对患者进行轻柔的按摩,减少对肢体的刺激,如压迫受寒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使用弹力袜,下肢出现静脉曲张时由应注意。

2 结果

110例研究对象术后在接受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回访得知有1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2.73%),其他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肢体功能良好。

3 讨论

此次研究对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了预防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上因素对患者血栓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影响,而高危因素的综合作用又会使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大大增加。通过积极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抗击药物的使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情况,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减轻高危因素的影响。根据患者的手术及身体状况整体评估分析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应对其进行相关教育指导,向患者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理、诱因、危险因素等,向患者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术中需为患者麻醉或输液时应避免通过下肢静脉给药,尽量由上肢静脉给药;术后护理 在患者手术结束回到病房,为预防小腿因深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小腿下不能垫物品,卧床后应及时抬高其双下肢;为患者实施合理的心理、饮食护理等措施,对于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鼓励其积极活动,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勤翻身;患者入院后接受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评估,并进行血液检查,判断患者血流情况,对高危患者进行药物预防处理;如有需要还可使用机械方法进行护理,科学使用下肢静脉泵,弹力袜等。

通过对骨科大手术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患者的现状评估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概率,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可以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并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苹芝,吕慧丽,王雪琴,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差异性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2):104-105.

[2] 徐生根,徐正发.2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08,16(10):37-38.

[3] 陈小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捡治疗的护理体会[J].广西医学,2008,11(3):48-49.

[4] 罗占想.骨科患者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196-197.

[5] 郑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7):189-190.

[6] 哈英.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实用骨科杂志,2008,I 4(12):764-765.

[7] 金红.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曲预防护理[J].当代医学,2010,18(21):97-98.

(收稿日期:2014-02-09)